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楠:任何创业者都要经历“三无”状态

朱健楠:任何创业者都要经历“三无”状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风景秀丽的清华园荷花池有一位特殊的“保洁员”――欧卡智舶水面环保无人船。按下手机App上的启动键,它便缓缓驶向湖中,遇到漂浮的垃圾或水草,就会伸出两条“手臂”把它们统统揽进“肚子”里。就像行驶在河面上的扫地机器人,这艘“打捞神器”由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卡智舶”)自主研发。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博士朱健楠结束国外访学和工作,回国寻求技术转化的机会。机缘巧合下,他和曾经的本科学弟、正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的程宇威“一拍即合”。瞄准水面无人驾驶的蓝海,他们决定进行学科专业资源整合。当时,水面无人驾驶仅在军事上有所应用,像这样的民用产品研发尚处“无人区”。

朱健楠还记得一次在浙江嘉兴西塘镇旅游,清晨6点左右,两位大爷撑着木船捡拾河面垃圾,“清扫河面垃圾的工作既危险又繁重,内陆河流湖泊相对封闭,无人船技术应用到水面垃圾清理上似乎有很大可能”。

“不管是从国家对生态环保、河湖治理的重视,还是从民生角度考量,研发无人清洁船进行水域维护都将是一件既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又饱含科技应用价值的事情”。于是,欧卡智舶正式注册成立,朱健楠任公司CEO,程宇威任CTO。

在朱健楠看来,任何创业者都要经历“三无”状态:缺钱、缺人、缺方向。他们也一样:最初的技术团队成员是俩人的师弟们和同学们,“甚至要去学校奖学金答辩现场去挖人”;没有资金支持研发设计,朱健楠就靠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赚奖金、卖配件和杂物去一笔一笔赚,直到拿到第一笔投资。但供应链资源缺乏又成了大问题。他们来到广东东莞,“一家家工厂跑,和工人同吃同住,直到第一台无人驾驶清洁船样机研发制作完成”。

从第一款产品样机到如今已推出三大系列无人驾驶清洁船,3年多来销售出的上百艘船只都是团队一艘一艘卖出去的,“第一个半年里可能只找到5位左右的示范客户”。但尽管如此,朱健楠还是很感谢早期的“天使”客户。

“作为创新品类,前几代产品一定会存在各种实际操作问题,我们都会诚恳告知,希望他们能够把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回来,升级的新产品还会免费赠送。”他记得第一位客户是无锡的一家环保公司,“他们甚至愿意用企业内的专项研发经费支持我们,共同完成产品迭代”。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小型无人驾驶清洁船已迭代了约三四十次,大型船则有近10次产品迭代。他们自主研发了一键启动、自主航行、智能避障、区域清洁、自动返航等技术功能,还针对不同水域定制化模块功能,实现了水域清漂、安防巡检、水质监测、水下割草等一系列水域服务。公司也从最初的两人发展到了现在的80余人,并建立了自己的市场团队。据统计,散布在各地的船已清理了超过1万吨水域垃圾。近期,欧卡智舶已完成5000万元的A+轮融资。此前,他们还获得大疆“孵化者”李泽湘参与投资,以及姚期智院士的图灵创投的投资。

现如今,他们研发的无人驾驶清洁船产品现已推广至十个国家的上百个水域,成为该细分赛道出货量第一的无人船企业;近期新研发的首个标准化智能载人游船产品已逐步投入各大知名景区使用。

责任编辑:许革,勾春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中国青年报   河面   样机   水域   创业者   水面   清洁   状态   垃圾   无人驾驶   产品   技术   朱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