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格局演化的十大变量(续)

  【编者按】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不确定性显著增多的背景下,我们要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把握整体、全局和本质,发现那些影响世界格局演化的变量:俄乌战争是影响当前世界格局的重大变量;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肆虐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脆弱极可能再次陷入衰退;高通胀会持续推高一些国家生产生活成本;金融风险加剧有可能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全球性债务高企增加实施财政政策难度;全球供应链断链与供应链重构的风险巨大;全球灾害频发与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造成重大挑战;政治动荡与地缘格局深刻调整及演化影响国际社会稳定;影响世界格局最大的变量仍是中美关系,两国合作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两国对抗则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六、全球性债务高企增加实施财政政策难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引起世界经济收缩,全球债务水平飙升,债务风险、债务危机陡然增加。国际金融协会(IIF)2022年2月23日发布《全球债务监测》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债务总额首次突破300万亿美元,达到30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1年全球债务比2020年增加10万亿美元,全球债务与GDP之比达到350%左右,而2020年曾达到创纪录的360%。2022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债务水平仍会保持在高位,一些国家极有可能遭遇债务塌陷。
  发达国家政府负债飙升。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美国近年债务规模加速膨胀,2017年至今增长约10万亿美元,其中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两年间增长近7万亿美元。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美元大关,较上年GDP(约23万亿美元)高出7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债务上限已上升到31.4万亿美元,每个美国人平均负债接近10万美元。突破债务上限是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合法路径,从2013年5月至2021年12月,已连续7次提高了政府财政债务的上限,政府债务与GDP之比已超过100%,政府债务总量控制难度显著增加。据2022年2月9日《华尔街日报》报道,2021年美国家庭负债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消费者债务高达15.63万亿美元。
  欧盟及其成员国为应对疫情冲击、推动经济复苏,采用财政手段托底,财政赤字及债务水平大幅攀升。据欧盟委员会经济预测报告,2021年欧元区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7.1%,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为100%,欧盟资产负债表从2020年4.65万亿欧元上升到2021年底的7万亿欧元,目前仍在继续上升。其中,法国负债率达到97%,意大利达到133%。日本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已释放货币34万亿日元,2022年再释放40万亿日元。日本政府每年卖出170万亿日元国债用于偿还到期国债和付息,再卖出40万亿 50万亿新国债用于弥补当年预算缺口,历年预算总额的50%是卖出国债的收益。日本政府每年合计卖出国债达220万亿日元,相当于GDP的50%,到目前为止,累积国债已达1200万亿日元,占GDP的240%。
  新兴市场国家债务连续10年升高。2021年新兴市场国家债务比2020年增加8.5万亿美元,超过了95万亿美元,债务占GDP比重约为248%,比疫情前增加了20%以上,全球新增债务超过80%来自新兴市场国家。近60%最贫困国家已经或有很大风险陷入债务困境,中等国家偿债负担之重为30年以来之最。2021年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72.5%。2017年以来中国宏观杠杆率年均增长约4.8个百分点,增幅总体稳定,预计2022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幅保持基本稳定。其中,政府部门杠杆率为46.6%,两年平均增长4个百分点,尚没有突破政府债务的警戒线。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0.47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为未来实施更加有效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创造了政策空间。住户部门杠杆率由2012年的33.8%上升至2021年的72.2%,年均增幅为4.3个百分点。一部分企业负债率非常高,特别是一部分行业的头部企业,例如房地产行业。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房企偿债规模约9154亿元,同比增长28.7%;2021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12448亿元,同比增长36%。
 
 七、全球供应链断链与供应链重构的风险巨大
