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2021年11月22日,一场特殊的线上视频会议召开,庆祝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

面对镜头,我国领导人满含欣慰的表示:中国与东盟“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同时,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习近平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

无独有偶,2022年5月13日,美国也看到了东盟。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决定升级美国与东盟之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与之同时落地的,还有美国承诺的1.5亿美元的拨款,将用于东盟未来发展计划。

放眼全球,“朋友圈”是否强大,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实力的重要指标。仿佛谁掌握了更多“朋友”,谁就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而亚太地区作为中美利益交织的地区,近年来也备受关注。

中美“朋友圈”谁更强?谁的“朋友圈”更牢固?难道“朋友圈”一定要非此即彼?

要得出结论,还得先了解中美“朋友圈”的差别。

一场表决,中美“朋友圈”实力显现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关于美国最多的新闻,不是总统选举,就是高官们的各种出国访问。

自拜登上任以来,其副总统哈里斯、国防部长奥斯汀等要员的脚步,已经踏遍了全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个大洲。

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美国总统拜登)

东奔西走的各位要员,仿佛花园里忙碌的蜜蜂,在全球的土地上寻找鲜花。

每到一个国家,一张张或挥手致意或微笑握手的照片,无一不是在彰显着美国庞大的“朋友圈”和话语权。

那么,中美“朋友圈”之间的实力差距到底如何?或许从一场人权表决中可以看出端倪。

2021年6月2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一些国家借机出手,以人权问题向中国发难。

然而令他们大跌眼镜的是,以白俄罗斯为代表的65个国家,走上台共同发言,强调尊重各国主权,反对外界干涉中国内部事务。

此外,还有海湾合作委员会的6个成员国以及其他20多个国家,也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

这场美国信心满满的大会,最终以超过90个国家支持中国,44票反对,其余弃权而结束。

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白俄罗斯代表在会上发言)

一面倒向美国的情况并未出现,反而是许多国家坚定地站在了中国的身后。

虽然部分国家或多或少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但这场表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中国“朋友圈”建设的显著成果。

美国实力确实很强,但中国也在迎头赶上。在一些关系世界发展、人类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在赢得更多支持的声音。

同盟关系,美国的核心“朋友圈”

其实在表决PK之前,中美的“朋友圈”建设都已有不少时日。而如今的双边、多边关系的源头,则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

由于战争的破坏,原本在世界上占据优势地位的欧洲情势惨烈。

反而是美国,不仅战争没有波及本土,其还趁此机会招揽了大批各行各业的人才,赚得了源源不断的黄金。

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二战后的欧洲)

在这种情况下,战后的美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的头号强国

也正因如此,美国一直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其传统的外交战略中,“主导”和“优势”始终是两大主题。

而为了应对随之而来的两极格局,美国政府开始执行“联盟”战略。

联盟体系建立初期,美国将战略重心放在西半球,其前沿阵地在东西欧。

为了赢得西欧的同盟,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马歇尔计划,为西欧国家提供长达4年且总额高达131.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经济上达成同盟后,美国更进一步。1949年,与加拿大、英、法等12国结成北约军事同盟。由此,美国成了这些国家的“老大哥”和领头人。

这些早期就跟着美国的国家,有很多二战时就有过合作。后来,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美国战略同盟的核心。

这个联盟核心,主要是5个英语国家,即美、英、加、澳和新西兰组成的“五眼联盟”。

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五眼联盟)

冷战之后,东欧巨变,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共同体逐渐形成,欧盟实力倍增。

国家之间的对抗形式从军事为主的火力对抗,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遏制”。

美国开始更多的放眼全球,核心联盟这种紧密结合的模式不再适用。

于是,除了同盟关系之外的伙伴关系成为美国的首选。

越来越多的国家,由于相同的宗教信仰、客观的经济援助等多种因素和美国达成了相对松散的结盟。

而这就是美国“朋友圈”中的次一级圈层。尽管美国费劲力气的拉拢人心,但只要有人身在美国的脚下,美国就在站在他们的身上实现自己看得远的战略目标!归根结底,这种朋友圈的性质是逐级剥削的,或许有各取所需的可能,但美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与美国这种“压榨式”朋友圈不同,中国的朋友圈注重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是一道的,只要愿意成为中国的朋友,就会获得相同的发展机会!

