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纵使人类已经演进到二十一世纪,诞生于公元前的古埃及、波斯帝国、古希腊及罗马帝国文明,依旧充满耐人寻味的神秘色彩。身为表坛富含历史文化的高级品牌,江诗丹顿正擅长于此!透过与罗浮宫合作的联合企画,将四大古文明打造成全新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Tribute to great civilisations腕表!演绎出一段段令人叹为观止的辉煌时代。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江诗丹顿与罗浮宫或许身处不同领域,然而对历史与艺术的热忱却使双方紧密连结。

江诗丹顿 罗浮宫
自2019年起,江诗丹顿与罗浮宫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并开展了多项联合企划,包含支援「创世纪」座钟(La Création du Monde)的修复工作,将这座创制于18世纪、于1754年献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精密计时杰作完整重现。如今发表的艺术大师系列腕表又是全新巨作。在罗浮宫的多位策展人及历史学家的紧密配合下,江诗丹顿以罗浮宫的古代藏品为灵感,藉由四件古代文物作为各个时代中极具代表性的历史象征,创作出一组由四款腕表组成的主题作品。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全新艺术大师系列Tribute to great civilisations腕表以罗浮宫馆藏为灵感,于表盘上重现四大古文明。

这项杰作横跨四个文明时代,主题源于罗浮宫馆藏中令人惊叹的古代文物,从古埃及王国时期的法老时代,到波斯帝国的大流士一世时代、古希腊的希腊化文明时代,以及罗马开国皇帝奥古斯都所缔造的罗马帝国时代,每个伟大文明时期皆由一件罗浮宫馆藏的珍贵文物来代表和演绎。困难的是,制表师们必须在在直径不到40毫米的方寸之间,呈现各个时代精美的装饰艺术,并饰以相应的文字元素。在创作过程中,缜密工艺、珍罕匠艺及原创巧思皆汇聚于精妙迷人的时计杰作之中,与历史上这一个个伟大瞬间遥相呼应。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拜2460 G4/2机芯将时间信息放置四个角落的特性,江诗丹顿得以大面积的表盘空间,呈现富有历史文化的艺术。

机械、艺术、古文明!

全新腕表作品皆蕴含品牌标志性的精密艺术结构,呈现技法包括手工浮雕镶贴、多样化的文字和纹饰元素。拜2460 G4/2机芯将时间信息放置四个角落的特性,江诗丹顿得以大面积的表盘空间,呈现古罗马马赛克、古埃及彩绘棺椁、古希腊彩绘或浮雕的陶瓷和花瓶,以及古巴比伦时代的彩色釉面浮雕砖等艺术代表作。四款腕表的金雕主元素均镶贴于一层蓝宝石水晶上,再铺设于表盘上层;这层微型水晶膜使用了金属喷镀工艺,根据腕表型号分别雕刻楔形文字、象形文字、古希腊文字和拉丁文字。

这些文字与每枚腕表的主题息息相关,分别是大流士宫殿创始宪章的摘录;法老麦伦普塔(Merenptah)的王名环,盖印于塔尼斯狮身人面像上;发现于萨莫色雷斯神庙的诸神献词; 以及镌刻在阿尔及利亚古罗马石碑上向奥古斯都大帝献上的祷告词。不同的装饰元素被安置于机芯之上,再以表层的蓝宝石水晶表镜进行密封。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蓝宝石水晶膜上雕刻的古希腊文字取自萨莫色雷斯神庙发掘出的一块公元二世纪石碑上的铭文。

内填珐琅和灰阶珐琅工艺

珐琅彩绘工艺是一种装饰技法,首先对有色玻璃或珐琅颜料进行精细研磨,随后与水或油进行混合,再涂覆于金属表面。涂层经高温烧制后,遂与基底融合成光滑表面。内填珐琅工艺则是在事先雕空的微小凹槽中填入珐琅釉料,然后在高温窑炉中逐层烧制。灰阶珐琅工艺最早出现于16世纪,需要在深色珐琅表盘涂层上以白色珐琅进行微绘,每层珐琅都需经过800度以上高温烧制。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珐琅不仅考验着细腻的笔触,更需在精密且反复的高温烧制下方能完成。

