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大家好,我是静波@床车旅行的60后大妈 ,1963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

2018年我退休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我没有在家无所事事,跳广场舞,而是开启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我带上姐姐,开着一辆SUV,踏上了环游世界的旅途。

我们走遍了祖国的每一个省,去过20多个国家。所到之处,总有精彩的故事。

出发那一年,我已经55岁了。在欧洲,我不会用英语交流,夜里找不到酒店住宿,急得团团转,怎么办?在国内,备用电源坏了,当地修不了,怎么办?发到自媒体的短视频也被黑粉骂,怎么办?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我和姐姐开车穷游)

小时候,我的父母都在国企工作,家里条件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不过,我和姐姐并没有因此变得娇生惯养,相反,我们一直是独立的,坚强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的自理能力都比较强。

上学的时候我就对历史和地理非常感兴趣。那时我就向往着去看看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我曾经和母亲说,将来高考,我想学地质方面的专业,做一名地质学家。然而母亲不同意,她觉得女孩子去做这个太辛苦。后来我上了中专,当时也没有合适的专业,就学了电力系统。

电力学校毕业后,起初我搞了几年电力系统的工程,承包过发电厂的建设,也组建过工程队。通过不停地努力和打拼,我为自己挣得了第一桶金。这段时间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还增长了很多见识,同时对社会也增添了更多的认识。

三年后,工程队解散了。因为孩子小,需要人照顾孩子。加上我在电力系统方面比较专业,供电局的正好也需要人,我就选择了回归家庭,回归单位。

到供电局上班后,我依然是工作上的主力,当时,女强人,能干好学,是我的代名词。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年轻的时候我就追求完美)

我是搞技术的,好较真是我的特点,不管做什么事总想有个结果。夸张地说,就是太追求完美,工作中又不懂圆滑世故,阿谀奉承。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只要是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会坚持到底。还经常因为一些技术问题和领导辩论,以致于领导看见我就头疼。

工作中,我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路做到了部门主管。由于经常在外面出差,到了外地,我总会利用闲暇的时间去逛一逛景点。

年轻的时候,由于工作太忙,几乎没有时间去旅游,心里总是向往着退休的生活。

后来,终于有个机会让我退二线了,我便提前三年退出了主岗。这样一来,我有了更多的时间上网学习如何独自旅行。到了2018年,我退休了,感觉自己也自由了。于是开始计划开车穷游的事。

刚开始家人不太支持,觉得我毕竟年纪大了,一个人开车到处跑,他们不放心。但是由于我的坚持,还是走出来了,其实路上我并不孤单,因为有姐姐和我作伴。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路上拍到的美景)

我和姐姐搭伴穷游,源自两人共同照顾生病的父亲。父亲得了绝症后,不想再继续治疗了,就想趁着还有一点点精神,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于是我开着车,带着父亲和姐姐,三个人出发了。

那时,每到一处停留的时候,我们就去住酒店,断断续续地走了大概两三个月。后来父亲的身体也支撑不住了,我们回到了家里。几个月以后,父亲去世了。送走父亲后,我和姐姐开始结伴穷游。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替父亲完成他的心愿吧。

在路上我们了解到,其实开着床车穷游的大部分是退休族。可能年轻人都忙着挣钱养家,没有太多时间。

我们的床车就是一辆普通的SUV,后座放倒就是一张床。

其实我旅游的花费并不多,只靠工资就足矣。因为吃住都在车上,平时也是自己做饭,这些都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开销。在偏远的山村里,我们也会得到村民的一些帮助,比如经常有村民为我们送开水。车辆被陷时,路人或者驴友都会主动地帮助我们推车、换轮胎。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与当地人的合影留念)

我开车穷游的第一站并不是国内,而是首选的欧洲。

相比于国内来讲,国外游有一些难度,但我选择国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一天天变老,脑袋也一天比一天迟钝。所以我想趁着还算相对年轻,先游国外再游国内。

我在网上和驴友约好了结伴去欧洲。结果我们只同行了一个月,剩下的一个多月我都是一个人在自驾游。

当时发生了几件很难忘的事,如今回忆起来,我仍然是满满的感动。

我第一次独自欧洲自驾游,面临的是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首先语言不过关,我只会简单的几句英语。幸运的是国外也有很多华人,只要你有困难了,他们都会主动的帮助你。我在国外自驾游曾经得到过华人的帮助和还有当地人的帮助。比如说,自驾过程中,导航找不到地方了,买手机卡遇到困难了,有的当地人会直接把我领到目的地。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我在土耳其旅行)