  科技进步以及冷战后基本稳定的国际秩序,共同推动了国际产业转移与要素重组,造就了过去几十年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分工格局。随着国际格局的演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受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升级、局部战争动乱的影响,全球供应链风险的溢出效应凸显。全球供应链断链与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同步出现,直接影响目前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并由此打破大国博弈中斗而不破的局面。世界经济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立在多元、多层、多样、多维度相互嵌套、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撑的基础上:西方特别是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西方对中国的市场依赖,中俄对西方的科技及高端设备依赖;国际贸易从以最终产品为主转向以中间品为主,中间品既是连接产业链、供应链的客观需要,是全球产业布局相互嵌套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世界冲突中弹性或投鼠忌器的硬约束。
  近年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断链或重构,是逆全球化运动中最具标志性的浪潮。三大因素正在发酵:一是疫情因素,疫情严重的国家生产流通尚未完全恢复或者反弹,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二是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正在持续推动缩短供应链和供应链的重构,现在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三是俄乌战争和战争结束后留下的“战争后遗症”,对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冲击。美国政客带头,一些国家紧跟,以各种方式切断和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力图争夺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的全球领导力。
  2021年,美国拜登总统签署了关于其供应链的14017号行政命令;2022年2月24日,白宫发布《拜登和哈里斯政府计划在2022年振兴美国制造业和确保关键供应链安全》,主要内容是加强美国供应链的弹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确保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和创新性的国家。美国将根据《购买美国法案》进行新改革,加强其关键商品制造,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将发布一项新的“购买美国货”规则,创建一个符合提高价格偏好条件的关键产品的新类别,允许联邦政府为对政府供应链弹性战略至关重要的关键国产产品和组件支付额外溢价。美国国会在《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和《竞争法》的基础上,将通过全面竞争力立法的最终版本,除了供应链中断工作组(SCDTF)统筹和协调机构间合作,以应对供应链中断外,联邦政府正式将供应链复原力制度化。美国能源部2月24日发布《保护供应链以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战略》,包括增加本国原材料供应扩大本国制造能力;增加清洁能源部署;吸引熟练的美国清洁能源劳动力;增强供应链信息和决策能力等。拜登总统亲自在白宫召开了几次全球供应链头部企业会议,动员这些企业到美国投资,台积电已答应在美国建设6个工厂,英特尔准备投资1000亿美元在美国建造半导体工厂。美国商务部则直接要求处于半导体产业链高端的头部企业,45天内向美国提交全部客户信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切断产业链并且“去中国化”,已经进入实操阶段。3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将斥资520亿美元对半导体产业进行补贴,同时投资450亿美元强化高科技产品供应链。3月28日,美国政府推出了一项代号为Chip4的新计划,提议成立一个由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组成的“芯片四方联盟”,参与的企业包括美国的应用材料、美光、英特尔、博通、高通,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等,日本的东芝、瑞萨、东京电子等,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台积电、日月光等。美国正在集合一切可以集合的力量,力图重构并巩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地位,补上制造短板,一举将中国大陆逐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美国还将通过美墨高级别经济对话,制定一份参与跨境供应链关键部门的联合清单和程序,以便在发生危机时保持供应链的连续性。美国一墨西哥一加拿大协议的竞争力委员会还将确定供应链的基本行业和有效方法,包括通过信息共享活动提供意见和建议,确定优先项目和政策。
  此外,欧盟2022年2月8日发布了《芯片法案》,计划投资430亿欧元建立欧洲芯片产业的优势。日本把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出台《经济安保法案》,加速构建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确保半导体电池等重要物资的稳定供应,对于重要技术设施设备实施事先审查尖端技术研发、专利非公开等四大支柱内容,事前审查制度将涵盖电气、铁路、金融等14个行业。全球重构产业链、供应链成本巨大,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研究数据,美国要重构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至少需要投资4000亿至5000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成本驱动、疫情反弹等原因,一些产业链供应链在加快向东南亚地区转移。2022年一季度,越南货物出口额为891亿美元,同比增长13%;3月越南货物贸易出口340亿美元,增长46%,已超过深圳的240亿美元,正在追赶广东全省580亿美元的出口额。
