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坐落于横断山脉的梅里雪山,在1987年之前,人们除了它的高度之外一无所知。

在当地,这是一座被赋予了宗教色彩的雪山。当地藏民管梅里雪山叫“卡瓦博格山”,相信这座山是一位神灵的化身。

他们还有个必须严格遵守的祖训,那就是千万不能爬到“卡瓦博格”之巅,凡人登顶神灵就会离开,不再庇佑山下的子民们,到时将有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

这座在当地人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雪山,在攀登者的眼中却充满着诱惑力。因为这座雪山一直没有人登顶,他们不相信神灵,只相信自己的力量。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1989年,中国与日本的登山协会组成联合登山队,同年他们第一次登山失败。次年年底,联合登山队又组建了一支十七人的登山小组,只是这一次登山之路却让这十七人集体遇难。

而他们的登山日记在七年后才被世人发现,日记中记录的登山过程却充满着诡异……

雪山惊现笔记本,梅里雪山埋遗骸

1989年中日联合登山队首次攀登梅里雪山,登山队从德钦县出发,他们此次的起点是雪山山脚下的斯农村,用了半天的时间,登山队赶到了海拔3600米处,并在此建立了大本营。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大本营由中日双方联合队长坐镇,其余登山队成员要继续赶往二号营地。

但是这些富有登山经验的队员们低估了梅里雪山的厉害,风雪交杂,天寒地冻,大部分登山队员都病倒了,最终中方队长只能不甘心地宣布撤退。

不过这次攀登收获也不小,众人爬到了海拔高度为5500米处,刷新了人类挑战梅里雪山的最高记录,可这离峰顶还很远。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因此登山队回到昆明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向云南省体委请求,保留梅里雪山的首登权,因为他们要二战梅里雪山。

1990年10月底,中日双方再次签订联合攀登的协议。

第一次负责联合登山的中方队长王振华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请缨继续率队前往,但是被拒绝了,这也使得王振华逃过了中国登山史上最大的山难。

1990年11月5日,中日联合梅里雪山登山队在昆明会合。

本次登山队队长由日本气象学博士井上治郎担任,中国著名登山家宋志义担任副队长。

此外还有井上治郎教授带着先进的气象云图接收仪坐镇,队员的心中也多了一份踏实。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在雇佣了当地四名向导后,登山队决定沿着雨崩村方向的路线攀登梅利雪山。

来到雨崩村路线海拔3550米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夏季牧场,登山队将此处设为大本营,晚上登山队员们就住在牧民放牧时的木棚里。

牧民们得知他们要登山,连忙劝阻他们:“求求您,放弃吧,会发生不好的事。”不过登山队并没有将对方的劝阻放在心上。

第二天,登山队又继续上路了。再往上的路线就更加险峻了,上面的悬冰川横卧在800米的山脊之间,如果冰川断裂就会引发雪崩。

登山队小心翼翼地绕开冰川,他们打算在冰川上面4500米处建立一号营地。

在建完一号营地后,宋志义见这天上午天气很好,于是他带着三名登山队员继续向上攀登。

出发的时候还是阳光明媚,可当他们赶到二号营地计划区域时,又变成了风雪交加,前面的路已经看不清了,宋志义只好不甘心地下令搭帐篷,等到风雪过去他们再继续攀登。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侦查雪山路线,制定攀登计划

这场风雪持续的时间超出了宋志义的预期,整整两个小时雪还是没停,最终他们决定撤回一号营地,等他们回到一号营地已经天黑了。

天寒地冻下宋志义的胃病也犯了,大本营联络官陈尚仁让队员金俊喜接替宋志义,宋志义被迫撤回大本营休整。

金俊喜上到一号营地后,在木棚里过了夜。第二天天一亮,他便继续带着三名队员朝二号营地攀登。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下过一场暴雪后,山上的积雪一多便开始往下滑,金俊喜他们必须要一边走路一边将身前的雪扒开,不然一会积雪就能够淹没他们。

下午五点,他们已经接近了二号营地,陡峭的山脊使他们不得不跪在雪里往上爬。

山顶上大雪弥漫,四周的环境无法看清,四人手忙脚乱地将帐篷搭了起来,他们要在这里过夜,希望明天的天气会转好。

帐篷外面,风雪不断“敲打”着帐篷,四人心惊胆战地熬过了一夜。

第二天,金俊喜拉开帐篷,令他欣喜的是外面是一个大晴天,他连忙叫醒另外三人,二号营地的正面就是梅里雪山的主峰,天一晴它便显露出了真容。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四人激动地拍完照片后便开始研究攀登主峰的路线,一番商量后,他们决定从主峰左侧的二号山脊进行攀登。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决定靠近侦查一番,因为二号山脊下有着一条大裂缝。

