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海宴朱屋村昔往的辉煌


台山海宴朱屋村昔往的辉煌

台山海宴朱屋村

钟楼山东西走向,东麓则有罗氏东头村,伍氏那马岗村。北麓则有朱氏朱屋村,冯氏南头村。钟楼山向西延伸,山名被改称,叫鹿岗山,北面有小芰荷,南面有绿围村。钟楼山朝南隔海与上川岛相互守望,南麓则有伍沙湾与朱沙湾村。

讲起钟楼山,则很少人会知道,在朱屋村很多人叫“后门山”,钟楼山南麓与北麓高程差达二十多米,历史上钟楼山南麓是海边,对开便是一片滩涂,潮涨时海水漫及那马岗村“瓦窑口”。藉海宴先人围堰晒盐,疏浚河道,钟楼山南麓的滩涂就逐渐被改造成良田。随后,钟楼山东麓与北麓原居民则迁居南麓,另立新村,称之沙湾村,伍氏则称伍沙湾村,朱氏则称朱沙湾村。今人可见,沙湾村立村坐向,更为科学,坐南向北,背山朝海,村巷直且屋宇大。

钟楼山四周是海宴那马片区最早出现人口聚居的地方,可溯源至南宋未年。朱屋村于钟楼山麓立村之前,原居者则有林、颜、曾、王四姓人家聚居于“桃园”。据族谱记叙,朱屋村始祖源达朱公(五世祖,恩平朱人凤之二子)的后人于明弘治年间从恩平、开平徙居于此。先人在此一带传道授业,教化解惑。开枝散叶后,方立朱屋村。到明未年间,朱屋村朱氏开支己有七大房祖,鉴于地少人多,则由原居地蒲园里向西沿钟楼山北麓迁居,此后,便有东、西园里。

台山海宴朱屋村昔往的辉煌

四世祖源达朱公墓

广东沿海地区海洋性气候特别明显,“春夏东南风,秋冬东北风”。而立于钟楼山北麓的朱屋村,则背西南朝东北,夏炎北寒。故有先人向风水师问地相之传闻。卦象曰:火地晋,上卦为离,离为日;下卦为坤,坤为地。万物沐光辉,赏赐隆重,百谋皆遂。得此卦者,如旭日东升,气运旺盛,收入颇丰,谋事可成,百事如意。又曰:立村之地,龙神自钟楼山顶向山坡延展,贯穿整村,此乃龙头风水宝地,必出名士。再则,村落朝向面东北,地为坤地,静也,则世代平安。先生吉言,众人大喜。此后,村中多处皆以龙身命名,便有龙颈,龙眼,龙嘴等地。

随着朱屋村朱氏世代开枝散叶,人丁兴旺,而原居朱屋桃园之四姓氏族,人丁则代代递减,朱氏遂成“客客占地主”。其时,朱屋邻村冯氏南头村且比朱屋立村早,族大兼田地多,朱氏族人替冯氏耕田者甚众。据闻,于嘉庆年间,南头村冯氏有一大户人家冯了,富甲一方。当其女儿出嫁时,适逢大雨,雨毕,满巷积水,就不便女儿出闸上轿,冯氏便吩咐家丁搬出谷壳铺巷,然则,家丁阴差阳错竟搬出稻谷,满巷尽铺。此举有若南北朝时之石崇,富比皇帝。最终,冯氏因触犯天庭,抱病一场,病愈,半痴半呆。某日,于路上遇见朱屋良贵朱公,便邀其到家,且召集冯氏长老,宣布将其名下数百石田地尽数赠予良贵朱公。听闻,良贵朱公于此前,乃寒酸书生,得此产业,如梦似幻,一时不知所措。后人有曰:此乃五鬼运财也。

却说,良贵朱公得冯氏产业后,家旺业兴,遂成朱屋村首富之房祖,到其子启夑,启爌一代,便将朱屋蒲里重新规划,置地建宅。道光年间,启爌朱公便置地五亩,大兴土木,兴建宅院。建成前有庭院,四进三天井,两边厢房的大宅院,其辉煌程度直迫衙门。其时,有好事者劝言,如此大院正门朝北,有犯天朝之疑。启爌朱公听后,遂连夜于庭院前,横建起一排马房,以避其患。此后百年间,启爌大宅在风雨中见证着朱屋村历史的变迁。

