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中斗栱作用是什么

我们在历史名城旅游的时候,或者看到古建筑的时候,觉得古建筑上的斗栱很精美,是否想过古人为什么要用它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斗栱的作用。



先来看一波斗栱吧

古建筑中斗栱作用是什么

唐佛光寺大殿斗栱


古建筑中斗栱作用是什么

辽金时期山西大同华严寺大殿斗栱


古建筑中斗栱作用是什么

明清故宫太和殿斗栱



斗栱在古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作用归结为以下几点:

1.斗栱具有承上启下,传导荷载的作用。在大型古建筑中,斗栱是作为屋架和柱子的过渡部分,荷载从屋顶传给斗栱,斗栱再传给柱子,再由柱子传给基础,顶部荷载通过层层传递,不至于给建筑物的下部造成重大的冲击。

如图,力传递的大致方向(箭头画的略微粗糙。。。。。。)


古建筑中斗栱作用是什么

2.斗栱层层向外出挑,承托上部屋檐,使屋檐向外出檐更加深远,从而使得墙身、柱础和台明等免受雨水侵蚀


古建筑中斗栱作用是什么

金代山西大同浑源寺传法正宗殿

3.室内斗栱向两端伸出,可以缩短梁枋跨度,分散梁枋节点处剪力。

由图可知,若承接梁枋的为柱子,受力面积小,梁枋跨度大,节点处的剪力比较大,若承接处为斗栱,斗栱向两端伸出,增大受力面积,缩短梁枋的跨度,力会有效的分散。


古建筑中斗栱作用是什么

4.在古建筑中,面宽方向和进深方向的斗栱形成一层斗拱群,就像一层弹簧垫层,可有效吸收纵横方向传来的震波,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

如图,应县木塔剖面,层层斗栱围绕,形成一层层弹性垫层,是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之一。


古建筑中斗栱作用是什么

应县木塔

5.通过对斗栱造型进行加工和色彩处理,十分具有装饰性。同时,斗栱还是封建等级制度在建筑上的标志之一,斗栱的大小可以直接反应建筑物的等级。

比如,山西善化寺三圣殿在补间铺作上的斗栱出多重斜栱。以及明清北京故宫在斗栱上施以彩画,更加富丽堂皇,显示皇家的尊贵身份。


古建筑中斗栱作用是什么

山西善化寺三圣殿斗栱


古建筑中斗栱作用是什么

北京故宫太和殿斗栱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斗栱的受力作用也在发生着改变,在唐宋斗栱中,斗栱相当硕大,有的甚至有一人之高,主要是发挥承重的作用,此时的斗栱简洁大方,十分具有力学特征。但是到清代,斗栱体量大大缩小,受力作用减小甚至消失,只是起到装饰作用。

比如,梁思成在《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本中可以看到人与斗栱的比例关系的比例关系


古建筑中斗栱作用是什么

清代故宫文渊阁斗栱和人的比例关系如下图


古建筑中斗栱作用是什么


了解一些古建筑知识,以后和小伙伴或者妹子出去玩,就可以炫耀一下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太和殿   木塔   应县   古建筑   故宫   作用   剪力   荷载   跨度   柱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