伙伴关系,中国接地气的“朋友圈”

熟悉近现代史的朋友,一定知道建国之初,我们奉行的外交策略:“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从这时起,我国的外交策略就很接地气。

在坚定支持苏联的同时,新中国开始了建立“朋友圈”的尝试。

1955年,周恩来在印尼万隆会议上,对广大亚非国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贯彻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万隆会议)

和美国相比,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加懂得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境和需求。

而在中国自身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无私援助非洲的行为让我们交到了真朋友,这才有了1971年10月25日,全世界都见证了乔冠华的笑。这也是新中国“朋友圈”的第一次发力。

中国的真诚换来了一大帮愿意帮忙的兄弟。所以中国的“朋友圈”有个一听就懂的名字:伙伴关系。

1993年,巴西同中国建立起了第一个“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伙伴关系”一词的初次使用。自此,构建伙伴关系成为中国外交的一大特色。

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中国、巴西合作)

随着中国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实力的增强,我们的伙伴也越来越多。一步步行稳致远,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已基本形成

根据新华社2020年的统计,我国和世界上180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和112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结成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我们的伙伴关系圈里,不只是不断加入新朋友,和老朋友的关系也在不断升级。

2015年,我国与巴基斯坦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论世界风云如何变换,双方都是最好的“铁哥们”。

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中巴友谊)

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在2019年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在世界经济、国际事务、军事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更加深入。

但从中美两国的外交发展过程来看,中国的“朋友圈”建设起步晚于美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如何拥有了一个可以和美国媲美的“朋友圈”呢?

中美对比,中国如何赢得人心?

其实,这得益于中美外交策略上的三点不同,也是中国“朋友圈”的三大优势:和平、平等、包容

中国尊重国家主权,既不寻求霸权,也拒绝各种形式的军事对抗。

而在美国政府看来,国际关系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而自己是决不能出于下风的!

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零和博弈)

因此,美国在“朋友圈”里总是表现的十分强势,像家里的家长一样,管理着所有朋友的“家务事”。

中国则恰恰相反,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绝不搞什么话语权的争夺,而是和其他国家一起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除此之外,中国坚持各国地位平等,从不以经济、科技等发展程度高低论英雄、交朋友。

但美国的同盟关系,从一开始就给不同的国家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亲疏远近,关系分明。

作为同心圆的内圈,更靠近美国,更能为美国带来切实利益的,也就能从美国这里得到更多的援助。反之,就只是朋友圈里的“小透明”。

而中国的朋友圈则是扁平化的铺展开来。

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中国的“朋友圈”)

面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保持谦逊的姿态,和各位朋友共同成长、共享发展成果。

而最重要的就是,中国交朋友扎根于实际行动,不耍“花架子”,带给朋友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美国所有的支持和援助,首先基于自己的政治目的。中国则不同,中国始终希望能给到伙伴最好的帮助。

“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万列、“澜沧号”动车组投入运营。

中国正在用行动兑现承诺,帮助落后地区改变社会面貌,与伙伴共同经营,在互帮互助中建立更加稳固的友谊。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言出必行,向数十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对外援助和出口疫苗数量超过其他国家总和。

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中国对外疫苗援助)

津巴布韦、赤道几内亚、安提瓜、巴布达……中国疫苗所到之处,为当地民众带来了正常生活、经济复苏的希望。

近年来,中国多方发力,用实际行动获得了各伙伴国家的尊重和敬意。

对抗不得人心,共建才是未来

说到中美“朋友圈”,对比似乎已经成为中美之间的一种常态。

这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能和美国进行对标

但随着中美“朋友圈”的扩大,总会出现重复的地方。中美同属亚太地区,这里的很多国家不仅跟中国关系密切,跟美国也关系密切。

过去的20多年间,美国有过很多重返亚太的计划,其中无一例外都把中国当作在亚太地区话语权的一大阻碍。

但共同的朋友圈,可以有不同的经营。所有的朋友,可以互利共赢。我外交部发言就曾指出:中美完全可以拥有共同“朋友圈”

中美“朋友圈”大比拼!美国输掉“表决”,中国方式获得青睐

(中美合作共赢)

就像开头提到的东盟,既是美国的伙伴,也是中国的伙伴。

中国从来没有把美国作为“假想敌”。至于“朋友圈”的经营结果,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实际行动。

据数据统计,中国与东盟对话30年来,累计双向投资额约3000亿美元,硕果累累。48%的东盟民众首选中国作为“今后重要的合作伙伴”。

由此可见,经过多年的深入了解和观察,大家发现:中国是一个诚恳、可靠、稳定的好朋友。

正如亚太地区很多国家多年的俗语“天堂很远,中国很近”。事办的好坏,民众都看得见。对抗不得人心,共建才是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中美   美国   中国   东盟   朋友圈   同盟   伙伴关系   青睐   战略   关系   方式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