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取消“限跌令”,释放什么信号?降价的大门,会敞开吗?

“去年打击得有多凶狠,今年拯救得就有多狼狈。”这是业内人士对过去这一年楼市剧变的专业评价,真可谓一针见血。

曾记否,去年下半年“三道红线”、“融资收紧”等雷霆手段将矛头直指开发商,七八月份甚至还出现了不发放贷款的罕见景象,叠加“黑天鹅”事件影响,开发商售楼部关关停停,销售额大幅下滑,很多开发商的现金流都出现了问题,债务违约频发,一些摊子铺得大,资金链告急的房企,一度处于破产的边缘。

建议取消“限跌令”,释放什么信号?降价的大门,会敞开吗?

去年底,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原中房集团公司董事长孟晓苏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指出,“过去一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和企业都遭遇了最难的时刻,这是对形势的错判所导致的结果。总体来看,这是一次值得反思的调控,一年中教训很多。”

所以后来发生的事,大家也都有目共睹:信贷政策由紧向松转变,住建部、统计局、央行等部委也三番五次喊话“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满足合理住房需求”,其目的再明确不过,对调控进行全面纠偏,实现房地产的“三稳”。

紧接着,各地也开始“花样救市”。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6月5日,全国已经有170+城市加入了楼市松绑阵营,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一线、新一线城市,也赫然在列。救市的手段大同小异,不同程度放松限购、取消限售、取消认房认贷、发放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

建议取消“限跌令”,释放什么信号?降价的大门,会敞开吗?

这其中,南京出台的楼市新政,意义巨大——6月13日,经南京政务服务中心证实,非南京市户籍人员提供6个月社保证明(可以补缴)即可开具购房证明。这等于是给全国其他仍然在严格限购的城市开了一个好头,如果这次南京松绑限购的政策没有被叫停,那么可以预计,接下来苏州、杭州、合肥、福州等一众城市,也会加大松绑限购的力度。

但问题来了,如此大规模的救市,到底有没有用?有人说,有用,朋友圈里最近中介都说售楼处爆满,房价又上涨了不少,市场仿佛一夜之间又回到了2016年火爆时的景象。

对此我们想说,真的是图样图森破。我们宁愿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能信中介的那张嘴。据实而言,救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市场有用,但作用并不明显,因为当前的市场仍然未能恢复2021年上半年的元气。我们看几组数据:第一,克而瑞数据显示,百强房企前5月业绩规模同比腰斩,仅3家企业销售额超千亿,去年同期是15家。不过,5月份从环比角度看,部分房企扭转了销售连月下滑的趋势;

建议取消“限跌令”,释放什么信号?降价的大门,会敞开吗?

第二,百强房企前5月拿地大缩水,超过6成房企一块地未拿。5月单月,50强房企拿地金额不足400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降95%和70%。市场不断吹暖风,不断出利好,为什么开发商还是无动于衷?答案很简单,没钱——销售回款不给力,还要还债,很多房企都在静静地等待救援;

第三,今年1-5月,住户贷款累计同比少增1.27万亿,其中5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只增加1047亿元,同比少增3344亿元。要知道,这可是在全国大范围救市的背景下。释放的信号再明确不过:购房者现在都在理性观望,真正出手买房的人,较往年明显减少。

综上,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当前时期虽然各地出台了一揽子救市政策,但效果都不太理想。说白了,并未改变购房者的观望态度。受销售业绩大幅下滑和偿还巨额债务等影响,可以说,现在的很多开发商仍然深陷债务泥潭,等着被救。

换言之,当前的购房者和开发商,其实一直在僵持,或者说在相互博弈——购房者等着开发商降价,开发商等着买房人出手。

建议取消“限跌令”,释放什么信号?降价的大门,会敞开吗?

那么到底该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持的局面呢?在房产专家刘博看来:允许开发商合理降价,才能解决开发商的燃眉之急,才能救房地产,才能刺激大家买房。他解释,现在全国各地“花样救市”,好不热闹,但其实只产生了一个结果,那就是购房者在静静地观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各地救市政策力度不一,让购房者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打个比方,有的省会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低至4.25%,但有的省会城市仍然是5.5%,这就会让利率5.5%的城市居民陷入观望,利率不降到4.25%的心理预期,他们不可能大规模出手买房;

另一方面,楼市冷了一年多,实际上只是成交量大幅萎缩,但房价仍然很坚挺,更谈不上降到了买房人的心理预期。叠加过去这两年,不少人的收入大幅下降,所以在没有房价优惠的大前提下,绝大多数人仍然是捂紧钱包,作壁上观。

“允许开发商合理降房价”,到底能不能实现?在目前的政策背景下,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有“限跌令”的限制——目前全国仍然有24个城市出台了“限跌令”,这些城市包括天津、沈阳、岳阳、昆明、唐山、江阴、鄂州、张家口、株洲、永州等。

建议取消“限跌令”,释放什么信号?降价的大门,会敞开吗?

