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游记六‖读丁文江的《漫游散记》


读丁文江的《漫游散记》

李慧


1911年5月,清王朝还有半年的寿命,丁文江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获得了动物学及地质学双学士学位。他从越南西贡上岸、昆明河口入境,回国后没有急于省亲、谋职,而是对中国西南偏远地区进行考察。《漫游散记》是丁文江所行之地的土著居民、风俗风光、地理矿产等见闻与考察结果。


慧游记六‖读丁文江的《漫游散记》

《旅行散记:漫游散记》,2008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丁文江,出生于晚清,江苏泰兴人,15岁留日,两年后留英,24岁学成归来后,焕然一位学界精英、高等华人。深受西方教育影响的丁文江,以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科学思维考察贫困破落的旧中国,所著游记,不仅有文学性,还有研究性。


慧游记六‖读丁文江的《漫游散记》

丁文江像


《漫游散记》主要内容:《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贵州的土著民族》、《一千五百里的水路》、《常德到长沙的小火轮》、《太行山的东坡》、《太行山以西》、《有名无实的山西铁矿》、《个旧的地形与锡矿的分布》、《个旧的土法采矿冶金业》、《个旧锡务公司》、《新旧矿冶业的比较》、《蒙自、个旧的土人》、《武定的土人》……从这里篇目名称可以了解作者旅行的深度与关注的角度。


在《漫游散记》里,丁文江记录了百年前西南、华北偏僻地区的地质、矿产、民族、民风等信息,非常有现场感,还有他在旅行中的奇遇、奇人。彼时山川邈远、炊烟廖落,蕞尔蛮夷,居霸一方。我最喜欢那些闲笔,描绘人物活灵活现。


比如描写贵州劳动阶级吃盐的方法。贵州少见盐巴,菜里不放一粒盐,盐块放在桌上由食客共享。丁文江写道:“不到一刻工夫,我眼看见这一块盐在9个夫子的口里各进出了一次。”丁文江对一位罗婺的土官进行“速写”:“他才27岁。穿一身青布的短褂裤,裤管极大。光着头,赤着脚,一副黑脸,满脸的横肉。我问他话他一句不答。他带来的差役说,‘土舍年纪轻,不懂事,汉族也不大懂得,请委员原谅。’我给他照了一个相。他红着脸坐在凳上,一言不发,却又不走。直等到我对他人下逐客令,他才跼跼促促地走了出去。”


能写出有趣文字的人,必然是个有趣的灵魂。我对丁文江了解不多,隐约记得是位科学家。读了丁文江的生平记事,方知道他是一位学界“大拿”,是一位被忽视了的中国知识份子。他不仅是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还涉足地理学、考古学、人种学、优生学、古生物学、历史学、教研学、少数民族语言学等众多学术领域,是一位典型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漫游散记》这本游记多次提到徐霞客。“游圣”徐霞客有今天的声名与地位,丁文江先生功不可没。20世纪20年代,丁文江先生第一次明确称徐霞客为地理学家,他对徐霞客非常佩服,认为徐霞客开辟了中国古代地理学中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方向,是近代地理学研究的开创者,并确立了《徐霞客游记》在中国科技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


丁文江是位稀世大才,有科学精神、治世理想,性格跳脱,博闻多识。他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对“天下事”广发议论。“九一八”事件爆发后,他写过《假如我是张学良》,又写了《假如我是蒋介石》。


丁文江写过一首五律《厌竹》:“竹是伪君子,外坚中却空。成群能避日,独立不经风。根细成攒穴,腰柔惯鞠躬。文人多爱此,声气想相同。”


蔡元培评价他:“精于科学而又长于办事,……实为我国现代稀有的人物。”


胡适评价他是“一个最有光彩,又最有能力的好人,是一个天生能办事,能领导的人,能训练人才,能建立学术的大人物”。


傅斯年也说他是“新时代最良善最有用中国人之代表;他是欧化中国过程中产生的最高的菁华;他是用科学技术知识作燃料的大马力机器……”


罗素常对他的英国朋友说:“丁文江是我所见中国人中最有才最有能力的人。”


…………


1936年1月5日,丁文江先生在湖南谭家山煤矿考察时因煤气中毒逝世,享年49年。


作者介绍:李慧,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文旅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散记   太行山   个旧   土著   地质学   地理学   土人   协会会员   贵州   中国   游记   丁文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