台山海宴朱屋村昔往的辉煌

朱屋茂林家垫

启爌朱公,出七子三女,五子裔奎朱公(讳朱黻),于咸丰年间中秀才后被选为贡生,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后任高州训导,而四子裔欢朱公,则捐举入仕。朱屋村在此期间,可谓皇恩浩荡,名噪一时。得了功名的启爌家,便在村口树立“旗杆夹”数组,并在朱屋蒲园里东边,兴建起了朱家学堂。朱家学堂占地6亩,既是学堂又是朱氏祠堂,据闻,朱黻公中秀才前,曾在海宴都各处教学,当其学生听闻先生要建学堂办学,即慷慨资助。朱氏学堂的设计风格有別于传统的宗氏祠堂 ,建筑群砖瓦、木石结构,宏伟壮观。学堂有操场、花园,藏书楼 ,五进四天井过堂,两侧厢房。学堂落成后,十里八村之乡亲慕名前来景仰。其时,邻村那马岗伍氏英甲房祖的长者,到朱家学堂观赏后,便依朱家学堂的建筑风格也建起了英甲祠堂。英甲祠堂后名为东和学校,英甲中学,英甲小学,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改建,从此,便不复原貌了。朱家学堂办学后,朱黻公借训导官职之便,结识各处有名的先生,引荐到学堂任职。故此,四乡学子慕名而来,一时间,朱氏学堂风光无比。光绪年间,朱家学堂抵不住强台风的袭击而倒塌。族人便另谋选址,重建学堂,随后于朱屋龙颈处建成一所占地4亩的茂林家塾,随之又在东圆里办起学明书室。朱屋朱氏一直重教兴学,遂被人称之“文人村”(自此百年后,旅加华侨朱培荣先生捐资兴建文笔公园来扬誉)。随着清政府奖励开垦造田的政策实施,钟楼山南麓一望无际的淮涂,就开始被围堰造田,朱屋朱氏就按户出丁,开垦良田,当时朱屋的公偿田在那马片区最多。咸丰至光绪年间,是朱屋村立村开业以来最鼎盛的历史时期。

台山海宴朱屋村昔往的辉煌

咸丰年贡生朱黻公,任高州训导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伊始,四邑地区土客械斗爆发。台西南海晏都冲突的地区集中于北陡寨门,深井那扶一带,海宴略平静。为保家应战,乡邻便于海宴召集青壮丁,组成民团,加以训练。朱屋村朱氏乃武将后裔,武术自有传承,一直保留醒狮武术队的民间组织。故此,在这一时期,朱屋村朱氏武家(师傅)便应邀传武授艺,乡邻无不赞服。此后,更涌现出启郎、奕传、万杨等一代武术宗师。在台西南地区,独朱屋朱氏醒狮队敢用黑色狮头(雄狮),以突出其至尊之名。土客之争结束后,朱屋朱氏武家,便流离于台山各乡村间传武授艺。每逢春节,朱屋朱氏武术队便到台山北区向各处同姓亲房拜狮贺年。借以维系台山朱氏宗亲之间的情感。

台山海宴朱屋村昔往的辉煌

台山朱沛国楼落成时朱屋醒狮队前来祝贺

民国初年,随着“出洋客”衣锦还乡置田建宅者日增,朱屋村已无地可供,有钱人家便迁居朱沙湾,禾叉路,五村陇等地立村建宅。其时,台山被外县人视为小香港,四邑地区到处遭遇匪患,在台山西南,以陈竹三,单眼英为首一伙盆据于大隆洞,令广海,沙栏一带乡民深受其害。朱屋朱氏传统的武术团体从舞刀弄枪便转为实弹实枪的团练。很多人为求谋生,便到斗山,都斛一带为大户人家看家守户。

匪患不绝,为保家护园,台山西南很多乡村就组织起联保。朱屋、东溪、春场、五村、小芰荷五条乡村便组成“五保”,守望相助(安和圩三八圩也在此期间设立)。其时,沙栏村被匪围攻,海宴各村民团便火速增援,“五保”至为得力。沙栏解围后,朱屋与沙栏之间的乡邻之谊日深,朱李氏通婚者日增。故一直以来,朱屋朱氏族人被乡邻称之,“文可立俗教化,武可强身护家”。朱屋朱氏在台山西南睦邻敦亲从此有口皆碑。

台山海宴朱屋村昔往的辉煌

再说启爌房,于咸丰未年,启爌大宅遭遇贼劫,被掳者十余人,被勒索巨额赎金。此事传到远在高州任职的五品训导朱黻公时,朱公随即满脸茫然,于痛恨中抱病一场,随后,回乡不久即逝。一代儒家寿终正寝,无不令族人扼腕叹息。而启爌孙辈,昌钦朱公,又是一代枭雄。解放后,启爌大家随着历史的变迁,开始家道中落。如今,破败不堪的大宅院,触目心惊。其昔往的辉煌早已荡然无存。颓垣败壁,碎瓦断椽的古屋,在风雨摇曳中难掩其落寞萧条的衰伤与被遗弃的孤独。似乎,任何人都抵不住“富不及三代”的宿命。

台山海宴朱屋村昔往的辉煌

朱屋启爌大宅院

听闻,自昌钦朱公被刹杀身亡后,一直以来与朱屋朱氏并不和谐的邻村,竟然向水井落糖,以表快意。如此,足见昌钦朱公在海宴一带的震慑力。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及启爌大家的衰落。解放后,朱屋朱氏再难出人头地,一个族群缺乏有能力的头人带领,村运便每况愈下。其时,歌谣有传,“朱屋朱屋人穷兼巷曲,蕃薯芋头米仔粥”。可见当时的朱厔村民有多穷。随着历史的转折,加上朱屋朱氏一直传承重教兴学的精神。随后,一代代优秀的人才便脱颖而出,成为了新时代的追梦人。

朱屋村这条可溯源四百多年的乡村,在历史长河里,经历着朝代更迭的沧桑,在兴衰起伏中生生不息。而任凭世事百转千折,朱屋朱氏后人依然承传着先祖的遗风,彰先祖之功德,表后世之虔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高州   咸丰   沙湾   钟楼   台山   乡邻   祠堂   其时   学堂   年间   辉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