  疫情中全球集运供应链始终处于紧绷状态,俄乌冲突又加剧了这一紧张局面,特别是加剧了国际物流风险。这一地区国际航运受到极大冲击,黑海和乌克兰港口的作业停滞,大宗商品特别是粮食和工业产品的集装箱运输停止,严重影响港口正常运作和地区经济发展。由于俄乌冲突和西方国家制裁抑制了特定地区的经济活动和俄乌地区大宗商品贸易及散货、原油运输,海运保险已将部分临近海域排除在战争险之外。2022年3月1日,全球前两大集装箱航运公司荷兰马士基和意大利地中海航运同时宣布,除食品、医疗和人道主义用品外,暂停其他所有进出俄罗斯的货物预订服务。德国赫伯罗特、法国达飞轮船和日本海洋网联船务,暂停俄罗斯货物的预订服务,以应对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根据Alphaliner的数据,这5家运营商总运力占全球市场的近60%。油轮行业的许多公司拒绝装载俄罗斯石油货物,尽管制裁并未要求他们这样做。从集装箱、油轮到干散货和天然气运输,暂停对俄罗斯业务的公司将影响到所有航运部门,为应对局部战争风险,后续班轮公司或将优化贸易航线,增加比雷埃夫斯港或西北欧港口相关的替代性航线。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黑海和亚速海水域已被添加到高风险区域,而该水域的港口是粮食和煤炭的主要贸易枢纽。由于俄罗斯、乌克兰在全球金属生产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全球基本原材料的出口和制造,如镍、钛、钯等重要的制造业用金属,受其影响的行业包括半导体、汽车、航空等。例如,波音、空客等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制造商需要钛,而钯则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电极和电子产品,镍可被用于制造不锈钢和电动汽车电池。
  
八、全球灾害频发与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与环境继续恶化,带来的问题日渐突出,人口爆炸、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调,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全球森林资源已失去了一大半,荒漠化程度增加,土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加剧,自然界破坏严重,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影响人类生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500平方米森林被毁掉。近30年来,每年森林被砍伐的面积为800万公顷,全球森林正在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全球大气污染加剧,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污染物质增加。人类过度消耗各种矿产资源,按照传统的消耗量计算,世界石油仅够维持50年,煤、天然气仅够开采200 300年。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灾害频发,2022年和今后数年,全人类或将面临更大的生态灾难,包括极寒天气、极热天气,一些国家频发水灾、火灾、旱灾、风灾、雪灾、蝗灾,气候问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国际社会为之困扰的两大难题。
  气候环境恶化导致极端灾害。近期,中科院发布全球首份2021年全球海洋变暖报告:2021年全球海洋温度普遍升高且南大洋、地中海等海域均创下历史记录,这些现象都将引发更大的灾难。海洋变暖后将直接影响地球南北极的冰川融化,且还会迎来海平面的上升以及雨水天气。2022年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中东太平洋沿岸的海水温度在下降,湿气流北上,气候降温幅度很大。汤加国2022年初火山爆发,超过了1991年菲律宾火山大爆发的规模,火山岩冲高到太空2万米,覆盖近几万平方米的海平面,造成的海啸影响非常巨大。距离此地500公里外的斐济岛,出现了高1.5米的海啸,即便是在遥远的美国西岸海水也上涨了0.3米。国际有关组织发布的2022年风险报告预计:未来十年,人类将迎来频繁不断的极端天气、多种生物濒临灭绝且生态系统面临崩溃。
  日本的福岛核污染与后续处理,将继续对整个世界经济、政治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这是自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最严重的核事故。到2022年,日本3·11大地震已经过去了11年,但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仍在持续,核电站内的储罐总共可容纳137万吨核污染水,已使用了95%的储存空间,预计2023年将全部装满。据日本国际核退役研究所推测,在核事故中熔化的燃料棒和压力容器内的其他物质混合起来的核残渣,总重达880吨。福岛第一核电站计划2023年春季开始,将向海水中排放核污染水,核污染水含有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按照日本政府和东电给出的排海方案,核污染水排放将持续30 40年。
  面对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挑战,大多数风险尚没有形成国际共识与行动方案,但在减碳方面取得了难得的进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中和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主要国家和地区先后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旨在控制气候变化的协定。据能源与气候智库(ECIU)统计,全球132个国家及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2020年,中国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英国非盈利机构“能源与气候智能小组”(TheEnergyandClimateIntelligenceUnit)的统计,目前国际上有126个国家和欧盟以立法、法律提案、政策文件等不同形式提出或承诺碳中和目标,其中苏里南、不丹两个国家由于低工业碳排放与高森林覆盖率符合要求,已实现了碳中和目标。
  
九、政治动荡与地缘格局深刻调整及演化
  2022——2023年,20%的国家会产生政权更迭交替,是全球政治周期更替密集的时期。特别是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多国/地区贫富差距分化加大,供应链断裂造成就业失衡等问题,使选民们对于政治改革的诉求十分强烈。政权的交替,对一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一个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因政权交替引发的政策调整,不仅影响本国经济,还影响着相关国家的政策走势和经济发展,甚至是国际社会的稳定。