不过事情也发生了转机——6月11日,财新网发布《“限跌令”影响房企降价自救 广东省地产商会建议调整政策》文章表示,6月10日,财新获得一份由广东省地产商会近期发给广东省住建厅的文件。该商会建议,调整当前“一刀切”式的限价管控。广东省地产商会向财新确认该文件属实。

什么意思?广东省地产商会认为当前很多城市正在实行的新房“限跌令”,妨碍了开发商降价自救,开发商想降价促销拉动回款而不得,所以广东省地产商会建议调整“限跌令”政策——调整的方式是,不再“一刀切”,而是分区域,核心热点区域,去化不难,房子不愁卖,开发商回款无压力,可以继续严格实行“限跌令”,冷门区域,开发商去化周期偏长,房子严重滞销,应该取消或者放宽“限跌”标准。比如此前限跌10%,现在可以限跌15%或者20%,如此一来,开发商降价空间大,能够更有效地刺激购房者,实现卖房拉动回款,解决自身的债务问题。

建议取消“限跌令”,释放什么信号?降价的大门,会敞开吗?

地产商会建议取消“限跌令”,释放什么信号?降价的大门,会敞开吗?

在我们看来,商会建议取消“限跌令”,有三点是非常明确的:第一,当前的市场行情仍然很差,开发商新房成交量依然没回到正常水平,销售低迷其实就意味着回款不给力,直接反映的是开发商的资金需求。换言之,当前时期,很多开发商确实有大幅降价卖房的需求。君不见,现在很多开发商搞促销,仍然多限于“买房送车位”、“买房送物业费”等方式,并不敢大张旗鼓地降价,因为一旦开发商降价销售,很可能会招来相关部门的约谈;

第二,今年以来,很多城市只采用常规手段救市,已经不能满足于需求了。救市说白了是救开发商,开发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资金流不充裕,急需要卖房回款。但现实恰恰是买房人普遍观望,开发商销售不畅。所以,取消或调整“限跌令”,给开发商更大的降价空间,以此来刺激买房人出手,开发商的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当然,降价也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调控多年以来建立的“稳”基调,会被打破;

第三,降价的大门,不会彻底敞开。一方面,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定调仍然是“平稳”,稳意味着房价不能大幅上涨,也不能大幅下跌。所以即使部分城市调整“限跌令”,允许开发商降价的空间也不会太大。另一方面,还是要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开发商降价销售,吸引购房者入市,开发商实现销售回款,解决债务问题。这个逻辑看似成立,但有一个问题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开发商降价就意味着利润压缩,或者是亏本卖房。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建房就无法保障,后期房屋配套设施等投入一定会摊高开销。所以,开发商降价销售,看似购房者捡到了大便宜,实际上可能承担了房屋质量大打折扣的代价。从这个角度来说,“限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购房者的切身利益”并没有错。

建议取消“限跌令”,释放什么信号?降价的大门,会敞开吗?

最后,2022年给普通购房者一些建议。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首先,对房地产要有全新的认识,现在虽然在大规模救市,但不意味着房地产会重走老路。国家层面对房地产的定位已经更新了:它是经济的压舱石,不能拖后腿,现在要做的是全力稳楼市,而不是过度刺激,更不允许房价过快上涨。对于个体而言,买房是头等大事,不能总幻想着“抄底”,这样会失去很多机会;

其次,买房要按需行动,但要切记“靠买房躺赢”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投资永远是少数人能赚到钱,且往往是最早出手的那批人赚到钱,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更不能再对“买房稳赚不赔”持有执念;

再者,不能幻想房价大幅下跌,即使部分城市接下来会调整“限跌令”,但也是在合理范围内调整。在调整阶段,买房更要谨慎,有条件可以上,没有条件绝不硬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广东省   南京   债务   商会   楼市   开发商   大幅   房价   大门   信号   建议   城市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