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系统了解及简明歌诀


八纲辨证系统了解及简明歌诀

1、表 寒 证: 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 热 证: 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 证: 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 热 证: 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 热 证: 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 症: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 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虚实: 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 虚: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促语低微。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 滞 证: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

24、气 逆: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呕恶嗳气呃逆胃,肿逆昏厥头晕眩。

25、血虚证: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

26、血 热 证: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舌质红绛脉细数,月经先期崩漏连。

27、血 瘀:肿胀刺痛有定点,日轻夜重面色暗。口唇舌质青紫暗,舌边尖部瘀点斑。口干嗽水不欲咽,肢体麻木或痉挛。脉沉细涩为要点,部位不同随政见。

28、气滞血淤:气滞血淤肝郁成,太息易怒胁胀痛。月经不调胁痞块,舌紫脉虚诊可凭。

29、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头晕眩,少气乏力懒语言。面白色淡脉细弱,自汗心悸兼失眠。

30、气虚失血:气虚失血属内伤,倦怠少气面萎黄。肌衄便血成崩漏,舌淡脉弱归脾汤


八纲辨证就是把疾病分为八大类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和阳是疾病的类别的反映,表和里是病位的深浅的反映,寒和热是疾病的性质的反映,虚和实反映的是邪正的盛衰。


八纲辨证的表里辨证表里是指病势的深浅和病位的内外。表证是指疾病浅而轻,里证是指的是疾病深而且比较重。


表证指的是六淫邪通过口鼻和皮毛侵入后产生出来的证候,发于外感起初,临床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临床表现:发烧、怕冷、脉浮、头身痛、鼻塞、咳嗽、流涕、咽喉痛等。


里证指的是疾病深入到脏腑、骨髓、气血的一些证候,是外证不解而传入里,多发生在一些外感疾病的中后期或者一些内伤病,里证的病程一般比较长。临床表现是便秘、腹泻、烦燥、头晕、脉沉等。


表证和里证的辨别:表证和里证的辨别一般是通过观察疾病的寒热、脉象、舌象的变化得出,具体来说:脉浮多为表证,脉沉多为里证;发热恶寒多为表证,发热不恶寒多为里证;舌苔变化少为表证,舌苔变化多为里证。八纲辨证的虚实辨证虚实是反映邪气盛衰的一对概念。实证指的是邪气盛宜攻;虚证指的是正气不足,宜补。虚证指的是人体体内正气不足所产生的一些证候,包括脏腑、阴阳、精血等不同程度的损伤。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小便频繁或小便不禁、精神萎靡、盗汗等。


实证指的是体内邪气过盛所导致的一些证候,是邪气侵入身体或内脏功能失调所致。临床表现为呼吸气粗、胸闷烦躁、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腹部胀痛、舌苔厚腻等。虚证和实证的辨别。


虚证和实证的辨别:


体壮、外感病初、中期、声髙气粗、脉实有力、痛处拒按等症多为实证;


体弱、舌嫩、外感病后期、声低气怯、脉虚无力、痛处喜按等症状为虚证。


虚实还有真假之分:腹部胀痛,但是有时候胀有时候又不胀,或者按之则痛减,脉弦则无力为真虚假实;而虽不欲食但能进食,腹部胀痛,按之则痛增,脉沉按之有力多为真实假虚。八纲辨证的阴阳辨证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阴证包括虚、里、寒,阳证包括实、表、热。阴证主要指的是虚寒证,临床表现为倦怠无力、精神不振、面色暗淡、四肢畏寒、口淡不渴、下利清谷等;


阳证主要指的是实热证,临床表现为躁动不安、大便秘结、发热、呼吸气粗、小便短赤等。


阴、阳虚损会导致阴虚或阳虚。


阴虚的临床表现:潮热、盗汗、消瘦、低热、五心烦热、脉细数等;


阳虚的临床表现:神疲乏力、口淡不渴、少气懒言、四肢畏寒等。


阴虚或阳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亡阴或亡阳以致生命垂危。


亡阴表现:手足温、汗出热而粘、肌肤热、脉躁疾急按之无力;


亡阳表现:大汗淋漓、汗出清冷、昏迷不醒、畏寒等。


八纲辨证的寒热辨证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阳盛为热证,阴盛为寒证。


寒证的病性属寒,伴随脏腑功能的减退,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大便溏稀、恶寒喜暖、四肢寒冷等;


热证病性属热,伴有脏腑功能充亢,表现为小便短赤、面红耳赤、烦躁不安、恶热喜冷等。


寒证和热证的辨别:


寒证:恶寒喜热、口淡不渴、面白、四肢冷等症状为寒证;


热证: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四肢温热多为热证;


口渴却喜热饮、身热却喜盖衣被、面红却时隐时现、脉大却无力等证状属于真寒假热;


手足逆冷却脉沉、四肢虽冷却身热不恶寒、脉虽沉却有力、烦渴却喜冷饮等属于真热假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气粗   外感   歌诀   舌苔   寒热   脏腑   邪气   虚实   实证   手足   简明   疾病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