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前,最无效的教育方式,就是和孩子讲道理

邻居家的小女儿晴晴两岁,最近酷爱咬指甲,左手拇指的指甲都被咬秃了。对此晴晴妈特别担忧,对晴晴吼过打过教育过,都不见效,而且晴晴咬指甲更频繁了。

作为过来人,我告诉晴晴妈一个特别奏效的办法,那就是注意力转移法。每当晴晴咬指甲的时候,你不要暴力吼叫,不要凶她,凶可以吓住她一时,可能会让她更加紧张,咬得更厉害,也不要一直跟她讲道理说“不许咬”,你越说不许咬,越是在强化她的意识,让她咬的更厉害。你要做的是悄悄地拿另一件事情或东西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忘记咬指甲这回事。

三岁前,最无效的教育方式,就是和孩子讲道理

当你遇到小孩咬指甲、撒泼打滚或是哭闹着索要某样东西时,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你看那边有啥好玩的,怎么有个小朋友抱着个鱼缸,里边还有条彩虹色的鱼,好漂亮哇”,当你成功吸引到他的注意力时,你就成功了一大步。当他跟着你过去,对另外一件事感兴趣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忘记了咬指甲或是撒泼打滚。

孩子3岁之前是养的阶段,不是跟他说道理的阶段,所以你会发现通常情况下,孩子不听你说的道理,越说越哭越闹。那么三岁之前的孩子该怎么教育呢,比如孩子咬指甲、撒泼打滚了或哭闹着索要东西?

三岁前,最无效的教育方式,就是和孩子讲道理

第一、我们要本着一个原则,不能表现得非常凶恶,你的凶恶可以吓住他一时,但是也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这个阴影,以后会成为他对待别人的一种态度。所以父母一定要记住,在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的前三年,我们要把最美好的形象给他。

第二、在孩子三岁之前,在养的阶段,遇到有些问题时,我们要通过正面的方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他一种其他快乐的体验,通过其他快乐的体验,慢慢把这个问题淡化。也就是说,有些小问题,你不提,也不看,让他通过一些方法让他做不成,就足够了。

三岁前,最无效的教育方式,就是和孩子讲道理

第三、在孩子三岁之前,不要强求他,对他的管教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比如,有些孩子喜欢某样玩偶,睡觉也带着,出去玩也带着,虽然这个习惯不太好,但是又不伤大雅,对孩子也无害处,那是他的安全感所在。父母不要强求他一定戒掉玩偶,索性就让他抱着吧,他现在抱着,五岁抱着,十岁抱着,你放心,等他18岁了,他肯定就不抱着了。

三岁之前,最无效的教育方式,就是跟孩子讲大道理,碰到个懂事乖巧的孩子,或许讲道理很有用,但对多数孩子来说,讲道理只会让孩子更不乖,父母游走在崩溃的边缘,倘若你碰到的刚好是不听道理的孩子,不妨试试转移注意力这个办法吧,或许奏效的更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孩子   某样   凶恶   玩偶   指甲   注意力   道理   父母   阶段   东西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