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寒冬来临,中国服装企业急于转型,叠加态材料成“香饽饽”

服装订单转向东南亚的的背后,中国制造一件服装的成本超东南亚数倍。

自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纺织一直是我国支柱产业,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凭借着人口红利带来的低廉的劳动成本,出口贸易一路高歌猛进,2014年巅峰时,服装纺织品出口额高达1862.8亿美元。当时在欧美日韩市场,随便买一件衣服,基本都是“Made in China”。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在国外买衣服,却发现有很多已经挂上了“越南制造”,“印尼制造”……原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外贸运输便利的东南沿海城市,土地、原料成本上涨,人工成本上升,价格竞争力已不复存在。而东南亚国家的随着发展,慢慢成为大家都在寻找的“下一个中国”,推动着全球贸易格局不断演化。

外贸寒冬来临,中国服装企业急于转型,叠加态材料成“香饽饽”

繁忙的国际贸易


订单“外溢”成趋势,原创技术提升中国服装业核心竞争力。

纺织服装的订单转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大势所趋,但在技术、品质、供应链等方面,中国还是保持着较大优势,这让对品质要求更高,工艺较复杂的服装订单仍留在了国内。成本优势不再,国内服装企业只有通过科技含量、技术、设计、创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有发展空间。

而通过原始创新孕育颠覆性的新技术,才能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实现创新驱动,让中国服装业保持生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企业将目光聚焦在功能新材料应用、绿色制造、先进纺织装备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然而目前的中国服装纺织业,特别是在颠覆性的新技术方面,却很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为之后的成果转化应用留下了隐患,难免在关键时刻被“卡脖子”。

外贸寒冬来临,中国服装企业急于转型,叠加态材料成“香饽饽”

服装加工车间


核心技术引关注,叠加态材料“炙手可热”

2022年,外部竞争加剧,内部压力增大,对于中国服装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这也让无数服装企业开始寻找真正的核心技术,希望通过产品创新打开新的市场,在危机中找到转机。

正逢其时,叠加态材料由中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成果,正如其核心功能一样,给冬日严寒带来温暖。作为全球首次实现的柔性纳米闭孔材料,首款兼具透湿功能的绝热材料,叠加态材料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将全球公认最先进的绝热技术完美引入服装业。

外贸寒冬来临,中国服装企业急于转型,叠加态材料成“香饽饽”

服贸会上的叠加态材料

材料带来更科学的理念:“先隔冷,再保温”,加倍提升保暖效率,大幅降低人体热量流失,同等保暖效果情况相对于传统保暖材料,可极大的降减低服装的厚度及重量。不夸张地说,叠加态材料为冬季防寒保暖服装产品打开了新大门。

北京叠加态的销售负责人在采访中介绍:“基础材料的原始创造非常难,但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项目自2019年落地,短短一两年时间就引起轰动,技术的颠覆性、创新性不仅让国内外超过400家媒体竞相报道,甚至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在新闻栏目中都对叠加态材料有大篇幅的采访、介绍。叠加态材料迅速成为服装行业里的‘香饽饽’,大量服装企业主动与我们建立起业务联系,一年内我们仅提供样品就超过3万米,合作方都非常明白叠加态材料将为他们带来巨大机遇。”

外贸寒冬来临,中国服装企业急于转型,叠加态材料成“香饽饽”

新华社记者采访叠加态材料销售人员


科技材料赋能产品创新,助力服装业品牌化经营转变

2022年对于中国服装业是一场巨大的危机,但在不少睿智的服装企业家眼中,同样也是充满机遇。不少服装企业借助技术创新,开启了从“订单加工型”向“品牌经营型”的转型之路。

外贸寒冬来临,中国服装企业急于转型,叠加态材料成“香饽饽”

科技赋能

这些企业本身就拥有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生产自然不是问题;只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凭借中国成熟、丰富的互联网销售模式,渠道建设也水到渠成;产品创新成为品牌经营转型的关键,其中科技材料赋能,不仅为产品提供更好的功能、性能,在产品营销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每当颠覆性新材料出现,必将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伴随而来的往往就是新兴品牌的崛起。

外贸寒冬来临,中国服装企业急于转型,叠加态材料成“香饽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中国   服装企业   材料   东南亚   饽饽   保暖   寒冬   服装业   订单   成本   外贸   服装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