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的咖啡赛道,连华为任正非都忍不住入局?

“真香”的咖啡赛道,连华为任正非都忍不住入局?

今年咖啡赛道火爆,巨头入局早已不是新鲜事。

中石化、中石油、中国邮政、天津狗不理包子纷纷跨界做咖啡,前阵子就连运动巨头李宁都忍不住入局。

就在餐饮O2O认为李宁已经是咖啡跨界巅峰时,华为似乎又想入局了。

近日,一则消息爆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一标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商标,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真香”的咖啡赛道,连华为任正非都忍不住入局?


01

任正非的“一标咖啡”

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对咖啡的喜爱从未掩饰。

他不止一次在公众场合里提到关于咖啡、咖啡馆和咖啡文化的话题,甚至将咖啡和咖啡文化直接融入到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哲学。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那句口号,“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2017年,任正非在喀麦隆代表处的讲话中阐述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并不是咖啡因有什么神奇作用。而是利用西方的一些习惯,表述开放、沟通与交流……,我认为交流就是吸收外界的能量,优化自己。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神交。咖啡厅也只是一个交流场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交流的机会与场所,不要狭隘的理解形式。”

我们期望“黑天鹅”也要飞在我们的“咖啡杯”中,虽然按我们现在的思想结构,“黑天鹅”还不在我们杯子里。首先我们要去掉“农民意识”,跟别人去喝咖啡,要送一瓶好酒;和教授合作,不要提那么多要求,就说能否在你立项和失败的时候给我们讲两堂课,在讲的过程中,我们喝几次咖啡。我们与几百个人喝了咖啡,消化几百人的思想,然后就会领先世界。如果你不理解,当“黑天鹅”要出现时,就会错失。”

“真香”的咖啡赛道,连华为任正非都忍不住入局?

显然,对于任正非而言,咖啡是一种能量的表达,这种能量不仅能够为我们的思维增添灵感的火花,驱散遮蔽想象力的阴沉乌云,也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甚至捕捉到世界前沿的技术和黑天鹅。

有人曾问过任正非“到底谁是你的老师”,任正非回答:“我的老师不就是一杯咖啡吗?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我与你们在座谈的过程中,你们的话对我也有反向输入,吸收多了,自然而然对我就有了改造。

如果说“一桶糨糊黏结华为力量”代指的是华为内部员工团结,那么,“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就是华为开放式创新的气量。

如今,这句口号影响力早已超出研发体系,成为了华为的“精神IP”

而且,任正非曾表示过,他想开一家咖啡馆。2013年5月8日在接受新西兰记者采访时,讲到了自己的退休生活,任正非就说过:“退休之日,我将开启一瓶香槟,开一家咖啡厅或餐厅,有一个自己的农场……”。

从这个逻辑来看,华为和任正非真正入局咖啡赛道的可能性不小,而且以“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这个口号作为品牌名,不管是从华为本身品牌的考量,还是从这句话蕴含的深刻含义,无疑都是最为合适的。

不过,华为真的适合入局咖啡吗?


02

华为的“咖啡”生活猜想

目前,正处于咖啡赛道的红利期,此时入局咖啡就等于乘上了赛道的东风,还能完美避开品类新开的市场教育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如此多的大佬跨界入局咖啡的原因。

不过,中石化、中石油、邮政、李宁入局咖啡赛道凭借的是品牌不凡的渠道数量,可以瞬间铺开形成规模优势,打造盈利增量。狗不理入局咖啡赛道,是希望凭借品牌影响力进行跨界,打造品牌第二增长曲线。

那么,华为入局咖啡又是为了什么?

经历了美国制裁等事件的华为,早已不止是一家手机公司,正朝着“智慧生活创造者”的角色转变,可穿戴设备、智慧屏、智慧音频、智能音箱和车机,各种各样的华为生活设备早已侵入了我们的生活。

“真香”的咖啡赛道,连华为任正非都忍不住入局?

2020年,华为打造中国区首家旗舰店——华为智能生活馆,覆盖智能手机、PC、Pad、手表、智慧屏等华为全系列产品,以及加湿器、扫地机器人甚至汽车等华为生态合作产品。

同时,还有精致美味的咖啡馆,只用手机就能体验到AR魔幻特效,让你体验到坐在星空下喝咖啡的梦幻场景。

华为渴望走向“生活”品类的野心昭然若揭。

因此,华为选择咖啡赛道,餐饮O2O猜测主要有二个目的:一、咖啡市场本身潜力巨大,可以很好的提高华为整个品牌的盈利。

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人们消费降级,大家都不愿意换手机的当下,咖啡是不错的盈利补充。

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3817亿元,中国消费者饮食观念发生了改变,咖啡逐渐在中国消费者生活中普及。

中国咖啡市场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预计行业保持27.2%的增长率上升,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元。

而且,咖啡赛道的利润并不低。5月24日,瑞幸咖啡公布未经审计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在一季度,瑞幸的总净收入为24.046亿元人民币,门店层面净利润率达20.3%。

而华为净利润增长最快的2021年,也才实现净利润17.8%由此可见,对华为来说,咖啡是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

最重要的是,除了瑞幸、星巴克等头部玩家外,目前还未跑出大量区域或者千量级品牌,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二、以咖啡优化华为线下零售端的消费空间体验,并将其作为前哨,将华为品牌不断的从电子巨头向“华为生活方式”前进。

未来,华为甚至可能像如今的小米一样,从手机到智慧生活再到咖啡,打造出华为版本的“智慧生活生态链”。


03

华为做咖啡能行吗?

