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残缺的原生家庭,“有毒”的母亲危害更大,往往容易养废孩子

过去人们都说,健全的原生家庭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从小在残缺的原生家庭长大的孩子,性格容易出现问题。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成立,一个孩子性格如何,以后究竟能不能成人,跟原生家庭是否健全并不一定是成正比的。

比起残缺的原生家庭,“有毒”的母亲危害更大,往往容易养废孩子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多少有父有母的小孩,过得或许比单亲家庭还要惨,所以我们不能以此为衡量标准。孩子未来究竟如何,关键还是看父母的教育,特别是母亲。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台湾大学心理学专家洪兰曾说:“母亲是家庭的灵魂。”

这句话听起来包袱挺重,其实形容得很到位。因为母亲给予了我们生命,又引领着我们未来的人生走向。

首先,在我们的生命之初,就与母亲共为一体,母亲的情绪会影响到腹中的宝宝。

比起残缺的原生家庭,“有毒”的母亲危害更大,往往容易养废孩子

某精神病学教授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发现胎儿会记录母亲的压力。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经常展示出焦虑、抑郁、暴躁不安等负面情绪,体内的皮质醇(一种应激激素)会增高,甚至可能传递给宝宝,影响其压力调节系统。

导致孩子出生后情绪管理比较差,难以安抚,对环境更敏感,部分还可能“遗传”到妈妈的抗压能力差,而这些不良心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都不利。

先天优势已经失去,后天的教育环境如果再不改良,孩子很容易被“养废”。

比起残缺的原生家庭,“有毒”的母亲危害更大,往往容易养废孩子

其次,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年,正是“立规矩”、养性格的黄金时期,而这段时间,跟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母亲。母亲的行为举止、个性习惯都会被孩子“模仿”。

所以,你们的教育如果没跟上,对孩子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有毒”的母亲,更容易养废孩子

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表示:

“真正毁掉你的也许不是残缺的原生家庭,而是‘有毒’的妈妈。”

比起残缺的原生家庭,“有毒”的母亲危害更大,往往容易养废孩子

特别是以下几类“有毒”的母亲,危害性更大——

1、溺爱子女的母亲

中国式母亲有个通病就是:天大地大,子女最大。

子女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孩子是她们最难割舍的情感,所以生怕自己给的爱不够,对孩子百般好,什么事都自己扛,不舍得子女吃亏受苦。

不仅如此,如果孩子犯了错,妈妈还会以“他还小”为理由来开脱。殊不知,你们毫无原则和底线的溺爱,正在一步步养废孩子。

比起残缺的原生家庭,“有毒”的母亲危害更大,往往容易养废孩子

你嘴里的爱,成了孩子“狡辩”、“自私”、“任性”最好的挡箭牌,以后她们摊上事,压根不会懂得反思,更不可能换位思考,变得非常自我,人缘差不说,个人也很难得到发展。

更值得警惕的是:人性总是贪婪的,一个人的胃口会越喂越大,你每退一步,孩子便会更加得寸进尺,对你的要求也就更高。

一旦哪一天,妈妈无法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便会遭到她们的唾弃,母子感情很可能会坍塌。

比起残缺的原生家庭,“有毒”的母亲危害更大,往往容易养废孩子

2、冷漠无情的母亲

跟溺爱子女的妈妈完全相反,冷漠型的妈妈,往往对子女未来亲密关系的建立打击比较大。

孩子三岁以前,正是安全感和归属感建立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异常冷漠,基本就像个“甩手掌柜”,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都会遭到全方位打击。

除了童年时的凄惨,等到子女长大以后,她们对亲密关系可能也会感到畏惧,不知道如何正常地与朋友相处,与伴侣相处,即使想要靠近,又害怕自己付出会受到伤害,所以出现“回避型依恋”。

比起残缺的原生家庭,“有毒”的母亲危害更大,往往容易养废孩子

以至于孩子们一直处于彷徨无助之中,生活会相对艰难。

另外,母亲的冷漠也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她们为了证明给母亲看,为了赢得母亲的关注,故意做出格的举动,性格变得压抑又扭曲,这些对孩子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3、喜欢掌控+PUA子女的母亲

“不管你多大,都要听妈妈的话,毕竟妈妈……”

“你还小还不懂(你懂什么)……”

比起残缺的原生家庭,“有毒”的母亲危害更大,往往容易养废孩子

这些话,你们有没有感觉到耳熟,它们似乎是很多母亲的口头禅。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听话,用贬低孩子突出自己的方式。

在我们的周围,也确实有些母亲,总试图掌控孩子的生活,无论是吃喝拉撒,还是孩子的穿衣打扮、交友择偶,母亲都要插一手。

如果说只是给建议,倒还能理解,毕竟父母总归是操心孩子的生活。可最怕的就是掌控欲望太强的母亲。

比起残缺的原生家庭,“有毒”的母亲危害更大,往往容易养废孩子

就像《女心理师》中蒋静的妈妈,她因为缺乏安全感,对女儿有着极强的掌控欲,孩子的穿衣打扮、发型、兴趣爱好都得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出门行踪也得跟自己报告。

如果孩子稍微反抗一下,她就会PUA孩子,并且用比较激进的方式惩罚孩子,嘴上还要挂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

三十年的“掌控”生活,让蒋静不堪重负,窒息的母爱让她喘不过气,甚至患上了“暴食症”,还差点轻生。

比起残缺的原生家庭,“有毒”的母亲危害更大,往往容易养废孩子

我们要明白: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我们都首先是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该被别人轻易绑住。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她们的自我意识会慢慢完善,需要有独立的思想,如果父母一味地控制,其实容易造成其逆反心理。

心理学家李雪说过:“控制欲极强的父母,意识上觉得一切为了孩子好,实际做的却是确保孩子处于废物状态乖乖受控。”

比起残缺的原生家庭,“有毒”的母亲危害更大,往往容易养废孩子

【总结】

综上所述,希望给妈妈们一点警示:

一、不要纵容孩子,表面为她好,其实你正在一步步毁掉她。

二、学会跟孩子表达自己的爱,平时多给孩子一点拥抱、多一点赞扬,或许你能收获一个不一样的小孩。

三、父母与孩子最好的关系是:我们相处扶持,但又彼此独立。学会倾听、尊重子女的想法,你们的关系也许会更紧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母亲   孩子   家庭   溺爱   子女   冷漠   独立   父母   妈妈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