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齐到方为真V.S.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心意六合拳的文化源头在那里?心意六合手脚齐到方为真的渊源在出于何处?


首先,不去神秘化。没有神乎其神的东西!


心意六合拳是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的理念是心意六合拳的理念


apple is apple orange is orange

这是两个东西,要分开去看。


心意六合拳是怎么来的?所有的拳是怎么来的?所有的东西是怎么来的?

实践!!!!!!!!!!!!!


据说心意六合拳是岳飞传下来的?

谁传给岳飞的?


我说过:我们拜岳飞为祖师,拜的是文化的传承,不一定是或需要是历史的事实。


山洞里找到一本书。

谁写的?

是中文吗?

如果是中文,那是有了中文以后写的,懂中文的人写的,有可能他/她还懂英语希腊语,有可能他/她是神。


我倾向于相信是鹰熊斗志。

我倾向于这是个夸张的故事。

但是一定是实践中,受到了动物和动物的打斗,人和动物的打斗,人和人的打斗启发,然后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心意六合拳。


不可能是先有拳谱,再有拳的。

不可能是先有理论,在有拳的。


但是有了拳之后我们的前辈又归纳出了心意六合这个拳理。如果你真求上进你应该去探究这个文化的渊源。


我认为:

中国的文化是横向的

西方的文化是纵向的


什么叫西方的文化是纵向的?


《几何原本》

手脚齐到方为真V.S.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先定义了23个概念,后从5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建立了几何这个科学体系。


对比中华文化《道德经》道可道 非常道

1.讲道

2.没有对道的定义

3.还告诉你道不可定义


我好坏不论,我就是摆事实。


西方还说,中国没有哲学。这个说法的逻辑是中国没有逻辑。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1.逻辑这个词就是从印度传过来的。

2.我们有一些逻辑的推导和应用。

3.我们没有逻辑的原点或起点,我们中国的哲学就是告诉你一个道理: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或者说也不是一个道理,就是这样。


西方哲学是有起点的,这个起点也是不证自明的:我思顾我在。

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

1.我能不能证明我是一个存在?你说我就是我,所以我是一个存在,不对!这个需要你去证明。现在电影都描绘过了,你可能是一个三维世界的投影;你可能是一个电子人;你可能活在矩阵世界中。

2.西方哲学需要一个牢不可破的起点,然后在这个起点上去建立哲学体系。

3.你不可否认的是你在思考,你的思考可以证明有这么一个你。至于你是电子人,还是一个三维的投射不重要。


复杂的不说,我说两点:

1.我纵横捭阖的。

2.怎么证明我纵横捭阖?就是东西方的思维我都会去应用。和我思顾我在一个逻辑,我应用。以我证明我的存在,不对,这是循环论证。以我的思考证明我的存在。我以我的运用,证明我的纵横捭阖,贯穿东西。


西方的思维一定是有它值得学习的地方的。

1.误区是逻辑,说中国人不逻辑,我们有逻辑推导,就证明了我们有逻辑,但是没有西方如此的严谨和走长逻辑,我们有我们的方式,这个稍后说。

2.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没有一个原点起点,去建立一个体系。


我给我们传武找了一个原点和起点。


《力》

打人就是靠力,物理的力。神乎其神的滚。心意六合拳打人靠力,没有物理解释不了的量。


《力》是什么?对人体来说?对传武来说?

单一肌肉的发力。


《劲》什么是《劲》?简单点明劲;暗劲;化劲滚。有这么一种说法,打法中有这种解释,但其实不是字面的意思。

多肌肉的组合发力就是劲。


练从某种角度讲就是:练整劲;合力。三节变一节。


这一套是西方的思维,是有用的。

从这两个基本定义概念可以去推导和建立我们传武的体系,特别是去掉那个神乎其神的,假概念,伪概念。


手脚齐到方为真V.S.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从这张图就可以推导出,你是否真心喜欢心意六合拳。这就是纵。


我们的母拳就起码有16个名字,这是不可能!这是一个fact。undenyable。


那么你会不会去查,你会不会去查只有你自己知道,我不需要知道。你不去查说明你也不是那么喜欢心意六合拳。


从逻辑上还有两种可能对于不去查的:

我不会去查。我不但知道那个是真名;那个是叫名。我去查它干什么?我还很清楚来龙去脉,我今天要讲的就是来龙去脉:

心意六合这个拳理来源于何处?手脚齐到方为真出自哪部典籍?

还有不去查的,就是认为自己知道的就是对的。这个就有点死脑筋了。


中国的文化是讲横的,读书读的好是什么?用那个词去形容?读《通》了。


什么是《通》?

通就是横;横就是通。


这个没有办法向西方那样,先有个逻辑原点起点在做推导。


我举个例子,前两天超级月亮我去楼顶天台拍照了。

手脚齐到方为真V.S.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手脚齐到方为真V.S.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手脚齐到方为真V.S.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我写了一首 长相思

车如流 光如流 流到各楼各家中 万窗点点灯

沉爬楼 郁爬楼 沉郁甸甸一仰头 明月独高楼


先说一个故事,说明的是继承和发展:

翁方纲和刘墉就是刘罗锅,都是书法大家。

问翁方纲,刘墉的字如何,翁方纲答:那一笔是出于古人?

问刘墉,翁方纲的字如何,刘墉答:那一笔是出于自己?