这并不是华为第一次涉足餐饮。

2021年10月份左右,华为就申请“古泽尔丝路美食餐厅”商标,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在那之前,华为还申请多个餐厅商标,包括好时餐厅、菲斯特西餐厅、顾澜餐厅、费丽斯西餐厅、柯帝士餐厅、好馔餐厅、朴味餐厅。

其中,顾澜餐厅、费丽斯西餐厅已完成注册。

“真香”的咖啡赛道,连华为任正非都忍不住入局?

2019年华为还发布了品牌内部全球十佳餐厅,包括:尼日利亚拉各斯东方餐厅、沙特利雅得餐厅、西班牙马德里餐厅、白俄罗斯明斯克餐厅、埃及开罗餐厅、玻利维亚拉巴斯餐厅、马来西亚吉隆坡INTEGRA 餐厅、刚果金沙萨餐厅、泰国曼谷G TOWER 餐厅、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亚办餐厅。

巨头跨界做咖啡都可能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咖啡行业经验且咖啡与自身品牌形象不符,比如说中石化、中石油的咖啡,这会让消费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所以他们宁愿喝星巴克也不想喝“石油咖啡”。

但华为不同,和这些跨界巨头相比,华为本身的科技品牌形象和咖啡产品不仅可以进行很好的融合,且拥有同样的渠道优势。

据悉,截至2021年底,华为已在全球建立了超过56000家门店和专柜,其中包含5500多家体验店。也就是说,一旦华为铺开咖啡业务,将能很快在市场上占据不小的份额。

除此之外,华为做咖啡还有以下几个优势:

1、管理层面的优势

华为有多种管理文化,其中就包括狼性文化、军队文化、创新文化等,每一种管理文化都是在过去的业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战力强悍,紧扣一线市场需求。

而且,华为在人才引进层面的赛马文化、岗位轮换制度,也非常适用于餐饮赛道。

2、数字化独特优势

数字化是当下咖啡赛道的加速器。

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指出,数字化将在咖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不管是星巴克这样的传统咖啡巨头,还是Tims咖啡这样新进入中国的外国品牌,以及瑞幸咖啡等天然就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咖啡品牌,甚至是一些咖啡创业企业,无不非常重视数字化。

华为作为全球5G的引领者,电子智能科技的先驱企业,数字化是品牌最核心的优势。在华为管理和数字化的赋能下,一标咖啡兴许会创造新的“咖啡奇迹”。

不过,跨界入局一个新赛道毕竟是一个从0-1的过程,即便巨头如华为,也免不了存在专业度不够等问题,甚至可能会陷入强者思维里面。一标咖啡的未来到底如何,这需要等待市场的验证。


04

结语

你发现没有,咖啡茶饮赛道,是品牌跨界最容易想到的一个方向,像是娃哈哈、同仁堂、中国邮政、狗不理包子、万达等等,都先后宣布进军咖啡奶茶赛道。

不过,这个看似进入门槛很低的赛道,实际上运营难度很高,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门店管理等等,都是专业活儿。

而且这个赛道竞争惨烈,里面的专业选手都已经进入了刺刀见红的阶段,这些跨界来的品牌很难拼得过。

像最早入局的娃哈哈,在今年关闭了北京首店,很多加盟商称亏损严重。同仁堂开出的咖啡馆,被吐槽像药店,开店数量一直在10家左右徘徊。

还有中国邮政的奶茶店和咖啡店,目前也还处于试水阶段,离稳定盈利还早。这其实是品牌跨界的常见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品牌跨界更容易成功呢?我认为,主要是看有没有可迁移的点,包括粉丝、场景和品牌核心价值。

一是粉丝可迁移。

比如,李宁的粉丝同时也是咖啡的主力消费群体,他们愿意喝“宁咖啡”。

不过,我最近看到茅台官宣卖冰淇淋,据说冰淇淋的配料里会含茅台酒,这听起来就有点匪夷所思。

茅台的主力消费群体,是上点年纪的大老爷们,而冰淇淋的主力消费群体,是年轻女性和孩子,我是实在想不出这两个群体能有啥交集。

相反,一代神车五菱宏光卖冰淇淋倒是不违和,女孩儿们开着五菱mini吃着五菱冰淇淋,是路上的一道风景。

二是场景可迁移。

比如,去万达影城看电影的时候,顺便买杯“万茶”很自然,奶茶和电影搭档更配。

而中国邮政卖奶茶就有点违和,几乎不会出现我去邮局寄封信,顺便买杯奶茶的场景。

手握5万家网点,这是中国邮政的渠道优势,但从场景上,它并不比一家普通奶茶店更吸引人。

三是品牌核心价值可迁移。

比如,蒙牛卖冰淇淋,我们会觉得天经地义;如果有一天星巴克做新式茶饮,我们大概率相信他家的茶不会太难喝。

而狗不理包子卖咖啡,霸王洗发水卖凉茶,消费者可能就拐不过弯来:包子味的咖啡和洗发水味的凉茶,好喝吗?

品牌核心价值是否可迁移,决定了你在跨界时,能不能借助人们大脑里的“自动驾驶”功能,自动被说服。

如果可以,你就省去了一大笔广告说服成本。如果品牌核心价值不能迁移到新领域,甚至与人们固有的“自动联想”相冲突,那很有可能事倍功半。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华为   赛道   咖啡   奶茶   巨头   冰淇淋   能量   餐厅   优势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