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兵游华山

原创 郑世骥


耄耋老兵游华山

华山


老兵登华山感悟:


西岳华山,就在眼前。


耄耋之年,方去登攀。


幸有揽車,上下方便。


徒步登顶,步履矫健。


山高云低,风光无限。


红日更近,伸手摸天。


了却夙愿,今生无憾。


我自小生长在西安,对西岳华山仰慕已久。我总认为它近在咫尺,啥时候想去都能去。不曾想,直到从部队退休回到西安多年,竟一次还未上过华山,感到特别遗憾。


2021年,我这个年届八旬的老兵,无论如何也要“朝”一次华山。秋高气爽的一个周末,我在家人陪伴下,终于和七十六岁的老伴踏上攀登华山的征途,实现了今生的夙愿。


耄耋老兵游华山

郑世骥先生华山留影



华山之险早已天下闻名,即使没有上过华山,也知道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过去要上华山,只能从山下的玉泉院进入华山峪,进行徒步攀登。如今上华山有北峰和西峰两条缆车索道,比过去方便轻松多了。


我们一行选择乘坐太华索道到达西峰脚下。太华索道全长4210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在崖壁开凿硐室站房、设中间站的索道。乘坐太华索道,使我还未踏上华山,就已经领略了华山的雄伟壮美。这条索道已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条绝佳的观光线路,与华山优美的自然风光浑然天成,相得益彰。


走出索道,我们一步一步地向西峰顶端走去。好在坡度比较缓,距离也不太远,我没费多大劲就登上峰顶了。啊!真是山高人为峰,视野极为开阔,我放眼望去,天朗气清,万里无云,远山近岭一览无余,层层叠叠、高低起伏的山峦仿佛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犹如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劵,让我心旷神怡,陶醉其中。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北宋寇准那首《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著名诗句,实在是对华山景色的真实写照。


西峰海拔2086米,峰顶有一块截为三节的巨石“斧劈石”,这是古代神话传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这个神话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早已被改编成“劈山救母”、“宝莲灯”等多种戏剧和电影。


从西峰下来,我们便缓缓向南峰攀登。这一带的山道既狭窄又陡峭,两侧都有护栏、铁链保护,也还比较安全。景区前几个月曾因疫情封山,近日刚刚开山。因此,沿途上上下下的游客特别多,大多都是年轻人,像我们这么大岁数的老年人路上还没有遇到过。他们见到我们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都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并热情问好、打招呼。不少人还伸出大拇指,称赞我俩是老当益壮的“英雄”。有的年轻人看我身板硬朗,精神很好,就说一看你就像个军人,就是太廋了。我哈哈大笑,骄傲地对他们说:“岂止像军人!我就是货真价实在军队退休二十多年的老兵!参加过两次核试验,做了胃全切手术,咋能不廋呢?”听我这么一说,几个年轻人都非常激动,他们像士兵见到首长那样,马上恭恭敬敬的立正向我敬礼!我很高兴,感到特别欣慰和自豪,爬山的劲头也更足了。


我们很快便登上了南峰——海拔2154.90米的华山最高峰落雁峰。山顶有华山极顶石碑,还有一处两米见方的天池,称作“仰天池”。我与老伴站在华山极顶,极目四望,可谓“登峰造极"!


南峰东侧不远处是南天门,为登临长空栈道、朝元洞、全真崖、贺祖洞的必由之道。这几处景点是年轻人的天地,我们老年人只能倾身侧目,“敬而远之”的“望景兴叹”了。


眼看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便匆匆赶往当天最后的落脚点——海拔2100米的东峰——朝阳峰,在此住宿并观看日出。


东峰有旅店和餐厅,但价钱都贵。我们住的四人间,有一台电视机和四张单人床,每晚1480元。餐厅饭菜亦不便宜,如一盘炒米饭40元,一盘凉拌豆腐丝50元,价钱虽然比山下高很多,但我能理解。因为山上所有的食材都是靠肩挑背扛一步一步从山下送上来的,我们一路上就碰到过好几拨挑夫,挑着沉重的物品,沿着陡峭的山路,汗流浃背的登上山。正是他们用艰苦劳动和辛勤汗水,才保障和满足了山上游客的生活所需。


东峰是华山景区观日出的最佳位置,专设有观日台。晴朗时,可以望见正北方的渭河和流经陕、晋、豫三省交界处的滔滔黄河。第二天清晨五点多钟,我们就早早起床前往观日台。这里山道更狭窄,也更陡、更险,幸亏两侧有铁链可以抓住向上爬。有的地方坡度近乎垂直,需要几个人前拉后推才能爬上去,我再次经受了考验,终于爬上观日台。观日台面积不大,约有百十多平方米,西高东低,坑洼不平。在上面这里若想变换个位置,必须抓住铁链才行,否则就会发生危险。华山本来气温就低,加之观日台地势高,晨风又特别大,气温更低,就好像又回到冬天似的。幸亏我们事先有准备,带着羽绒服、保暖内衣等御寒衣物,才免受挨冻之苦。而许多年轻人都是连夜徒步爬山,穿的都很单薄,有的只穿了件体恤衫和短裤,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但他们始终精神十足,抓住铁链来来回回选择最佳拍摄点 。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地平线渐渐出现了鱼肚白,光线越来越亮,颜色也越来越红,人群开始骚动,有的赶紧再次调整位置,有的急忙打开摄像机。当鲜红的太阳刚一露头,不少人就高兴地大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大家都忙着赶紧照相,整个观日台鸦雀无声。我动作麻利的拍下了华山日出的这一壮美景观。