宝石细镶工艺

宝石细镶工艺甚少在制表领域上使用,这项技法将彩色宝石碎片调校排列,再精心镶嵌于表盘上形成特定图案。由于每块宝石各不相同,一些带有纹理的会更加易碎,使该工艺流程更显精细复杂。这些宝石碎片在组合拼接后逐个被固定,但过程中不使用黏合剂。各个部分之间自然留出空隙,形成了错落有致的画面效果。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江诗丹顿的能工巧匠们选用宝石细镶工艺打造壁画效果。

石质微砌马赛克工艺

石质微砌马赛克工艺以精细入微的方式,对微小部件进行组装和粘合,使密封部件的接合处尽可能不被察觉,这在制表领域中实属罕见。由于每颗宝石仅有0.55毫米大小,因此构成的装饰图案极其精美,在构图以及宝石镶贴方式上的精妙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表盘外缘的装饰元素灵感源于四世纪在以色列洛德市发现的著名马赛克装饰。

手工雕刻工艺

手工雕刻工艺通过镂雕、浮雕或制作金属模型的方式打造装饰图案。金质镶贴采用的是名为「ramolayage」的凸雕工艺,通过剔除多余金属而打造出浮雕感。不可逆转的工艺过程需要十拿九稳,力求完美无暇。手工雕刻大师首先要决定多个主干点,从而勾勒出图案的主要框架,然后雕刻主体,打造极其精致的圆角,并由古铜色泽突出其轮廓。这样的错视技法尤其适用于创造如幻似真的景深视效。而部分外缘饰带则通过凹雕手法进行凿取雕刻。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处理狮身人面像头部的黄金镶贴时,手工雕刻大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是不仅要在方寸之间塑造极具表现力的面部图案,还需在甚微小的空隙内呈现硕大的下颌胡须部件。

古埃及王国(公元前2035年– 1680年) Grand sphinx de Tanis狮身人面像

「Sphinx」一词源自希腊语,通常用于指古代人首狮身的古埃及雕像(狮身人面像)。过去曾有人将其与埃及语中的「shesep-ânkh」一词联系在一起。这一词语广义上指代雕像,在埃及人的概念中,它也意为「生动的形象」。狮身人面像作为皇室象征,通常整齐排列于通往神殿的宗教道路两侧。这只「狮身人面像」腕表不仅意义深远,更彰显了宝石石材切割的精湛工艺,其精细程度着实令人钦佩。在处理狮身人面像头部的黄金镶贴时,手工雕刻大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是不仅要在方寸之间塑造极具表现力的面部图案,还需在甚微小的空隙内呈现硕大的下颌胡须部件。尽管基板纤薄细巧,工艺大师们依然娴熟使用了凸花雕刻进行浮雕创作。表面在经锉削、喷砂和抛光后,再由工艺大师继续给材料进行喷烧和手工上色,以突显其深邃之感。

珐琅主表盘呈深蓝色,通过混合蓝色和黑色珐琅,在窑炉中反复烧制六次方能成型。涂绘于大祭司Nakht-khonsou-irou木乃伊盒上的项链图饰,是表盘装饰元素的灵感源泉。在古埃及第二十二王朝,逝者的木乃伊会先被安放于包裹物或棺椁之中,再置于层层布料包裹黏合而成的木乃伊盒内。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 – Tribute to great civilisations Grand sphinx de Tanis狮身人面像
18K 5N粉红金表壳,表径42毫米,时、分、星期、日期,内填珐琅浮雕表盘,内填珐琅和灰阶珐琅工艺背景,文字经金属喷镀工艺雕刻在蓝宝石水晶玻璃之上,2460 G4/2自动上链机芯,动力储存40小时,日内瓦印记,蓝宝石水晶玻璃镜面及底盖,防水30米,鳄鱼皮表带,限量5只,拥有独立编号。

