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差点死在创业路上的58,上市后负面不断的她,成功了吗?

2010年夏天,随着杨幂一句响彻大街小巷的广告语: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让58同城这个能帮人找工作,租房,交易二手产品的网站家喻户晓,三年后,58同城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估值约为13亿美元。

成立至今,58同城早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

但就是这样一个起初为了解决用户痛点的互联网产品,在经历了十四年不断开辟疆土后,画风却越跑越偏,不但没有成为客户信赖的网站,还被打上了“骗子”的烙印。

但在8月份58同城公布的财报中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58同城净利润41.787亿人民币,同比上涨509.7%。

即使被外界诟病,利润却依然上涨,可以说58同城真是一个神奇的网站。

触摸品质,发现未来,欢迎观看十万个品牌故事之《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

当年差点死在创业路上的58,上市后负面不断的她,成功了吗?

在搜索引擎搜索“58同城 骗子”的关键词,你会得到4,110,000个相关搜索结果,第一条链接就是醒目的标题:58同城,诈骗大本营,骗子聚集地。从2011年起,就有媒体相继报道发生在58同城上的诈骗案例:有些用户通过58同城找房子,结果遇到了坑人钱财的黑中介。

有些人在上面找工作,结果遇到了诈骗团伙,被要求缴纳大量的培训费和押金。

有些人通过58同城买二手手机,结果被卖方用钓鱼链接骗走钱财……

在网上随便一搜, 58同城上被骗的受害者比比皆是。

当年差点死在创业路上的58,上市后负面不断的她,成功了吗?

这种情况,让58同城变成了网友口中的“互联网毒瘤”。

讽刺的是,创始人姚劲波创立58同城的初衷就是因为自己初到北京租房时,曾被黑中介骗去一千多元中介费,他想让58同城成为一个“人人信赖的网站”。

不知道昔日被黑中介骗去一千多元的少年,多年后看到自己创立的网站也沦为骗子聚集地时,内心会作何感想?

作为58同城的创始人,姚劲波最初是靠“倒腾”域名发家的。

当年差点死在创业路上的58,上市后负面不断的她,成功了吗?

互联网时代,域名就像是人的名字,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年马云就在阿里巴巴成功之后又注册了“阿里妈妈”,“阿里爷爷”“阿里哥哥”等域名,就是怕日后企业壮大,被人抢注。

但在2000年,拥有这个意识的人还太少。

姚劲波却是早早就意识到域名的重要性。

当时他拥有国内的最多2位数数字域名,曾出售过28.com、30.com、hupu.com(虎扑)、eguo.com等域名。因为从韩国人手中收购了“端午节.com”后又无偿捐献,从而名声大噪。

毕业后,姚劲波创办国内域名交流平台易域网,用了一年时间将网站做到了国内最大,“但是好像离真正的互联网远了点”,姚劲波说。

于是他把公司卖给了中国万网,并进入万网工作。

在万网工作期间,姚劲波又和两位同事一起创办了全国首家线上家教服务网站学大教育。

因为心里还是希望做互联网,姚劲波离开了学大,开始筹备创建新的事业蓝图。

当年差点死在创业路上的58,上市后负面不断的她,成功了吗?

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硅谷,那里的互联网公司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很多国人就通过“Copy to China”的方式,将美国企业的商业模式照搬到中国获得了成功,姚劲波也不例外。

在研究了美国排名前100的网站之后,姚劲波被Craigslist所吸引,这个只做分类信息服务的简单的平台,流量竟然和eBay一样大,这让姚劲波不禁眼前一亮,觉得这个方向可以尝试。

经过一番探索,2005年底,58同城诞生了。

次年,58同城就收到了软银赛富的500万美金融资。

不过这500万也成了58同城很长时间里唯一融到的一笔资金。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大洋彼岸这一边的中国也未能幸免,大量资本出逃,国内企业倒闭潮涌现。

58同城也处在了资金链断裂的边缘,公司账面上一度只剩50万元,而等待领工资的员工却有500个,卖了几个珍藏的域名,姚劲波凑足了员工工资。

在软银赛富追加投资后,58同城才绝境逢生。

为了探索盈利模式,58同城还曾经尝试运营过一本叫《生活圈》的杂志,杂志业务为58同城带来每月数百万元的现金流,姚劲波甚至考虑过是否要为其设置独立的团队。

当年差点死在创业路上的58,上市后负面不断的她,成功了吗?

然而,此业务推行不久,姚劲波开始反思,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为何要去做线下媒体?

