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时至今日,能源和人类的发展休戚与共,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各行各业对“双碳”人才的需求正在迅速扩大。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在55万至100万名左右。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多年来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聚焦能源科技创新和城市安全运行等优势研究领域,为首都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输出了大量优质人才,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了北石化方案。

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图片源自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科研实力强劲,以科技创新助力“双碳”

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问题是能源问题,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的根本保障。氢能是我国实行“双碳”产业战略发展的重要布局,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管道输送及其应用是解决氢能大规模安全稳定高效输送难题的关键。2021年5月,面向国家和京津冀地区氢能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氢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中心围绕氢能“制-储-运-用-安全”全产业链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基础研究、核心装备及系统集成等研发工作,以开放的模式组建并按照联盟科研团队模式运行,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京津冀地区氢能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中心成立不久,便成功获批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进一步强化了学校与国内氢能领域知名高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提升了中心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

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2021年5月,学校牵头完成的“基于变温变压径向固定床的吸附法有机废气治理新技术”科技成果,在国家实施碳减排碳中和战略的大背景下,为企业在有机废气控制方面提供了可选技术,最终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评价鉴定,拉开了学校“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的序幕。

当前,油气安全战略和“双碳战略”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并行不悖的国家战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紧密依托传统油气研究优势、积极拓展碳中和研究方向,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专业实力硬核,以人才培养助力“双碳”

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图片源自九派新闻)

面对当前行业对“双碳人才”的紧迫需求,眼下,已有不少企业向这些“绿色”职业开出高薪,开启抢人大战。当中不乏知名上市公司,用高薪岗位争抢低碳相关专业人才。如华润水泥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碳中和研发岗”岗位,月薪资范围在6万-6.5万元之间;小米提供的“整车工程-碳排放专家”岗位月薪资范围也在2万-4万元之间;美的也放出了热力学研究的岗位需求,月薪在2.3万-4万元之间。

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为满足低碳环保、节能降耗以及新能源发展需求提供了人才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

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图片源自淘钢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导向,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多个北京市级创新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培计划等创新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工程设计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形成了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该专业先后与国华能源、北京市热力集团等多个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带领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大赛和中国制冷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等赛事,近3年各类学科竞赛获奖220余人次

除此之外,专业每年为考研学生提供各种指导,年均约有15%的学生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研究生继续深造。 专业学生可通过GRE、TOFFLE考试及知名教授推荐等方式申请国外高校深造。

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学生就业情况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多年获得校级“先进就业专业”称号,连续多年就业率保持100%。学生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能源动力、暖通空调、电力、石化等领域的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和上市公司等,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作为全国首个以氢能为主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导向,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多个校企共建创新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培计划等创新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工程设计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形成了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该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依托学校分别与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和中关村氢能产业科技园共建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以及学校与燕山石化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与中国氢能联盟、中国新能源联盟相关企业共建实践基地,除此之外,专业还与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的深度产学研合作协议。为专业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的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北京环宇京辉是华北最大、北京最全的专业气体生产企业,拥有30余年氢能源生产与研发经验,2020年被冬奥会组委会聘为氢能保供保运单位,纳入科技冬奥体系。

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专业毕业生中预计每年超过20%的学生考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研究生继续深造。此外,专业还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开展“4+1”、“2+2”、“2+3”国际合作交流,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2+2”双学位合作项目,为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创造有利条件。专业每年均有学生到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外知名学府留学深造

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行业有前景,国家有需求,且契合地方发展,这些使得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主要就业单位有: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等。

要实现碳中和,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正确的路从来都不是坦途。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将充分发挥多学科、多平台的优势和深厚的人才积累,在氢能领域、废气治理等方向重点发力,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质量,力争在碳中和主战场上发挥北石化的坚实力量。

关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时代周报、人民网、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官网、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招生信息网、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办等(图片来源已标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才缺口大!在“双碳”目标下,有哪些专业至少还能再被持续关注40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产学研   专业   新能源   人才培养   缺口   能源   目标   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   学校   人才   工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