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不起眼的野菊花,实则功效益处多

在农村的山坡旷野、沟坎路边,房前屋后,野菊花入秋便恣意盛放,那一簇簇,一片片亮丽的花黄,最是普通寻常,远远便可闻到那带着淡淡草药味的清香。

看似不起眼的野菊花,实则功效益处多

野菊花生命力极强,无需养护,野生野长,自开自谢,并不太引人注目,但您知道吗,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小野生植物,却是中医药材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药用价值很高。

早在南北朝时期,名医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里记载:“菊有两种:一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一种青茎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其华正相似,唯以甘苦别之尔。”这里的“苦薏”便是指长在山野间的野菊花了,与其他菊类区别开来。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苦薏,处处原野极多,与菊无异,但叶薄小而多尖,花小而蕊多,如蜂窠状,气味苦辛惨烈。”更明确指出了其功效:“治痈肿,疔毒,瘰疬,眼息。”

看似不起眼的野菊花,实则功效益处多

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药典》中记载: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的功效,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病症。

国内外对野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已有较多研究。野菊花富含萜类、挥发油以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有抗炎和免疫调节、抗病原微生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系统、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野菊花还具有抗氧化、镇痛、降血糖调血脂、治疗或预防肥胖症、骨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高尿酸血症等潜在的活性。

看似不起眼的野菊花,实则功效益处多

目前,通过中成药处方数据库(https://db.yaozh.com/chufang)可以检索到108种含野菊花的处方制剂,例如:伤风净喷雾剂、乙肝清热解毒片、冠心安口服液、双虎清肝颗粒等,疾病应用十分广泛。

野菊花不仅被《中国药典》收录,而且被卫生部列为“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在农村,人们喜欢采摘野菊花的花朵晒干泡茶,喝起来甘醇微苦,口感清爽,一年四季都可以饮用,防治口腔溃疡和咽喉肿痛。尤其是夏季,可以防暑降温、清热解毒。野菊花不仅可以单独泡饮,也可以与其他茶叶或者中药配伍使用,或者制成保健饮料,在饮品及保健品市场开发上大有所为。值得注意的是,野菊花性偏寒凉,久服伤胃气,脾胃虚弱的需少用为佳。

看似不起眼的野菊花,实则功效益处多

在化妆品市场上,野菊花的提取物作为抗炎剂、美白剂和防晒剂已有广泛应用。相关研究表明,野菊花的提取物不仅可以发挥其抗炎作用,而且可预防皮肤黑色素累积、保护皮肤免于户外紫外线导致的急性皮肤损伤和光老化,前景广阔。

野菊花的应用历史已有上千年,其活性成分多,功效大,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虽然我国野菊花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但绝大多数未被很好的开发利用。随着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产品产业链的完善,以及推广和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以往在人们眼中不起眼的野菊花,将在药品、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发挥更大的潜力,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

2. 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98.

3.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纪昀.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46-147.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8.

5. 陈国良,谢华等.伤风净喷鼻液体外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J].安徽医学,2003,24(2):6-8.

6. 宋颜君,许利嘉等.野菊花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20,22(10):1751-6.

7. 喻明洁,刘职瑞等.野菊花归肝经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20,34(5):77-8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本草纲目   功效   本草   集注   肿痛   药典   清热解毒   研究进展   益处   不起眼   中国   中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