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八段锦比赛后对错误动作的纠正,分享给功友们


我有篇文章写了去参加八段锦比赛的趣事,因为写得调侃意味浓,太不严肃,所以很多功友有微词。


有的人觉得,我们这样的人都能去参加比赛,实在是拉低了比赛的档次。

有的人觉得,我们太随意,对比赛不尊重,像玩闹似的。

有的人觉得,就这成绩,也好意思拿出来说,脸皮够厚。

有的人觉得,这是一项健身运动,去参加比赛太俗气了。

还有的人觉得,我们太功利了,净盯着大奖,不自量力。

……

总之,很多功友对我参加比赛的文章不认同,我觉得大家的看法都是有道理的,说到底,多少都是对八段锦有些喜欢。为了不误导功友,引发争议,我就删除了。


参加八段锦比赛后对错误动作的纠正,分享给功友们

这次比赛得到的经验,我很乐意分享给大家,希望功友们共同进步。


对于该不该比赛,我也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不争论对错,只是观点和角度不同而已。

我的观点就是:如果真的非常喜欢八段锦,一定要争取去参加比赛。

我的感受就是:感谢比赛,让我真正地去学习八段锦,并得到了实质性提高,爱上了这套功法。


比赛,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动作熟悉起来,并及时纠正平时练功时的错误,还能得到老师的正确指导。

毕竟动作标准的练习,才能发挥八段锦最大的效果。


我参加比赛之前,对八段锦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学得很多,对八段锦的体验并不是最好的,通常把八段锦当个前戏。

前戏主要是为了伸展开筋骨,使后面的动作能够顺利开展,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受伤。

然而论伸展活动,八段锦不如峨眉伸展功;论调息吐纳,八段锦不如六字诀;论抽筋拔骨,八段锦不如易筋经;论治病调理,八段锦不如五禽戏;论虚静空灵,八段锦不如太极拳;论飘逸柔美,八段锦不如大舞;论古朴大方,八段锦不如马王堆导引术……


总之,要学的太多了,除了健身气功的九套功法外,我们更喜欢学好看又健身,且具有表演性质的太极剑、太极功夫扇等武术之类。


平时因为学习时间太紧,给八段锦的时间是很少的。


但是呢,遇到的比赛,是八段锦。

毕竟学了这么多健身气功,也不知道自己是啥水平?

处于什么层次?

练的是不是标准?

动作要求跟别人是否一样?

难得有比赛机会,当然要去验证一下啊!


于是,其他功法都停了,专学八段锦。


这一学啊,才发现我们以前学的都是皮毛。每一个动作,我们都没有学到家,每一个细节我们都没有做到位,所有的动作都有错误需要纠正。

任何功法,只有认真深入去学习,才能体会到功法的精妙。只有坚持长期去练习,才会感受到带来的效果。


老师说,先练形,再练气,最后还要有神。

可惜我们练习时间较少,形有了,气是不够的,至于神,能领会的寥寥无几。


这是我第一次组织队伍参赛,有近百个队参加。

经过十多名裁判的初审复审,我们只拿了第九名,不算太理想。

原因不细述,免得大家觉得我不严肃认真,缺乏对比赛的尊重。

但也要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成绩不够好,是我为了凑人数,拉了一些新队员紧急培训,导致上场后增加了不少的扣分点。于是,以为要拿大奖的我们,只保住个前十。

拿不拿到奖是其次,比赛是我们对八段锦练习是否正确到位的一个验证,并对自己功力积累的一个肯定。

需要感谢的是老师,他说我们的成绩是实打实的,动作标准,但练习的时间确实不够。

我们的老师是非常专业及权威的。这么说吧,八段锦如果有修编改动,他一定会第一时间知道并把动作教给我们。

因为他得到的是主编级老师们的亲自指导和提点,所以他一直强调我们的动作是最标准的。


至于比赛,一定要相信,那些裁判员真的是火眼金睛。

有没有顶百会,咬牙,舌抵上腭;有没有沉肩坠肘,气沉丹田,甚至气走到那个部位,练习时间长短,功力积累的深浅……

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都逃不过裁判们的法眼。

参加比赛可以得到一个公正的成绩,即可以认识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还能与更多的人交流,共同进步。


总结一下经验,对易见错误,认真纠正,按照正确标准的动作好好练习,争取下次拿到更好的成绩。


参加八段锦比赛后对错误动作的纠正,分享给功友们

下面针对容易做错和存在的动作,说一下应该纠正及改进的地方:


预备式及起势

1、没有预备式动作。

纠正方法,两脚并拢站立,百会虚领,两臂垂于体侧,中指下引,提肛收腹,目视前方。


2、开步时,低头,目光下移,八字脚。

纠正方法,开步时,保持目光平视、专注,不移动。

不能低头下视,更不能看着脚开步。

松膝松腰,脚尖一点,重心到移到中间。

先落脚尖,再落脚,两脚平行。缓缓找立身中正,这个很重要。


3、两手直接合抱,手腕手指紧张僵硬,四指斜向地面,两手位置过高。

纠正方法,开步的时候两手侧平,掌心向后,斜下45度,要标准,因为集体比赛就讲究了。

双手往前合抱于身体的前面时,手臂都要放松,掌心微含成自然掌,两肘下落,四指自然抱圆,指尖相对,劳宫对着神阙,成抱球桩。

4、跪膝,膝盖超过脚尖。

纠正方法,蹲得低的膝关节对着脚尖,蹲得高的膝关节对着脚背,但都不要超过脚尖。


两手托天理三焦

1、 两掌托举时,先抬头向上看,后上举两掌。

纠正方法,手腕下落,掌心向上,由抱球桩变成捧球桩。

两手托至胸高檀中穴时,再目视两掌,手眼相合,然后眼随手走。

抬头,看着两掌上举,直至肘关节伸直,再下颏内收,向前平视。

2、两掌上举时,两臂向前倾斜过大。

纠正方法,两掌从身前向上托举时,应该目视两掌按近身前的垂线直线上举,不要倾斜,双手伸到接近伸直。

3、上举不充分,无拉任督二脉的动作。

纠正方法,抬头看着手上举时,两肘慢慢伸直,掌根用力撑,拉任脉。

头回正,向前平视的同时,两臂稍往后伸,两掌后移至头顶正上方,两臂帖耳,拉督脉。

4、从头上分手时,两掌猛力拉开。

纠正方法,分手前,松肩松气松掌根,双手自然下落,双手中指引领往远拨,画大圆落下来变捧球桩。


左右开弓似射雕

1、 侧开步后,两膝弯屈,两掌胸前交叉过高过近。

纠正方法,开步后,两膝要自然伸直,两掌在胸前,腕部交叉,指尖与肩平。

两臂稍向前撑,掌与胸距离稍远,不要太贴胸部。


2、 开弓时手型不正确。

纠正方法,做八字掌时,中指、无名指、小指只屈第一、二指节,第三指节要伸直,手指扣着,手指中间,还可以放一个手指的样子。

做拉弓爪时,大拇指第一指节要屈收,其余四指只屈第一、二指节,第三指节伸直,并拢屈指内扣,掌心涵空对着云门中府。


3、 开弓时重心偏向拉弓手,两腿成偏马步,推弓手高,拉弓手低。

纠正方法,先变手后直直地推,推的同时屈膝下蹲成正马步,保持身体中正。

防止重心向拉弓手一侧移动过多。拉弓手以肘为主水平侧引,使推弓手的腕和拉弓手的肘与两肩水平。


4、 拉弓手打开时,向前划平弧。

纠正方法,打开拉弓手时,要以拉弓手的肘为轴,爪变掌,先向上摆,大臂不动,小臂划圆弧线侧落,两手再次成抱球状。


调理脾胃须单举

1、 上举的手位置不对,或偏前,或偏侧。

纠正方法,上举时要努力展肩,使手撑举到规范位置,就是中指的垂线要落在肩井穴,感到这条垂线是帖着耳边下落的就对了。


2、 上举的手不平,没有用力撑。

纠正方法,上举的手臂要充分内旋,肘部微屈,身体保持中正。努力坐腕,使手掌放平,掌心向正上方,用力点在掌根。

与下按的手对拉拔长,一只手上撑,一只手下按,有点像太极图的阴阳鱼。


3、 手上举下落时,路线不对,中指尖的路线超过身前的中心线。

纠正方法,上举时,手领先于肘外旋上穿,宛如怀抱婴儿,至面前像敬礼一样翻腕上举。

落手路线与举手路线相同,原路返还。

4、最后一个动作不连贯,衔接不好。

纠正方法,左手不动,按在左侧。右手自然转腕,指尖向前,沉肩坠肘,松指松腕,下落形成抚案桩。


五劳七伤往后瞧

1、 旋臂不充分。

纠正方法,两臂稍侧开,与垂线夹角约45 。以中指为轴,如打钻一样地旋转,引领手臂转动。

直臂充分外旋,使掌心向侧斜上方,小手指尽量翻,带动手臂的小肠经跟着翻过来。

2、两手朝前或往后。

纠正方法,两肩展开,旋臂,夹脊柱,挤压膏肓穴。两掌在身体两侧,不要摆到侧后方或前方。

3、转头时,抬下颏,整个身体跟着转动,造成身体后仰,两眼一高一低。

纠正方法,转头时,要百会悬顶,下巴略收,使两眼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往后瞧时,不要抬头低头或偏头。只是颈椎转动,不是整个身体转动。