这一精致包裹层会再经过多重粉饰和彩绘装饰,以众多具有守护保佑意义的鲜艳图案绘制而成,祈愿逝者在伟大的幽冥之神Osiris和其他神灵的守护下永世长存。逝者胸部位置通常缀以一条大型项链,由几何形状及花卉图案组合而成。项链外缘以珐琅工艺打造的花瓣加以装饰,呈现古旧的视觉效果。项链下方饰有一只猎鹰展翅而踞,表盘则以内填珐琅工艺再现其羽翼图案,丝丝入扣落于其上。最后一个文化亮点是蓝宝石水晶膜上以金属喷镀工艺雕刻的象形文字铭文,来自塔尼斯的狮身人面像上所盖印的王名环。

铭文提及了法老麦伦普塔(Merenptah)(公元前1213年 – 1203年),他是拉美西斯二世之子和王位继承人,内容为:「上下埃及之王,两地之主,拉神之选中者,拉美西斯二世之子,玛特之追随者,赐你永生」。此款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 – Tribute to great civilisations腕表 — Grand sphinx de Tanis狮身人面像,淋漓诠释了古埃及法老的尊贵和威严。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表面艺术之外,机芯自动盘也雕刻了罗浮宫东面外墙的雕刻图案。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9年– 330年) Lion de Darius大流士雄狮

雄狮浮雕檐壁是在苏撒宫殿遗址出土现场发现的装饰元素之一,被世人发现时仍安于原位,在第一个宫殿庭院中迎接访客。这一装饰是波斯帝国宫殿形象的重要标识,同时在更早时期,也常见于亚述帝国和巴比伦王国的宫殿建筑之中。狮子既是皇家动物,又具有神圣属性,常见于波斯帝国和亚述帝国的皇家乐园和狩猎藏宝区中。

因此,雄狮浮雕檐壁以百兽之王的图案宣示王权。由硅质釉面砖与石灰砂浆混合制作而成的雄狮浮雕装饰栩栩如生,且极具感染力,是阿契美尼德波斯王朝艺术风格的典范之作。对于手工雕刻大师而言,操刀这幅极具代表性的雄狮浮雕艺术品,最终目的是实现精准演绎,复现高贵的原作中唯妙唯肖的动物肌肉和鬃毛。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 – Tribute to great civilisations Lion de Darius大流士雄狮
18K 5N粉红金表壳,表径42毫米,时、分、星期、日期,金属雕刻和内填珐琅浮雕表盘,宝石细镶工艺背景,文字经金属喷镀工艺雕刻在蓝宝石水晶玻璃之上,2460 G4/2自动上链机芯,动力储存40小时,日内瓦印记,蓝宝石水晶玻璃镜面及底盖,防水30米,鳄鱼皮表带,限量5只,拥有独立编号。

雄狮只是组成浮雕檐壁的一部分,因此表盘背景的装饰元素便需要还原出宫墙上的釉面砖质感。江诗丹顿的能工巧匠们选用宝石细镶工艺打造壁画效果。为了进一步突显其真实质感,更精心取用了宝石石材中带有纹理的部分。顾名思义,这类石材比普通石材更加精致,也更加脆弱,工艺难度可见一斑。切割宝石石材会造成大量浪费,因此工匠们相继采购了三次石材,方才获得69块外观和尺寸各异的镶嵌部件。与宫殿庭院中的浮雕檐壁原作相比,表盘采用的宝石石材色调明显更为鲜亮,只为重现岁月变迁前浮雕色彩的灼灼光华。因受颜色限制,加上镶嵌工艺的技术难度,可供选择的宝石石材寥寥无几,最终仅有绿松石和黄色血斑碧玉脱颖而出。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在69块宝石镶嵌工艺之上,放置印有古波斯语铭文的蓝宝石水晶盘,用古老的文化堆栈出深刻层次。