有一次在波黑,我们订的酒店是一家民宿,由于位置比较偏僻,导航找不到地方,当时我心里很着急,不过我也告诉自己不要慌,会有办法的。

我们在街上准备找一个会英语的学生问路时,一对华人小情侣主动走了过来,他们猜测我们是因为语言不通,遇到了问题。了解了情况后,他经过一番电话沟通帮我们解决了问题。不一会儿,房东开车把我们接了过去。

还有一次在阿尔巴尼亚的迪拉娜,我想买一个当地的手机流量卡,问了几个路人都听不懂我的英语。后来有一个小伙子知道我的意思了,但他也不会英语。他打着手势,让我跟着他走,把我领到了一家门店,跟服务员交流之后,我买了流量卡,直到我的手机信号能正常上网了,小伙子才离开。

这些事情,在别人眼里也许不值一提,但是对我而言,正是来自陌生人的善举,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也让我心怀感恩。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进入老挝境内)

回国后,我和姐姐几乎游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见识了不同的民族风俗。

其中,摩梭族的走婚和纳西族的一妻多夫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在云南遇见了少数民族的摩梭人。在云南省泸沽湖周边生活着很多摩梭人,有云南摩梭人,有四川摩梭人。人们常说的走婚就存在于这些摩梭人之间。

摩梭人中有恋爱关系的男女,对双方的互称是阿肖。在这里,亲密的伴侣之间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双方仍然属于自己原有的家庭。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访、住宿,第二天早晨回到自己家中。

因为是由男方的“走”而实现的婚姻,所以当地人又称这种关系为走婚。双方所生子女属于女方,采用母亲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担抚养的责任。但是现在的走婚已经渐渐地成为历史了。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婚俗模式,在四川省凉山州俄亚大村,至今还有一妻多夫制,即一家兄弟几个只娶一个老婆,当地也叫伙婚。如果其中的几个兄弟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就能独享女人,就这样轮换着出去打工。生下来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他们按照年龄大小排序,叫大爸二爸。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纳西族的女人们)

我准备采访一下这样的特殊家庭,于是给长老付了40块钱,长老答应把他们全家人都叫过来。可是,当我再次走进他们家的时候,全家人都跑光了,只剩下一个大女儿给我讲起了他们家的故事。

这个家庭是两个亲姐妹,嫁给了三个亲兄弟,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后,由于各种家庭矛盾,最后只能分开过了。妹妹和三弟组建了一个家庭,随便领了两个孩子,姐姐和老大老二组建了一个家庭,给我讲故事的大女儿就生活在姐姐这个家庭里。

他们这个村子居住得非常拥挤,家家户户都养着一些牲畜,但是牲畜在村里是没有地方圈养的。只能放养在很远的地方,叫庄房。村民收回来的粮食和农业生产用品也会放在庄房,这样一来,庄房里每天都要有人居住,方便照看东西和牲畜。

另外,他们的田地也很远,一般庄房也会建在离自己工作近的地方,这样也能给伙婚家庭避开一些尴尬。

这种风俗习惯已经持续了好几代人,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伙婚情况越来越少了。90后都是一夫一妻制,80后还有个别存在的。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航拍的新疆地质美景)

如果不是出去旅游,我也不会见识这么多的风土人情。

除了喜欢旅游,我还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和别人不同的是,我不喜欢去那些人多的热门景点,而是更喜欢去那些偏僻的小山村。这样不仅可以节省门票,还可以拍摄一些常人看不到的景色和人文,这是我摄影的最终目的。

刚开始旅游拍照片,只是单独地拍一些风光照。现在我拍照片更加注重主题和故事性了,特别是人文纪实性的东西,是我喜欢拍摄的主题。

我也为此几乎走遍了祖国的每一个城市,一路上也遇到了各种酸甜苦辣。

但也出现过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比如在川西新都桥去甲根坝的时候,我就被骗了。

那里是摄影人常去的地方。我在路边和一位老人聊天,老人告诉我前方70公里的地方有个莲花湖,还没开发,所以不收门票,这正是我想去的地方,而且道路好走,车可以直接开到湖边。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每到一处,我都喜欢拍几张照片)