虽然每月数百万的收入,但相应的数百人的团队资源也对公司的整体业务带来一定的影响。

于是,姚劲波果断决定砍掉杂志业务,不然的话,我们今天看到的58同城可能就是一家杂志社了。

之后,姚劲波开始从业务模式上寻求盈利的机会,他开始慢慢发展一些付费用户。

试图把那些在各类媒体上投小广告的中小企业集中到58同城网站上来,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来帮助这些企业找到自己的客户。

确定盈利模式的58同城迅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到2010年底,58同城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400万,用户数、流量与信息发布量均在分类信息领域中拔得头筹。

也是这一年,58同城拿到了第一笔过千万的融资。

当年差点死在创业路上的58,上市后负面不断的她,成功了吗?

2013年,姚劲波带领58同城赴海外上市,顺利登陆纽交所。

上市后的58同城,收到了来自腾讯的8.58亿美元投资,早就不满足当前业务规模的姚劲波,为了将生活服务类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开始吸收整合更多资源。

2015年3月,58同城收购安居客;5月,收购中华英才网。

9月,在二手车交易领域拆分出瓜子二手车,后来独立于58同城之外;11月,在原二手交易平台基础上孵化出闲置交易APP转转,12月,在社区O2O服务领域细分出58到家,并完成A轮融资3亿美元。

在整个2015年,58同城如夸父追日一般,不停奔跑,成为当年最活跃的互联网公司。

但分类信息市场的混斗从未停歇,58同城虽然一直是佼佼者,可是紧随其后的赶集网,也不甘示弱,流量一度有赶超58同城的趋势。

当年差点死在创业路上的58,上市后负面不断的她,成功了吗?

随后几年,为了争夺流量和用户,两家之间一直暗战不断,赶集刚请了因《潜伏》大火的姚晨牵着毛驴喊“赶集啥都有”,后面58同城就找来了杨幂拿着大喇叭喊“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

赶集投1个亿,姚劲波就投2个亿,赶集投2个亿,姚劲波就投4个亿。

甚至,姚劲波在内部年会上放出风声,“宁可错过一个时代,也不能让对手超过。”

烧钱到最后,58和赶集的市场预算费用暴涨,盈利变得艰难,纸就要包不住火了。

在商战中,不变的永远是利益。

于是2015年4月,在各路资本的“撮合”下,58同城和赶集网宣布合并。

当年差点死在创业路上的58,上市后负面不断的她,成功了吗?

与赶集网合并后,58同城再无对手,彻底成为分类信息网站的王者。

集合了58同城、安居客、赶集网的58地产业务也一跃成为国内行业老大,2018,年58同城房产业务收入约占总收入的40%。

58同城招聘占有率达到37.6%,排名第一。

只是看似亮眼的数据背后,也面临着增长乏力的隐忧。

各个细分行业领域里,58同城并没有形成绝对的优势。

在汽车领域,有优信、人人车;在二手平台,有闲鱼、爱回收。而58同城最重要的两个领域——房产和招聘领域也开始面临挑战,房产领域与贝壳找房碰撞剧烈,一统江湖的领导地位遭到冲击,招聘领域BOSS直聘、拉勾网等软件迅速崛起。

58同城不得不面对新的竞争。

当年差点死在创业路上的58,上市后负面不断的她,成功了吗?

更可怕的是,早些年辛辛苦苦攒下的口碑,随着虚假信息的不断侵蚀,似乎也在逐渐远去。

近两年,58同城开始布局三四线城市,收割下沉市场。

2017年,58同城推出“58同镇”拓展乡镇市场。

只是,虽然乡村社会消费规模是一块大蛋糕,但虎视眈眈盯着它的人也不少,而58同城擅长的租房和招聘业务能在乡村获得怎样的发展也未可知。

最近,58同城公布了其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58同城净利润同比上涨509.7%。

然而就在这份报告发布的当天,58同城的股价却不升反降。

对比近两年的财报数据,其营收增速也在放缓,两大收入来源即会员服务收入和在线推广收入的增速从2018年起就持续下降。

从创业时间来看,58同城也算得上是一家元老级别的互联网企业了。

回过头去看曾经的信息分类网站翘楚,如今被贴上“骗子”标签,在更多更精细化的APP面前,它似乎也没有找到很好的突破方式。被困在围城里的58同城,会怎样走出去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二手   阿里   美国   负面   骗子   流量   当年   路上   领域   业务   域名   网站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