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好血糖重在细节

糖尿病防治要注意细节

一些需重点关注的指标

更是不能忽视

控好血糖重在细节

掌握一个目标:

不同人群目标值不一样

血糖控制在多少才算正常?对不同的人群来说,目标值是各不相同的。

新发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这一阶段,对血糖目标值比较严格,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升是比较好的目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在6.5%以下。

普通糖尿病:这类患者往往患病多年,但未出现并发症,在药物治疗下也能稳定病情。他们能将空腹血糖稳定在7.5毫摩尔/升以下,餐后血糖11.1毫摩尔/升以下就算达标。

严重糖尿病:第一类是存在慢性病史,除糖尿病外还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其他的心血管疾病;第二类是已经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等,控糖比较困难的患者。这两类患者空腹血糖能稳定在8.5毫摩尔/升以内并且餐后血糖降到13.9毫摩尔/升以内都算比较合理的范围。如果能够降到更低,也是更好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保持在8.5%以下就够了。

控好血糖重在细节

65岁后:这时糖友最好能将血糖稳定在睡前5毫摩尔/升至8.3毫摩尔/升之间,糖化血红蛋白7.5%以内比较合理。而存在多种并发症,或身体比较弱的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可控制在8%以内。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肝病科主任医师-郭朋)

把握一个原则:

平衡控糖别忽高忽低

血糖忽高忽低叫做血糖波动,血糖在24小时之内,最高和最低相差4.4以上,或者是最高的餐后血糖和最低的餐后血糖相差2.2以上,就可以称为血糖波动,这种波动对心脏伤害很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会对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产生影响,这两种神经都会引起我们心脏节律的变化,导致房颤。

第二是会引起心脏结构的变化,我们可以把心脏理解成一个房子,心脏结构就是房子的四壁,在心脏这个墙壁里,有多种细胞,这些细胞有干活的有不干活的,血糖波动则会导致干活的心肌细胞越来越少,而不干活的纤维细胞会越来越多,这样心脏输出的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容易引起心衰、心肌缺血。

第三是会引发心脏传导功能障碍,心脏要跳动,电流会在心脏内传导,通过一些传导束来实现,这些传导束就相当于房子里的电路,当心脏结构改变了,电路的传导束也会受影响,心脏的跳动也会受到影响,心衰、房颤、心脏缺血等毛病就出现。所以长期服用降糖药的患者,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药量,不要让血糖像过山车,要保持平稳。

(黑龙江省鸡西鸡矿医院

外科专业副主任医师-张伟)

定期查一个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别超标

一些糖友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去医院检查,空腹血糖并不高,但医生却提示血糖控制不达标,因为糖化血红蛋白超标。

糖化血红蛋白,就是那些被葡萄糖化的血红蛋白。葡萄糖在进入人体后,会跟红细胞里面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一旦结合,就密不可分,直至红细胞死亡,这个过程会持续3个月左右,所以人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出3个月左右的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如果超标,说明患者之前几个月的血糖水平是比较高的,这种情况下,依旧有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控好血糖重在细节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是比较理想的,而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每降低1%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死亡率就能降低21%左右。反之,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就需要及时调整控糖策略,如果超过9%,出现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糖化血红蛋白和日常的血糖测量,二者不可以相互替代,都有各自重要的意义。只不过日常测血糖值比较方便直观,但为了做到综合防治,还是建议定期去医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根据糖化血红蛋白,也可以推算出平均血糖值,有一个公式:糖化血红蛋白 1.59-2.59=平均血糖。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支杰华)

关注一个重点:

餐后血糖高更要小心

真正诊断糖尿病之前,有一段时间是非常重要,临床称为糖尿病前期,在没有诊断为糖尿病时,如果血糖升高就称之为糖尿病前期。

这时其实就是血糖调节出现了部分受损,如果注意饮食和运动的话,慢慢也能好转,可是稍加不注意就会发展为糖尿病。有研究表明,如果进行早期干预的话,糖尿病前期患者变成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降低58%。

而糖尿病前期看的指标就有两个: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如果空腹血糖达到5.6-6.9毫摩尔/升就说明有问题,而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达到7.8-11.1毫摩尔/升,就说明餐后血糖控制得不好。

控好血糖重在细节

空腹血糖有问题,叫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有问题称之为葡萄糖耐量减退。糖尿病前期的时候并不是两者都有问题,往往都是其中之一出现问题。

相比较而言,在这两个指标中更应该小心餐后血糖。餐后血糖不光是血糖调节能力的体现,也和摄入食物成分和含量有很大的关系。单纯葡萄糖耐量减退,出现糖尿病的概率会更高。甚至有一些学者已经把葡萄糖耐量减退,视为预测糖尿病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医师-姜波)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9

标签:血糖   目标值   血红蛋白   并发症   医师   糖尿病   葡萄   患者   心脏   细节   指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