  一些主要国家政权更迭和局部调整,对世界秩序会带来新的挑战。美国将进行中期国会选举,目前民主党在众议院领先11票,在参议院两党票数相等,如果在本次参议院选举中,共和党落败,执政的民主党将控制参、众两院,拜登在后两年估计会发布更多的法案。如果民主党失败,拜登后两年的执政将受共和党掣肘,这将为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埋下伏笔。作为欧盟三强的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全部换届。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胜选,成为20年来首位连任的法国总统,但他将面临一个“分裂”的国家和脆弱的欧盟,以及在6月国会选举中保持多数席位的战斗。他的竞争对手是参加过上届总统竞选的勒庞,她明确主张一旦当选就退出北约,与俄罗斯交好,虽然没有当选,但也成为搅动欧洲乃至西方世界的一股力量。韩国总统选举和日本上议院选举,印度总统选举和澳大利亚的上下院选举,都会使地缘关系发生调整。政权更迭影响比较大的国家是德国、法国、韩国、菲律宾、埃塞俄比亚、伊朗等。其中,韩国新任总统尹锡悦执政后将重建韩美同盟,强化全方位的战略同盟关系,同时“发展相互尊重的韩中关系,打造面向未来的韩日关系”“把大韩民国打造成在国际社会中有作为,尽责且受人尊敬的国家”,将把韩日两国的共同利益和两国未来一代青年的追求作为重点。一些国家政治动荡,如阿富汗、缅甸、乌克兰等,也会对世界格局特别是世界经济造成影响。
  地缘格局将继续加快调整。由于美国的利己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加大重构盟友体系步伐,力推西方中心论、白人至上、美国第一、美国再次伟大等价值观,全球再次出现政治极化的趋势。世界秩序的形成和选择,几百年来从没有摆脱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调整与演化,从“罗马治下的和平”到“大英治下的和平”,再到“美国治下的和平”,沿着“新罗马”、新帝国、新霸权的冷战思维轨迹,不断在不同的国度进行霸权转移。一些霸权国家绝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其越走向衰落就越表现出恐惧、恐怖与疯狂,甚至不惜推翻他们曾经构建的体制机制规则和秩序。比如近年美国主导构建的美日印澳四方机制、美英澳三方安全联盟、五眼联盟、蓝点网络计划、美印以阿“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等,比如美国主导的北约5次东扩,比如美国发动的历次战争。可以说目前处于霸权地位的美国,是破坏世界秩序的动乱之源、战争之源、灾难之源。
  近些年来,西方价值观和西方所谓民主政治以及西方政治体制式微,世界必须回归正常的国际秩序,开创面向未来的公平、公正、公开、合理、透明、可预期、可持续的世界秩序,与西方主导的所谓“普世价值”“文明价值”“民主”等价值观进行博弈将是一种新常态。地缘格局的变化,要么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地缘政治、经济、外交关系的重构,要么是一批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国家崛起,对世界格局变化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当然,也包括处于中间地带的中等强国,目前也在加快构建各种类型的盟友体系,例如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在寻求展现国家力量上有所行动。
  过去几十年,是经济全球化高歌猛进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蕴育的矛盾问题与发展动力都在不断发酵,以疫情为契机,以俄乌战争为转折点,全球化的钟摆开始摆向另外的一端。必须看到,全球化在向前推进的时候,固然充满矛盾和冲突,但全球化的退潮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十、影响世界格局最大的变量仍是中美关系
  美国是世界上排在第一位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排在第一位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的GDP占全球的40%,制造业产值占40%,作为世界货币两国总计占IMF一篮子储备货币特别提款权(SDR)比重为全球的55.66%。近10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量中的80%是来自美国和中国。2021年,中国占世界经济增量的30%左右,美国占世界经济绝对量的24%。美国2021年GDP总量为23.04万亿美元,同比经济增速为5.6%,预计2022年将下降至的3.7%。2008年以来,中国是世界增量中的火车头,是世界经济稳定之锚,在疫情中尤其如此。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总量占美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6.3%上升到2021年的77%,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8%,到2025年将上升到20%以上,到2035年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美国仍是世界上经济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军事强国,如果美国能够妥善地处理好大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同时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其国内的矛盾和问题,美国的强国周期将会继续延续。可惜的是,美国正坚定不移地走在相反的道路上。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到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这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文明古国,正在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中国以自己的行动多次向世界昭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自己和平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中国领导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和平共处5项原则与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同时,展现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理论的力量与魅力。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在办好自己国家事情的同时,以更宽广的胸襟、和平发展的方式、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行动,展现了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霸权国家的风采。这理应得到各国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赞美和支持,但却被霸权国家怀疑、恐惧和疯狂打压。美国的战略重点逐渐转移到亚太和“印太”地区,把中国作为最大和唯一的战略竞争对手。尽管中国一让再让,以维持大国间斗而不破的局面,不使中美关系走向对抗甚至冷战。而美国却步步紧逼,对华遏制不断升级,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如今拜登政府,在美国的地区大国遏制政策中,中国上升为首要的遏制对象,俄罗斯则退居其次。
