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与新物理学

《上帝与新物理学》是2012年2月1日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戴维斯。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新物理学对于宇宙的创生和终结,时间、生命的本质,灵魂,自我,自由意志,决定论等问题的研究进展。

图书简介

书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近代物理学名词,但本质上是谈“现代物理学的进展对宗教教义,尤其是对西方文明的基本元素之一的基督教教义的影响”。


上帝与新物理学

爱因斯坦说:“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

单说这书名就挺吓人:《上帝与新物理学》。上帝,新物理学,这两个宏伟的词,一看就叫人眼晕,况且中间还有一个“与”!

这本吓人的书是从一个吓人的大问题开始的:宇宙是怎么产生的?随后又从新物理学的角度去解释上帝存在的基本问题,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海森堡的量子论。“上帝存在吗?"“有超自然的奇迹吗?”“有天地创生这回事吗?"“生命起源于偶然吗?""宇宙有目的吗?”等等一些问题,都是本书涉猎的范围,经过一番探寻之后,戴维斯先生没有找到上帝一-至少是没有找到一个全知、全能、超自然的上帝。

是不是上帝的问题就可以从此一脚踢开呢?还不能。戴维斯先生明确地告诫我们说,这个想法是“愚蠢的”,它和科学不能探讨上帝的想法一样愚蠢,这里的上帝我看来就是信仰。

上帝与新物理学

戴维斯这样写道:“科学家面对大自然难以捉摸的美和精妙时,常常感到一种敬畏和惊奇。”当人敬畏时,信仰就会油然而生。信仰具有伟大的指引作用,翻开科学史,我们会发现,好多科学新发现,都是信仰指引的结果。这并不奇怪,如果相信宇宙真是一个全能的上帝制造的,那么它一定有规律可寻;没有人会瞎造一个这样无比复杂的东西,何况是上帝?举个例子可能会说得更明白些。历史上,哥伦布,郑和都曾扬帆出海。前者成为科学探险家,后者虽然早了几十年,却于科学贡献无多。为什么?答案可能不止一种,但有一种答案更值得玩味。郑和不相信上帝,他只相信皇帝,所以他把皇帝的威风四处抖过一番之后,就毫无想法地掉头凯旋了。而哥伦布相信上帝,觉得地球如果是上帝造的一定会造成完美的圆形,所以他百折不挠,向前向前,终于发现新大陆。

作为一名教育者,从踏上讲台那天起就有人告诉你如何去做一名教育者,自己也在不断地去学习做一名教育者。看了n本教育著作。听了n场教育报告,我对教育的好奇没了,剩下的只有敬畏和迷茫。我更加坚信教育者需要信仰的支撑,教育信仰的支撑。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早在80年前就指出:“教育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教育,而只是一种教学技术而已。"一代文学大师朱自清也认为“教育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应努力成为以教育为信仰的人”。这些不同寻常之见告诉我们,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教师应成为有教育信仰的人。

上帝与新物理学

今天,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及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宏伟目标,是一项极为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持续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赢得每一步进展。听起来高大上,说起来冠冕堂皇,仿佛离我们很远。但是这真的是实实在在的引领,在教育中迷茫和敬畏时引领我们的。

《上帝与新物理学》中说的:“任何科学都需要信仰”,我想说教育也需要信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物理学   哥伦布   爱因斯坦   宏伟   上帝   超自然   敬畏   吓人   宇宙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