表盘外缘的装饰图案取自大流士宫殿内同样著名的作品:弓箭手浮雕檐壁(The Frieze of Archers)。这些紧密相衔的三角形装饰图案采用镌刻金属和内填珐琅制作而成,呈现出历经岁月的风貌。蓝宝石水晶膜上采用金属喷镀工艺雕刻的楔形文字摘录自古波斯语铭文,这段文字镌刻在大流士宫殿的创始宪章中,是大流士登基后最早记录的名言之一。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 – Tribute to great civilisations腕表 — Lion de Darius大流士雄狮,向世人再现大流士宫殿的昔日辉煌。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由硅质釉面砖与石灰砂浆混合制作而成的雄狮浮雕装饰栩栩如生。

古希腊安提柯王朝(公元前277年– 168年) Victoire de Samothrace胜利女神

胜利女神在希腊语中原名尼姬(Niké),这尊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是希腊化文明时代雕像传统中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其大理石雕塑技艺出神入化,结构设计巧捷万端,唯妙唯肖描绘了胜利女神肃立于战舰船首的景象。雕塑家的姓名不详,但其鬼斧神工不禁令人联想到装饰在帕加马王国宙斯祭坛(公元前180年–160年)四周的巨灵之战浮雕人物。

这两件作品都是公元前二世纪雕塑艺术蓬勃发展的最佳时代佐证。这一作品被视为萨摩色雷斯岛圣殿中供奉的一众贡品之一。在争夺东地中海控制权的这段时期,为了感谢仁慈的神灵的庇护,并纪念海军取得胜利或顺利脱险,人们献上了大量的贡品。而与胜利女神像息息相关的通常指的是公元前190年到189年间在小亚细亚海岸爆发的赛德和迈昂尼苏斯战役。这两场战役中,帕加马王国通过与罗德人和罗马人结盟,战胜其宿敌安提阿和马其顿王国。胜利女神像的衣裙在风中扬起,大片飘逸织物在其双腿之间形成明显褶皱,想要再现这其中所有微妙之处,这对手工雕刻大师而言实为一大艰巨挑战。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 – Tribute to great civilisations Victoire de Samothrace胜利女神
18K白金表壳,表径42毫米,时、分、星期、日期,手工雕刻金质浮雕表盘,灰阶珐琅和珐琅工艺背景,文字经金属喷镀工艺雕刻在蓝宝石水晶玻璃之上,2460 G4/2自动上链机芯,动力储存40小时,日内瓦印记,蓝宝石水晶玻璃镜面及底盖,防水30米,鳄鱼皮表带,限量5只,拥有独立编号。

主表盘中央饰以棕色珐琅,这种极难调制的珐琅色需要混合现已停产的稀有珐琅颜料,并在窑炉内进行六次烧制方才得以呈现。表盘外沿的装饰采用灰阶珐琅工艺,图案原型取自两只古希腊陶瓷花瓶。陶器上饰以红漆几何图形,缀有叶形或几何图案的装饰元素,皆在表盘上以珐琅工艺进行了还原。表盘外圈饰以线雕工艺,呈现金质浮雕效果,其设计灵感源于公元前一世纪的帕加马花瓶,一件被公认为大理石浅浮雕杰作。

蓝宝石水晶膜上雕刻的古希腊文字取自萨莫色雷斯神庙发掘出的一块公元二世纪石碑上的铭文。经过金属喷镀工艺描绘胜利女神的英姿。出于对岛上神秘诸神的崇敬与感激之心,在苏格拉底的指引下,雅典人创作了一系列雕塑作品,胜利女神便是其中之一。古希腊的文明智慧和荣耀,在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 – Tribute to great civilisations腕表 —Victoire de Samothrace胜利女神上依然熠熠生辉。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手工雕刻工艺通过镂雕、浮雕或制作金属模型的方式打造装饰图案。金质镶贴采用名为「ramolayage」的凸雕工艺,通过剔除多余金属而打造出浮雕感。