太阳逐渐升高了,人们也都心满意足的沿原路返回。我特别高兴,既为自己能够在耄耋之年登上华山之巅而感慨,也为观赏到华山日出而激动。望着这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我联想到一个多月前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盛大活动,我这个已有57年党龄的老党员,刚刚获得党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感到特别荣幸!此时此刻,我仿佛又看到l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场景: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仅有13人参加,全国也才有57名党员。但它就像这轮红日,喷薄而出,光芒万丈,所向无敌,愈战愈强,逐步发展成为有9700万党员、领导14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正在带领全国人民高歌猛进,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东峰下面“赵匡胤下棋输华山”的“下棋亭”挺立在一条狭窄孤岭的顶端,四周是悬崖陡壁,深不可测,雾山云海,气象非凡,真有人间仙境之势。游人若想到下棋亭,必须翻过一处凸起的巨石,手抓铁链,脚蹬石窝,背朝谷底才能下去,这便是华山的又一奇险——鹞子翻身。看着一个个年轻人跃跃欲试,纷纷躬身而下前去探奇,我这个老兵只有伸出大拇指啧啧夸赞的份了。


我们如愿以偿的观赏了华山日出,便辗转走下东峰,前往北峰。一路上过金锁关、苍龙岭、擦耳崖,常常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深渊。人们经过时需要紧贴崖壁,亦步亦趋,特别谨慎小心。


北峰称作云台峰,海拔1614米。北峰上矗立着金庸题写的“华山论剑”石碑,华山也因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而平添了一份英雄之山的气概。“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华山真英雄!我小弟世骅对生活充满激情,业余爱好摄影,曾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先后10多次登上华山,拍摄了许多照片,有些还配上优美文字在媒体发表,是我们家登华山次数最多的英雄!


我们在北峰稍事休息后,便乘坐北峰索道下山。北峰索道基本上是沿着“自古华山一条路”布设的。所谓“自古华山一条路”,指的就是这条路;华山天下险,也在这条路上得到最充分展现和验证。庆幸的是,现有索道乘缆车上下,免除了艰难攀登之苦。我们在索道底部的车站广场,看到一座《智取华山》八勇士雕像。


华山之所以有名,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因它本身山势奇险;二是因电影《智取华山》的拍摄放映,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增加了它的知名度。解放战争后期的1949年6月,侦察参谋刘吉尧带领六名勇士,由当地农民王银生当向导,正是从这里出发,克服重重困难,机智勇敢地攀登上极其陡峭险峻的华山,歼灭了国民党残匪,为解放大西北和新中国成立做出了贡献。电影《智取华山》艺术再现了八勇士的英雄壮举,受到毛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总理等中央首长的肯定和全国人民的赞扬,成为电影艺术的经典。毛主席十分关心八位英雄的近况,深情地说:“要关心他们,把他们安置好,他们是为人民立了功的。”“特别是那个老百姓(影片中常生林的原型王银生),是解放华山的关键人物,没有他是完不成任务的。”一部电影从开拍到最后审查,包括片名都由中央高层领导决定,这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但让我不解的是,这座雕像的八个英雄竟全部身着军装,唯独缺少那个立大功的向导、农民王银生,这不仅有违历史,也更失公允,我感到很不舒服。文艺创作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特别是对人所共知、且摆在公众场合的大型艺术作品,作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了解和研究历史事实,真正做到慎之又慎、准确无误。决不能连最起码的历史事实都没有搞清楚,仅凭自己想当然,随随便便堆上八个人完事。我毫不客气的说,这个雕像纯属“假冒”,是不折不扣的“伪劣产品”。它不仅严重损害了人们敬仰的英雄形象,也损坏了当地政府的声誉,更无法向历史和后人交代!我对他们粗制滥造、不负责任的作风,不仅是遗憾,而是气愤!


我上个世纪初在铜川军分区工作时,曾去探望过《智取华山》八勇士之一的班长路德才同志,老人住在铜川郊区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从部队回到家乡几十年,一直从事农活,条件很差,生活清苦。但一提到智取华山,他就显得十分兴奋,依然对当年智取华山的战斗过程记得那么楚楚,述说的那么详细具体,那么津津有味,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他对军分区首长多年来都没有忘记他,过年过节都要来慰问他,一再表示感谢。谈到当年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们,老人有些黯然神伤,他们离开部队后就再未见过面。言谈之间,老人流露出对当年带领他们智取华山的参谋刘吉尧还有些怨气,说他成英雄后,吃香喝辣,到处作报告,享受了很好待遇,但对他们这些当年同生死、共患难的弟兄很少关心过问。西安离铜川那么近,也从未来看过他······我理解老人的心情,也只能安慰几句。


老人那一代的革命前辈们都是创建共和国的功臣,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021年9月于西安红缨花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华山   铜川   耄耋   西峰   索道   铁链   西安   红日   年轻人   老人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