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之行(24)

2017年7月17日(这一日内容丰富,需三天发完)

发源于加拿大海岸山脉的育空河一路向西,横穿阿拉斯加,注入白令海峡,其庞大的支流系统是昔日淘金者向往的宝地。一百多年前,在最大的支流塔纳诺河边,由许多木屋聚集而形成一个小镇,不仅栖息着来此淘金的白人,还有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的一支,爱斯基摩人也属于印第安人)。

最早接触白人的土著人,与白人和睦相处,有的为白人做起了佣人;白人也并非我们现在想象的夏季飞来淘了金子就回去的匆匆来去模式,那时的交通条件无论乘船走水路还是跨越荒原走陆路从加拿大过来,单程都需要几个月时间,因此,一般是到来之后,建一木屋,夏季淘金,冬季也住下来做一些皮毛生意,或者干脆等待夏季的来临;有的白人还带着他们勇于冒险的女人,有的则从土著部落买一个姑娘做老婆(时光倒退一百年,所谓的婚姻大事也就那么简单),这些女人大多忠诚且吃苦耐劳;一些人甚至不再离开,繁衍生息永远地留在这里。

我的美国之行(24)

在漫长的冬季到来之时,地面上到处是皑皑白雪,天空中闪烁着五彩极光,小木屋的柴烟袅袅升起,空气中飘散着烤肉的香味,街道上偶尔有狗拉雪橇驶过,镇子里到处都有孩子们打闹嬉戏的喊叫声,拉完雪橇的爱斯基摩狗一如既往地发出原始的嗥叫······,这就是1900年代的费尔班克斯。

如今的费尔班克斯常住人口有两万人,且多白人与爱斯基摩人的混血儿,经济以矿业和旅游业为主;在沿河一带已开辟成一处公园,还修建了一座淘金博物馆,收藏着一些淘金用的工具和个别淘金者的事迹介绍,还有几座当年的小木屋;公园里有一个独特的门,是完全用雄性麋鹿的角搭建起来的,游客纷纷从门下走过留影。

我的美国之行(24)

麋鹿是食草动物,在美洲北部分布广泛,是食肉动物和爱斯基摩人主要的捕猎对象;由于人类的火兵器对它们具有巨大的杀伤力,使得麋鹿及其它动物数量锐减,近百年来所有的打猎活动在北美都受到限制,因此麋鹿种群才得以在拥有火兵器的人类目前幸存下来;这个角门如同一个工艺品,我们与它合影时,已不再追念曾经的血腥屠杀威胁着这些自由自在的生命,恐怖和残忍消逝在遥远的时空中,被悠悠岁月中的风雨带走了,留下来的只有这奇思妙想的角门和游客的好奇心理。当从这道门穿过时,会觉得神思恍惚,难道它们仍有灵魂萦绕其间,从而与我们的感应发生摩擦?

我的美国之行(24)

我的美国之行(24)

中午,在费尔班克斯,竟然发现了一家北京火锅店,我们毫不犹豫地欣然前往;此时才意识到:品尝具有异国风情的菜肴,只不过是满足一时的新鲜感或附庸风雅的虚荣心,地道的享受还是传统美食,因为分布于我们舌头上的味蕾早已适应了这些,一如我们出行半月,虽然没有觉察到对家乡的思念,但一见到北京火锅,还是列为首选。

我的美国之行(24)

我的美国之行(24)


我的美国之行(24)

这是一家福建人开的店,来自中国的服务员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宽大的店堂只有四、五桌人在吃饭。一桌老外不知如何下手,服务员耐心地指导他们先从开水锅里涮一下,然后再蘸着料吃;为了照顾外国人使用筷子,他们把筷子的一端绑起来,这样容易操作一些。女儿告诉我:“店里的优惠条件是:每周二晚上小孩可以免费”;我们不清楚周二在当地有什么特别意义,既然这样可见生意不太好。告别之际,我不由得再回头看一眼招牌:旅游旺季尚且生意冷清,在漫漫冬夜到来时又将如何?真感叹中国人的韧性,说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华人,他们不远万里来到阿拉斯加中部艰难谋生,其背后是怎样的一份勇气与无奈!

我的美国之行(24)


我的美国之行(24)

下午的项目是去泡温泉,然后投宿一处有趣的地方:美国的农家乐。

我们充分利用着阿拉斯加这超长的白昼,从温泉营地出来以后就赶往一处女儿从手机上预定的私家宾馆。车子先在山里盘桓,之后进入宽阔地带,原本以为荒凉的北极地区,而今却成为人类的永久生活区:公路两边的林子里到处可见一栋栋精致的房舍,后面还有大片开垦出来的牧场或农田,与墨绿色的针叶林接壤;五彩缤纷的鲜花在路边摇曳,很难想象这里会存在严酷的冬季和漫长的黑暗。目睹此情此景,遥想一万年来印第安人能够在这里甚至更北的地区繁衍生息,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的美国之行(24)

驱车两个多小时,于晚上十点多到达位于一块农田边的宾馆(农家乐),太阳尚未落山,斜阳中的森林、农田都显得十分清晰、宁静;预定的私人宾馆是一栋二层楼房,主人是一对七十岁的白人夫妻,在楼下双方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介绍之后,女主人就将我们带到二楼的一个房间,这里完全是家庭摆设,有许多小工艺品,可见他们对客人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我的美国之行(24)


几日来发现阿拉斯加的一个特点:床特别高;不是底座多么高,而是他们在床架上放了两个约三、四十公分厚的床垫,使得整个床的高度达到一米以上,齐我胸部,且弹性很大,上床需要很费劲地攀爬一番,还担心一翻身再被弹下去,所以睡得很不踏实。这么高的床是不是为了冬季隔绝地面的寒气?如果在小木屋倒可以理解,可这是楼房,距离冻土地面很远;究竟为何这样?我想让女儿给打听一下,似乎一直没有机会,最终不得而知。

我的美国之行(24)

我的美国之行(24)

白昼长就是好,即使晚十点开车也无须担心天黑影响视线。但也累啊!每天随太阳运作十六、七个小时,一到住地,草草吃几口携带的面包、火腿,就支撑不住了,无论阿拉斯加的黄昏多么美丽诱人,也失去了感召力,精疲力竭地进入梦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费尔   阿拉斯加   角门   爱斯基摩人   淘金者   麋鹿   白人   美国   农田   夏季   冬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