  美国拜登政府继承和发展了特朗普的战略与政策,不仅继承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政治负资产,而且迅速延伸到科技战、供应链之战、冬奥会之战、意识形态之战、地缘政治经济外交格局之战,更深度地干预中国内政,力图挑起中国内部裂隙。美国布局重构全球盟友体系,重构基于意识形态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最近推出了印太经济框架并付诸行动,矛头直指中国。美国正在推动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经济割裂,特别是俄乌冲突之后,美国借机逼压中国参与制裁俄罗斯,谋划对中国开展次级制裁,必然把高度关联的整个世界撕裂。如果世界形成两套体系、两个阵营,相当于毁掉了全球70多年形成的格局,世界将开启新的冷战状态,经济全球化将因为两个大国的对抗对峙遭到肢解。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在过去20年中,美国实施的制裁数量增长了10倍。特朗普任期内实施的制裁高达3800项,相当于平均每天3次挥舞“制裁大棒”。近几年受制裁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俄乌战争后,俄罗斯成为受制裁领域最多、程度最深、力度最大的国家。实际上美国的这种经济武器,本质上是维护美国霸权利益的国内法律,并不是国际通行的法律规则,具有极大的非理性、非法性和非正义性。
  中美建交几十年来,两国经济已经深度交织和相互嵌套,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链接,目前在华美资企业已达7万家之多,年销售额高达8000多亿美元,比中美贸易总额还高出1000多亿美元,尤其是美国企业需要中国的产业配套能力和巨大的人力资本市场。根据中国美国商会和普华永道发布的《2022年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数据显示,约60%的美国在华企业2021年在中国实现盈利,2/3的公司计划2022年增加在华投资,近2//3的公司把中国列为世界第一或前三名的投资目的地。美国和中国生活在共同的星球上,都是拥有核武器的超级大国,也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同一个受限的生物圈中,更是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嵌套、相互依赖的国家,其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毁灭对方、毁灭世界,但要建设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就需要两国相向而行。处理中美关系的底线是:无论相互竞争多么激烈,甚至相互多么充满敌意,但最终结局是扼杀对方就等于杀死自己。必须珍视中美建交后几十年发展的经济联系与人民之间的往来,其中一个国家想要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哪怕迫不得已也要向对方寻求共存之道。这就是中美关系面对的现状,这也决定了中美间的竞争关系决不能走向冷战。冷战是一道经济的“铁幕”,是一道国家之间和平相处的“铁幕”,是一道推动世界走向分裂的“铁幕”。
  中美两个大国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都是在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国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关系已经超过了双边的意义,具有全球性的溢出效应,对世界经济、世界和平发展、人类前途命运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中美关系的处理与走势,对于世界格局演化是最大的变量,如果两国合作对世界经济乃至全球格局会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而两国对抗则将对世界经济会产生巨大冲击。假如美国非要继续沿着错误的道路,逼迫盟友和世界其他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同时用尽一切办法挑战中国底线刺激中国,假如在中国周边爆发了类似俄乌战争的台海战争或者其他战争,最终的结局不是美国说了算,而是中国和世界正义的力量说了算。不仅将加快美国的真正衰落,而且必将使美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绝不会是简单地再现“西贡时刻”“阿富汗时刻”,而是将全面崩盘,将曾经的一个世界强国和大国变成北美一个二流甚至三流国家,也不排除美国的解体、美元的解体、北约的解体、美国盟友体系的解体。
  中国始终在历史的正确一边,寻求和平发展的道路没有错;中国为本国和世界绝大多数人民服务,使人民脱离贫困的道路没有错;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为更多的国家寻求和创造发展机遇没有错;中国在抗击疫情中人民利益至上、生命至上的做法没有错!世界人民可以看到,中国在修桥架路,推动世界互联互通,推动各国之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而美国在挑动战争,发动颜色革命,干预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内政,打击或摧毁一个又一个与美国利益有冲突的国家。天下苦美久矣!美国应该有明智的政治家、明智的战略家和明智的人民,拉住由昏庸政客驾驭的战车,减缓美国走向衰退的进程,使美国回归国际社会大家庭,重新成为受人尊敬的伟大国家,而不是世界的弃儿和历史潮流的弃儿。
  

陈文玲: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格局演化的十大变量(续)


【陈文玲:中宏观察家、长安街读书会成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深圳公管学院特聘教授、改革创新干部学院联席院长】


来源:中宏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三星   全球   美国   疫情   产业链   债务   中国   变量   格局   美元   国家   世界   陈文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