朱里亚· 克劳狄王朝时期的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68年) Buste d’Auguste奥古斯都半身像

相比其他加冕雕像,头戴橡树叶花环的奥古斯都在这座大理石半身像中尽显成熟气息。通常这一时刻会被认为与公元前27年在元老院的荣誉加冕相关,当时年方36岁的奥古斯都,标志着罗马帝国时代的到来,然而雕像中的人物面容似乎50岁有余。正如屡见不鲜的此类人物刻画,这位元首的发缕茂密地落在额前。从雕像上我们看到一位逐渐步入老年的君主,容颜显得些许憔悴,但仍显威严肃穆。正如古罗马铸币工坊在帝国各地发行硬币时一样,奥古斯都的五官在铸刻的头像中都已经过美化。半身像的胸铠武装还展示出奥古斯都大帝的军阀形象,强调其权力来自于公民意愿,尽管并不符实。表盘上的金质雕刻镶贴细致重现了奥古斯都半身像,呈现引人注目的人物风韵,斗篷悬垂于胸铠之外,由一只搭扣连接,其褶皱层次与橡树叶头冠箍住的卷发交相呼应。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 – Tribute to great civilisations Buste d’Auguste奥古斯都半身像
18K白金表壳,表径42毫米,时、分、星期、日期,手工雕刻黄金浮雕表盘,内填珐琅和石质微砌马赛克工艺背景,文字经金属喷镀工艺雕刻在蓝宝石水晶玻璃之上,2460 G4/2自动上链机芯,动力储存40小时,日内瓦印记,蓝宝石水晶玻璃镜面及底盖,防水30米,鳄鱼皮表带,限量5只,拥有独立编号。

表盘中央采用蓝绿色珐琅装饰,而其边缘则精心地饰有石质微砌马赛克。在这款腕表中,表盘外缘的装饰元素灵感正是来源于四世纪在以色列洛德市发现的著名马赛克装饰。工艺大师面临的困难在于如果在摆放和粘合这些微小硬石碎片时出现失误,就需要为作为底座的大明火珐琅表盘重新上釉。因此在调整碎石时需要精益求精,以遵循图案轮廓,并确保其颜色一致。他们也需要在不藉助任何工具的条件下,仅以肉眼就完成为相同色调的碎石进行配对的工序。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在这款腕表中,表盘外缘的微砌马赛克使用了不少于七种石料,共计660块,包括石英石、美蛋白石、蓝线石、血斑石、红碧玉、石榴石和红砂金石。

这幅微砌马赛克的最终成品使用了不少于七种石料,共计660块,包括石英石、美蛋白石、蓝线石、血斑石、红碧玉、石榴石和红砂金石。表盘外缘的白金浮雕采用了线雕技法,并在窑炉中不停烧制以达至所需颜色,其灵感源自另一幅以动物音乐家为主题的马赛克作品,同样来自四世纪,发现于突尼西亚东部港口城市苏塞。在镶贴金质奥古斯都半身像的蓝宝石水晶膜上,鑱刻着对Rusicada市(现位于阿尔及利亚斯基克达省)神圣守护者 Genius的拉丁文字祷告词。文字中纪念了一位当地高官在就职仪式时向奥古斯都致以崇高敬意并为其诚挚祈福,正好呼应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 – Tribute to great civilisations腕表 — Buste d’Auguste奥古斯都半身像完美诠释了开国大帝不朽的威严和气度。

千年历史一手掌握!江诗丹顿Métiers d’Art四大古文明创作

表盘上的金质雕刻镶贴细致重现了奥古斯都半身像,斗篷悬垂于胸铠之外,由一只搭扣连接,其褶皱层次与橡树叶头冠箍住的卷发交相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罗浮宫   古希腊   狮身人面像   表盘   珐琅   艺术大师   蓝宝石   浮雕   图案   古文明   千年   工艺   历史   江诗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