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粽子引发的湖南世界级文旅项目思考

前几日刚好端午节全国放假,回来趟溆浦老家。父母见到孩子们回来了,开心地忙里忙外,还特意多准备了些糯米粽叶,多包了很多粽子,非要我们带回城里,留着慢慢吃。

看着放在冰箱里几天的粽子,想着还是吃了吧,不吃怕是要坏了。虽然我也不是特别喜欢吃这碱味特别浓的食物,但也明白,这里面包的除了糯米和腊肉,更多的是父母满满地爱。

一个粽子引发的湖南世界级文旅项目思考

吃着粽子,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想到这里面是不是蕴藏着一个大项目,一个世界级的大项目?想到这,兴奋的狼吞虎咽解决手上残留粽子,开始上网查阅资料发现,我们真是捧着金饭碗要饭,一手好牌打出打得稀烂,而屈原文化牌真值得我们花时间花精力去思考怎么做大做强。

一个粽子引发的湖南世界级文旅项目思考

1.屈原文化是一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

端午节的来历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在这天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于是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反正就是在我们中华大地的历史长河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的这么一个人。知名到哪种程度呢?连隔壁家的韩三棒子都想争屈原来是他们国家的,到了这地步。屈原是我们中国的,这点毋庸置疑。

屈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195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近年来,在国家提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背景下,屈原文化太多值得我们大力挖掘和宣扬的地方。在韩三棒子为江陵端午祭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们迅速地做出反应,在2009年,将“中国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粽子引发的湖南世界级文旅项目思考

2.湖湘地区有座世界级屈原文化中心的土壤。

屈原在中华神州大地留下了璀璨的文化印记,出生地湖北宜昌秭归,流放地沅湘地区,最后投身汨罗江,都有无数的历史资料记载和当地传说。

屈原流放湖南17年,辗转于沅湘流域,沿途考察民情风俗,结合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悲惨命运,写下了许多不朽鸿篇巨著,屈原所以的传世作品,经学者考辩,一致认为总数26篇,。到底多少巨著是在湖南写的,学界还没有统一,但一致认为有24篇在湖南所写。

屈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源头。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说,屈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才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一个粽子引发的湖南世界级文旅项目思考

3.湖南有打造世界级屈原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市场优势。

有个名人说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湖南已有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张家界。据官方统计数据,2019年到张家界的外国游客人数达到137万人, 其中韩国游客90万人。

前面说到韩三棒子还在跟我们证明屈原是他们国家的人,足以说明他们对屈原文化的认可,我们索性就打造个属于我们的世界级屈原文化中心让他们来学习学习。

张家界是山水地质景观类旅游资源,屈原文化属于人文类旅游资源,两者都有着世界级的质量等级和文化地位,两者相辅相成,并驾齐驱,为湖南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注入新的文化灵魂。

一个粽子引发的湖南世界级文旅项目思考

4.汨罗、溆浦有打造屈原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优势。

在屈原流放湖南这17年,各地都有很多关于屈原的传说和历史遗迹,还有很多研究屈原文化的组织和民间达人。在屈原到过湖南众多的地方当中,以屈原最后投身汨罗江的汨罗最为出名,流放途径的溆浦次之。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

汨罗,湖南岳阳市下辖的一个县,汨罗做屈原文化其实有两张世界级王牌打手:粽子和龙舟。汨罗对外也提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的形象宣传口号,但总体还是没有做出很强的影响力的项目产品来。龙舟文化浓厚,在当地有“宁荒三年田,不输一年船”的说法。建国后,1958年和1966年都举行过大规模的龙舟赛事,当时上面都来人观看过龙舟赛。1995年,第一届世界龙舟锦标赛在汨罗举行,后来就没有后来了,现在别的地方龙舟赛做得比汨罗好。其实龙舟赛还是很好做成世界级专业赛事和体验赛、创意赛。


一个粽子引发的湖南世界级文旅项目思考

粽子,农历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江身亡。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江,祭奠屈原,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的由来。现在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全国人民都吃。做文旅项目,在这个王牌打手可以做出太多世界级的文章和概念了。

其实个人觉得汨罗可以利用好这两张王牌结合屈原文化,打造出世界级的文化名城、屈原文化世界中心、打造出类似西安大唐不夜城现象级项目。

一个粽子引发的湖南世界级文旅项目思考

溆浦,湖南怀化市下辖的一个县,也是我的老家。23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高歌地“入溆浦余徘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就是说的溆浦,溆浦也因屈原小有名气。屈原在长达17年的流放中,有16年是在溆浦度过的,他的诗篇大部分是在溆浦创作的,溆浦因而被专家学者誉为“楚辞的源头,屈原文化的摇篮”。

溆浦有个独有的端午文化:当地过端午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十五。原因是屈原五月初五投江的噩耗传到溆浦的时候,已经五月十五了,当地就以收到噩耗那天算纪念日。贵州、云南也有些小地方也同样原因过五月十五,只是民间氛围没有像溆浦这么隆重,毕竟屈原在溆浦待了16年。

溆浦也有着非常浓厚龙舟文化,在以前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沿溆水河两岸的农村,每个村几乎都还会组织村民集资,花重金打造比赛用的龙舟。每到了农历五月,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会自发地提前请假回村参加龙舟赛,只为上船扒一舵耙。

屈原文化和他在溆浦度过的16年的历史事实,结合溆浦当地的民俗风情,也足可以打造世界屈原文化中心、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

当然只是个人浅见,你怎么看?觉得有可能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汨罗江   湖南   粽子   汨罗   龙舟   屈原   溆浦   端午节   源头   项目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