《大败局2》华晨:“拯救者”的出局∣读书心得

《大败局2》华晨:“拯救者”的出局 读书心得

【历程】

1991年7月,仰融以原始股的价格买下4600万股沈阳金杯客车厂的股票。

1992年7月,金杯汽车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0月,以金杯客车为主要资产的华晨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一股”,在华尔街引起很大的轰动。

从1995年起,仰融以大股东的身份接管金杯客车的管理权,开发出新型“海狮”牌小客车,击败长春一汽的“解放”牌面包车,成为轻型客车市场的第一汽车品牌。

1997年底,仰融开始筹划引进德国技术和设备,宣布打造一条年产10万辆轿车的生产线。

1999年3月,华晨控股上海的老牌上市公司申华实业,并更名为“华晨集团”。10月,“华晨中国”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仰融宣布将在5年内斥资40亿元,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轿车。

2000年12月,第一代“中华”牌轿车在沈阳下线。华晨当年度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税后利润18亿元,在汽车行业里仅次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

2001年前后,仰融打造出一个市值高达246亿元之巨的“华晨系”,旗下有5家上市公司,各种关联公司158家,其中控股138家。

2002年5月,仰融赴美不归。6月,华晨汽车董事会解除了他的公司主席、总裁等职务。仰融将自己所持有的华晨中国股票在香港股票市场全部抛售套现。

2002年10月14日,仰融起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财政部,其直接诉讼争议标的达20亿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产权纠纷案。4天后,辽宁省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发出全球通缉令,正式批捕仰融。

2004年,华晨中国的利润从3年前的9亿元下降到4860万元,降幅之大令业界震惊。

2006年1月,大连市副市长祁玉民出任华晨控股董事长。当时,华晨亏损近4亿元,工厂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他试图重振华晨昔日雄风。

2007年3月,拥有自主研发技术的1.8T中华轿车上市。

《大败局2》华晨:“拯救者”的出局 读书心得

【经验与教训】

1、华晨开始走向楼塌,源于仰融与辽宁省的谈判

因为主张华晨的发展中心南下宁波,仰融开始与辽宁省各方冲突不断。2002年,双方的谈判最终破裂,财政部发文认定华晨归属国有、划归辽宁省。事发后,仰融出走美国,他本人也因涉嫌经济犯罪遭到批捕、通缉。于是,短短几年,华晨集团的业绩迅速下滑

2、企业内耗严重,创始人走后无合适的接班人

在现实中,经济很难脱离政治而存在。华晨从辉煌到坠落,只是一念之差,仰融在商业上展现了惊人的才华,但却在政商关系的处理上失去光彩,导致自己在华晨上升期突然出局。如果仰融继续将这盘棋下完,华晨应该会有更好的结果。吴晓波老师将其比喻成“一盘格局很大的棋突然失去了棋手,后面不管谁来接手,都很难理解原棋手的格局”。

仰融走之后,没有创始人的企业,就像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华晨在动荡期的高层频繁变动,导致核心技术团队流失了不少,是华晨重大的损失。

最初接替仰融负责华晨运营的几名高管号称“四大金刚”,却没能续上仰融的棋局,反而为了自身利益开始套现离场,导致人心尽失。祁玉民临危受命也只能力保华晨不死,但也很难再创辉煌。

从这一层来说,仰融没有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而是坚信自己能对华晨进行掌控,这也是他的一个失误。

3、忽略开发能力,无核心产品竞争力

华晨从仰融时代就开始的这种投机主义,在经营上长期以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短期表现为导向,缺少打造正向技术研发体系的进取心,虽然换来了短期利益,但实际上牺牲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

仰融之后执掌华晨的是祁玉民,之前他是大连的副市长,背靠宝马输出技术,祁玉民觉得整车发展就是技术的整合,对于自主技术的研发并不看重。

此外,华晨对于市场和消费者的喜好不敏感,觉得自己只要生产出来车就行了,总会有人买的。于是,诞生了很多失败的车型。此外,华晨汽车质量问题也堪忧,被德国媒体讥讽为“来自中国的废铁”。

《大败局2》华晨:“拯救者”的出局 读书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纽约证券交易所   海狮   财政部   辽宁省   败局   棋手   德国   副市长   中国   轿车   心得   技术   华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