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宽松!央妈放水的方式变了

中国版宽松!央妈放水的方式变了

中国版宽松!央妈放水的方式变了


作者:和卿

中国版宽松!央妈放水的方式变了


从2016年开始,央行变得很惜水,即便是困难重重的疫情期间也是如此。


然而,再贷款工具的使用频次和贷款量却在不断增加。


这就意味着,央妈放水的方式悄悄地变了。


对此会产生如下变化:


1)贷款工具会在后续更加频繁地使用,整体额度会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央行放水的重要渠道;


2)新放水模式下的为经济结构转型的“新企业”,向上的债券融资与向下的股权融资会逐渐成为信贷的中坚力量;


3)产业转型伴随的金融化是必然趋势,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下的股权(股票)、借贷(债券)也会更加活跃。至于好不好,全看选择能力。反正,收益只会越来越不具体(稳定)。



1


央妈放水,即基础货币投放的数量。


其多少依赖于净国外资产与净国内资产的量,不能像1995年以前那样“恶意放水”。


首先,看一下当前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情况,如下图:


中国版宽松!央妈放水的方式变了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基础货币,即储备货币部分有33.5万亿人民币;净国外资产,即国外资产减去国外负债的部分,大约有22.5万亿;储备货币减去净国外资产即为净国内资产部分,大约有11万亿。


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研究,2020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累计投放基础货币2.3万亿元,光4月以来的4笔再贷款就有4400亿之巨


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

1000亿元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

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400亿元普惠养老领域再贷款。


通过上述数据,我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即:再贷款工具的使用频次和贷款量增加得很快,对创造基础货币数量的作用越来越大。


这也算得上是中国版的量化宽松,即:


银行给某些特定领域的企业贷款,然后拿着这些可以从央行获得资金,从而实现资金流向国家支持的实体企业,实现放水。


与欧美日版的量化宽松不同。


欧美日央行直接购买银行表内对企业的贷款,没有优劣统统打包带走。


这也直接决定中国的宽松路径与国外完全不同。


至少很难出现大水漫灌的情况,除非出现需要大面积放水的危机。


这对于最后才能承接到水的我们来说还算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2


利用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是1994年至2015年(甚至现在)的主要放水方式。


自从加入WTO以后,外贸赚了很多钱,在2005—2007年之间,基础货币投放的太多,通胀也飞速走高,资产价格(股市)飞速上涨。


没办法,央行发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来对冲。


中国版宽松!央妈放水的方式变了

经常账户变化情况,09年以后明显下滑


08年金融危机后,外贸赚的钱少了,而国内货币需求却很旺盛,这种不匹配导致2014年重新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通过再贷款提供基础货币的模式。


只是前些年应用的并不多。


直到现在,央妈依然主要运用8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银行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基础货币主要产生于银行对政府、对企业、对居民的贷款和央行购入的外汇。


银行的贷款部分更多的是政府债券等信用好的,普通企业只能接受相对更高利息成本的贷款,并且还要有抵押物。相当一部分的贷款只能沉淀在银行内部(随后有资产证券化,把贷款作为资产以理财的形式放出去了)。


说白了,那时候的放水主要依赖于政府以信用和地皮的方式向市场融资,一场浩浩荡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政府融资开启。


基建、地产成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房价嗖嗖地涨,后来房子等固定资产成了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可以这么说,前二十年央行放的水是以政府融资为主推动经济发展的20年。


3


再贷款工具的大规模应用,企业变相的直接越过银行获得央妈融资,则很有可能是下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属于“跟随”上层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的企业的机会,属于扶持产业升级金融化的机会,属于没有高负债人的机会。


对于“新企业”:


由于贷款工具的激励相容机制,科技创新、清洁能源、交通物流及普惠养老等行业可以很容易地获得银行贷款,1.75%的利息成本大大地低于其他行业的融资成本。


这对于那些满足高层政策的行业不要太舒服。


当然,里面也有疫情下求助的传统行业。


如果再贷款工具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数量也进一步扩大,基础货币的投放比重将会更上一层楼。


眼下对这一块儿工具的使用,更多的是服务于产业结构转型的企业。


显然,满足更高需求的新技术新行业的企业将会得到质的提升。


从这个方面讲,未来的股市更可能出现两极分化,好的优质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来发展,传统的喝前期广洒水的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像07、14年那样的全面牛市将成为历史,市场要好也只会是结构性牛市。


对于金融化:


此外,银行除了获得再贷款工具实现向实体经济传导的直接收益外,还可以省去将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打包出售的麻烦,直接将企业贷款打包卖给央行获得资金,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其他贷款和投资业务。


从这个方面讲,银行是扶持产业升级金融化进程的最直接受益者——妈的,赶紧降息让利。


央行获得这些企业的贷款,即债权,是通过投资银行资产证券化打包出售,还是坐等这些企业成长之后兑现它们的负债,则决定了后续市场的金融化程度。


若是前者,底层为新型企业负债的理财产品将会更加琳琅满目;

若是后者,赚钱的企业多了,则上缴国家财政的钱多;赚钱的企业少了,则央行也面临一定程度的损失。


所以,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方式。


对于投资这一部分的人,说好听点叫给你机会共同分享产业转型红利,说不好听点叫产业转型同生共死。


VC行业的公司估计更多了。


想一想,存款利率改革,通过压低储户收益进一步降低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也一定程度上利于企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并“驱赶”居民接受收益不稳定的金融产品。


没有高负债的人:危与机总是相生。


巴菲特在今年的股东年会上也是持有很多现金以应对市场的机会。


当下,中国试图通过新基建和以县城为核心的老基建将经济拉回正轨,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但是,在贷款工具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不稳定下更容易浮现牛叉公司,也很有可能诞生新行业新需求。


持有流动性会显得更从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央行   宽松   中国   融资   货币   贷款   资产   国外   方式   银行   基础   工具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