我高兴的驱车前往,可到那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在距离莲花湖还有十公里的地方,有个莲花村,村里竖起了栏杆,但凡要过去的,直接每人收费25元。收完费后,他们说前方8公里就到,湖边有专用停车位。等我们来到前方又被拦下了,路上还设了路障,说有9公里不通车,要坐他们的摩托车或骑马进去,每人收费150元,而且不让停车,要住他们那个破破烂烂的酒店。我们非常生气,后悔白跑了140公里,最后直接返回了。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还有一次遇到的最大困难,弄的我不得不临时更改行程。去年旅行过程中,我车上的电源坏了,那可是个100多斤的庞然大物,只能邮寄回厂家修理,这在旅行路上是不可想象的。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人少的村子风景更美)

我原计划的行程是去甘南川西秦岭,攻略都已经做好了。刚开始发现这个问题时,我整个脑子是发蒙的,没有电源,对于我来说简直要命。

我酷爱摄影,车上有很多的摄影器材,没有电源,如何是好?

最后,我决定把车直接开到广东去,干脆到广东去旅游。

当我到达距离广东生产厂家还有600公里的湖南郴州时,售后人员给我发来了一个木箱。我把电源包装好后寄了过去,然后顺便在郴州附近旅游,一周后,他们把修好的设备又给我发了过来。

设备修好后,我很高兴,虽然更改了行程,但是我平时做的功课足够多,按照新的行程还是有很多拍摄点的。

我又去了广西,云南,贵州,这期间时间点正好重合。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上天一定会另有安排。我去贵州肇兴侗寨时,正好赶上了他们的侗族年活动,于是我做了记录和拍摄,这也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侗族的年活动,场面壮观)

还有一次,我独自一人在陕北山村里拍民俗。没想到整个村子里的老乡们都对我特别好。他们看我一个老太太独自一人开着车,还住在车里,那种眼神有惊奇的,也有敬佩。

当我把车停在村里时,他们不让我住车里,热情的邀请我住到他们家里。因为我不喜欢土炕,还是喜欢住车里,老乡们便把热腾腾的饭给我端到车里,还给我端来洗脚水,我激动的热泪盈眶。

那时正值秋天,村子里的土特产下来了,热心的村民给我摘红枣,往我车里头放土豆,红薯,还往我上衣兜里头塞西红柿。那个场面真的很让人感动。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朴实的陕北老乡们

我刚退休进入摄影圈的时候,感觉圈里的一些大咖们好像看不起我们这些老太太,他们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但是我用实力征服他们,也证明了我自己。

几年下来,我的拍摄水平越来越高,他们对我的评价完全变了,在他们眼里,我好像变成了一种神话。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做到了!

在这里,还要感谢我的姐姐,如果没有她的付出和陪伴,我的自驾游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我和姐姐是一种互补,她虽然不玩摄影,不拍照片,但她一路上都在欣赏美景。这样的旅程也只有我能带给她。同时,我的后勤保障全部由姐姐负责,我喝的每一口水,吃的每一口饭,都是姐姐亲自端上来的。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闲暇时刻,我和姐姐一起感受大自然)

当然,我们偶尔也会争吵,争吵的原因都是我太爱摄影,在一个地点总是拍个没完没了。不过毕竟是同胞姐妹,就像夫妻一样,吵归吵,好归好。

这几年的自驾游,我只花了很少的钱,却享受了很多的美景,收获了很多的见识。

更主要的是,家人和周边的朋友对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也提升了个人魅力。在这方面我好像是成功了,相比之前,家人对我的支持力度也大了一些。

回想这一路走来,有苦也有乐。

刚开始床车穷游时,车上的设施很简陋,出来以后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旅友,跟他们学习了一些车上的装备。每一次出行都让我的装备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对于我拍摄的主题,也有了不同的认识。比方说我刚开始只是拍摄照片,现在我学会了拍视频,以及后期的视频剪辑,还学会了做自媒体等。这些让我在网上也有了一点小小的收益。

我觉得,这些成长更多的是让我充实了自己,我想用记录的方式,为以后留下更多的回忆。

我,59岁内蒙女人,退休后周游世界20多国,见过一夫多妻的民族

(老公,外孙女和我)

不是有句话说的挺好吗?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所以我想,只要我还能走得动,脑袋还不算笨,我会一直走下去,不停的去学习,去充实自己。

最后我想说: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依赖任何人。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充实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口述:静波

联系:南君

采编:隔壁老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纳西族   侗族   内蒙   英语   父亲   姐姐   路上   民族   家庭   时间   地方   女人   旅游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