摇头摆尾去心火

1、 两掌扶在大腿时,掌根负重,身体前倾。

纠正方法,两掌扶大腿时,五指向内侧,手掌指轻扶于大腿内侧上方,手心是中空的。

上身中正,端坐马步,蹲得低就放在大腿根部,蹲得高就放在膝关节上。


2、 俯身过大,抬头翘尾,眼睛没正看俯身侧的脚。

纠正方法,马步蹲坐,拔脊柱稍起,重心右移,上体先右倾,随之俯身约45 看右脚尖,下巴贴着颈平转,保持头尾在一个水平,脊柱是平的。

要顶着百会移动,马步重心移到左边,眼睛要经过鼻尖方向看到右脚跟。

3、 摇头摆尾时,全身扭动,尾闾转动不够。

纠正方法,摇头时,翻脸向上,之后不用管头的转动,随着脊柱运转头会很自然的跟着动。

颈部、腰部要充分放松,可以稍高一点好做动作。摆尾的时候是转尾闾,往前转的时候不要挺胸,是大忌会扣分。

转一圈到后面时翘一下,脊柱一沉,收尾闾立身下坐,顶百会,头自然回正,成正马步。


两手攀足固肾腰

1、 两手经腋下后插时,位置过高或过低。

纠正方法,两掌下按于胸前,转掌心向上时,两肘近似与肩平,随之两掌掌指点按大包穴,顺腋下向后插,抚在脊柱两侧,肩胛骨下。


2、 两掌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时低头。

纠正方法,两掌指尖向下,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臀部环跳穴时,保持上体正直,向前平视。随着手臂伸直,自然俯身,俯身是顶百会,不低头。


3、 两手置脚面起身时,起身在前,举臂在后。

纠正方法,两手置于脚面稍停,本来是弓腰,命门是打开的。这时,重心往后移一点点,塌腰锁命门,中指往前探。

两手沿地面前伸至两臂帖耳,大臂接近耳朵时,保持脊柱与头在同一条直线,开始手带臂缓缓起身。


攒拳怒目增气力

1、冲拳时,猛力迅猛,肘部完全伸直。

纠正方法,冲拳时,手贴着肋骨,缓慢匀速出拳,要用内力,肘部自然直。不要伸得很直,刚好就行。


2、无怒目动作,眼神全程不看手。

纠正方法,手向前伸到三分之一时,眼睛盯着手,伸到前面。

往前看时怒目,再有一点咬牙切齿的感觉。

之后目光看着手腕的动作,收回手时,也是贴肋收。眼睛看手,但不用一直盯着直到腰间,头不动,只是目光移动,收回到三分之一处,眼睛重新注视前方。

3、收拳时旋腕不充分,握固时四指从小指起逐一握拢。

纠正方法,左拳冲出后,内旋变掌,大拇指向下,然后屈腕横掌,掌心向前。

食指勾回来,以腕为轴,充分坐腕,画圆旋转至掌心向上。

握固时,大拇指先抵于无名指根,其余四指同时握住大拇指,俗称一把抓。


背后七颠百病消

1、 起落时重心前后移动过大,重心不稳。

纠正方法,起落时,以控制头的摆动为重点,重心前后移动的幅度要控制在脚心至脚掌之内。

提踵时,两腿要直膝靠紧绷紧,五趾抓地,小趾要充分用力,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百会悬顶。

2、 脚跟下落时,直接下落,震动力度太大。

纠正方法,落跟震动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松气下落时,可以先落一半,再整个落下,落下瞬间咬牙。使脊柱各骨骼关节受到柔合、适度、有效的震动。


收势

收功时不认真,急燥毛草。

纠正方法,收功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最后动作的配合上,保持三调合一。

双手掌心向后打开,注意是大臂带动小臂,到45 时翻腕,变掌心向前,合抱于腹前,松肩下落。

两掌叠于丹田时,调息一次;再吸气时分手,呼气时落手于腿侧;全身放松,平稳调息一次后再走动。


参加八段锦比赛后对错误动作的纠正,分享给功友们

纠正的只是形,至于气则要有一定的功力后才能协调自然。而神,则是要身心融入,对功法的自然领悟。

另外,老师说参加比赛,要自信,需要练出一种“我就是冠军!”那种睥睨天下的帝王气势!

当然,拿大奖不是最终目的,只是通过名次验证练习的层次。

虽然这次成绩不够理想,但也胜出几十个常年参加比赛的队伍。而且很多队都是学校组织的精英或者是健身气功站点的老将们。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比赛,我都要肯定我们的比赛是很有意义的,收获和功夫更多是在比赛之外。


出于对健身气功的喜爱,我们也要积极争取成立站点。对有益身心的健身气功进行推广和宣传,带动大家一起练习,让更多人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指节   马步   功法   脊柱   对错   赛后   掌心   下落   重心   动作   自然   方法   段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