学习基本是抄袭

创新基本是继承


取发于古谓之承

接续而发谓之创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唐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南北朝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


北宋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五代南唐江为:竹影横斜水清浅 桂香浮动月黄昏


明杨慎:通波直下无千里 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王昌龄: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我认为最好的两首:长相思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真的读的懂我的词的,我认为读书读的好的,这什么样的呢?知来源知出处。


车如流 光如流 流到各楼各家中 万窗点点灯

出于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沉爬楼 郁爬楼 沉郁甸甸一仰头 明月独高楼

出于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我认为读过书的人是一眼便知的,这两首词太出名了。


唯一可以拿出来讲的,探讨的就是这句:

明月独高楼

出于那里?


这和月明人倚楼极像,但是不是出于这句。


长相思这词的格式,前面的都是铺垫,所有的都是为了这个最后一句蓄力的:

月明人倚楼

故园无此声

明月独高楼


这句其实是出于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明月楼高休独倚


如果他能读出这个出处,说明他是有水平的。他读得懂我。


明月楼高休独倚

承接的是

月明人倚楼


明月独高楼

承接的是

明月楼高休独倚


这是文化的一脉相承,这是读通了。


前面的都是我所见及所得的,what I see is what I get。只有这最后一句我是反复斟酌过的,我要一个创新。如果只是一味的继承和重复,是没有意义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举例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他读书读的好,他会怎么点评你的东西?就是一眼看穿,他知道你的东西的出处在哪里。


再说个实际点的例子,比如书法。他看的懂,当然也要你写的好:

你这个撇来自于那个碑

你这个捺来自于那个贴

你这笔是创新的,你这笔的创新取义于屈原的楚辞,你那笔也是有新意的,你那笔的新意来源于石涛的画。


这就是中国的知识体系:横


不可能是西方的纵:这笔90读;那笔45度。没有这样分析的。


可以说说《童子功》,中国文学的《童子功》一个字《背》,就是背出来,有一个precondition的,就是要在你开化之前背出来。背出来以后你不知道你背的是什么,不需要你理解,等你那天懂了就懂了。这个是不可逆的,必须在你开化之前完成。


你必须去背一些中国的经典,传武的必须背《孙子兵法》。


等你那天懂了以后你会形成横向思维。


武学的《童子功》类似,也必须在开化之前练(这和发育不发育没有关系,是脑子不是身体。)。你不需要去理解,你只需要去练。


补充说明一点,我说我纵横捭阖,是我自傲吗?


不是!


是我:知不足。


这就是老凌老师让我们文武兼修的道理

手脚齐到方为真V.S.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道理就在这里。为什么要文武兼修?以至于要纵横捭阖?


知不足啊!


卢师卢嵩高不识字的,人家身体条件在那里;天赋在那里;本事在那里;

人家行你行吗?


你让泰森去读书啊?当然他喜欢读是可以的,泰森就应该去打拳,不然就是浪费他的才华。


我们这种普通人,要想有一定的成就,或者说陶冶一下性情。光靠武是肯定不行的!只有用文去弥补。


这就是要文武双修的原因。


《原地定步脚不动摇扇把》《溜鸡步》是没有这拳的。我说不说没有太大的意义。

它真正的意义应该反应在你身上!

你应该去查,去查它的来龙去脉,去查它一个水落石出。


传武也必须去学习西方的思维,西方的纵,找到逻辑原点起点,做逻辑推导。

去去伪存真!

去去掉糟粕!

去去掉那些神乎其神的!

去去掉那些吸引眼球的《原地定步脚不动摇扇把》猛啊!!!

去去掉那些人云亦云的《溜鸡步》人练我教,求众心里,反正好教好练!!!


中国的文化有何其博大精深,能多读点书,多读点书吧。


心意六合拳是个简单的拳,心意六合这个拳理的立意是很高的,我能找的的源头就是庄子的《秋水篇》

万物一齐 孰短孰长


手脚齐到方为真

承接的是

万物一齐 孰短孰长


对于相对性的追求:

相对的快,手脚合而齐到。

相对的力量,三节变一节;整劲;合力。


我没有见过比这个更高的拳理。


我说我们心意六合拳的拳理高,别人说他们的拳理高,这个讲不清楚的,讲不清楚的不讲。


讲讲的清楚的,太极拳,太极拳是改名字的,原名《陈家拳》。


太极是太极,太极拳是太极拳,太极是被太极拳借过去的。圆一样的。


心意六合拳操作简单,就是《合》。一般来说,操作简单的理念不高,理念高的操作起来不可琢磨。


理念高不高没有衡量的bar,但是最早是可以量化的。


有据可考:心意六合拳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拳。


我花醉客的贡献是告诉你:心意六合手脚齐到方为真的理念来源于庄子的《秋水篇》万物一齐 孰短孰长和《齐物论》。


好了这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了,没有比这个更早的了。


庄周齐物 以论为名


继承 继承 先继承吧 岌岌可危


没有继承,那里来的发明。而且我没见过什么好的“发明”“创造”?

“发明”“创造”了:《溜鸡步》

“发明”“创造”了:《原地定步脚不动摇扇把》

“发明”“创造”了:《卢氏》《心意六合拳》


抖音是发明创造的,他们想showoff,结果变成了照妖镜。


花醉客

###——凌氏拳艺——###

手脚齐到方为真V.S.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想了解《凌氏拳艺》的点这里:

###——凌氏拳艺——###


各位英雄来助拳助力的点这里:

###——助拳助力——###


能看到这里;

觉得在下写的也还算过得去,至少买了力气;

或许支持心意六合拳十大形,或许支持传武;

觉得传武有必要保留和发展的;

***点赞***留言***关注***

( : (: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刘墉   纵横捭阖   神乎其神   太极拳   中国   手脚   心意   万物   明月   逻辑   起点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