几人下到5100米的雪盆左侧,那条大裂缝宽的地方高达几十米,最窄的不足两米,但是山脊上半部的悬冰川是一个潜在危险,它随时都可能发生雪崩。

金俊喜决定回到二号营地,四人在下午开始登山,雪又开始肆无忌惮地下了起来,脚印已经被雪覆盖。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在能见度不足三十米的情况下,四人就如同无头的苍蝇般四处乱窜,天黑之前回不到营地的话,他们将会面临被冻死的结局。

好在攀登二号营地时,他们留下了路标,四人靠着路标的指引摸回了二号营地。

次日,金俊喜负责留守营地,其余三名队员攀登主峰右侧的一个山口,从那里他们清晰地观察到主峰背后符合攀登的条件。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带着这些信息,金俊喜他们回到了一号营地,在中国登山协会和日本京都大学学士山山岳会的商量下,同意登山队从雨崩冰川开始,沿二号山脊绕到主峰背面进行攀登的方案。

在正式攀登之前,宋志义、金俊喜、孙维琦、陈尚仁带着各自的妻子进行了一次聚会。

四个男人描绘着即将登上山顶的画面,几位妻子看着自家丈夫,嘴角充满了笑容。

在记忆中,这不是丈夫攀登过的海拔最高的山,可正是这座山带走了她们的丈夫。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攀登正式开始,顶峰面前受阻

到了正式攀登这天,金俊喜架起高倍望远镜开始观察东南侧的雪山。

他发现攀登路线竟然和之前侦查的有些差异,极端的环境将几条大裂缝分割成了数段,右侧山壁上的滚石和流雪有随时下滑的可能。

晚上金俊喜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其他队员,可其余人没将金俊喜的话放在心上。

二号营地建在5300米的山脊鞍部,队员林文生负责物资的运送,二号营地建成后,中日双方在三号营地的选择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双方虽一致认为三号营地建立在二号山脊的下方,但是距离二号山脊多远却意见不一。

日方人员认为应该靠近山脊,而宋志义则认为靠近山脊过于危险,应当远离山脊,双方都不同意对方的意见。

在大本营的井上得知这个事情后,派出了几名队员上山进行实地考察,以此来判断谁的建议更好,可是那天浓雾密布,上山的队员也无法看清地形。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最终在一名翻译的交涉下,双方决定各退一步,将三号营地建在中日双方计划点中间的位置上。

三号营地建成后,一号营地和二号营地的成员都搬进了三号营地,包括井上治郎在内的十七个人都住在了这里。

12月21日,井上治郎观测到后面是几个连续的大晴天,于是宋志义带领队员抓紧修路。

第一天向前推进了三百米,第二天推进四百米,三天后登山队终于到达了5900米处的一个大冰壁之下,四号营地便建立在此,队员们用了两天的时间打通了这个高达11米的冰壁。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上到海拔6210米的地方后,登山队只能看见上面是个大雪包,坡度预计达到60度。

中日双方开会后决定在12月28日突击顶峰,第一突击队由宋志义带领四名队员组成,林文生在内的七名队员组成支援队。

12月28日上午八点,宋志义带着队员出发了,井上治郎带着其余队员守在三号营地的对讲机前。

他已经拟好了一份登顶成功的电报,并交给了队员张俊,让他现在就下到大本营,只要上面传来登顶成功的消息,他就可以将电报发出去。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张俊带着电报下山去了,这份电报也让张俊成为了幸存者,金俊喜由于右臂受伤便待在了一号营地养伤,所以金俊喜也存活了下来。

突击队出发一小时后,他们便攻克了攀登的第一个难题:一个极其陡峭的大冰檐。

上午11点36分,突击队到达海拔6200米,此时山顶上已经刮起了大风,空中乌云密布,宋志义询问井上治郎接下来的天气如何,井上告诉他天气很快就会变好,吃了定心丸的宋志义继续上登。

下午1点多,宋志义他们到达6470米,此处距离顶峰只差274米,还没等五人高兴,天空一下被黑云罩住了,周围的气温也开始急剧下降,宋志义连忙带着队员开始搭建避风帐篷。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突击队撤回营地,十七人无故遇难

五人在帐篷里待到了下午两点半,井上收到了最新的卫星云图分析,他告诉宋志义天气不会转好了,让他们立马撤回四号营地。

可是外面极端的天气已经切断了五人的退路,宋志义决定先在帐篷里等着。

守在三号营地的队员得知宋志义他们被困的消息后,林文生想要带支援队上去,可是这种情况下登上无异于自寻死路,井上拦下了众人,支援队只好继续等下去。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宋志义决定带领一名中国队员去找登山时的绳子,顺着绳子就能够回到四号营地。

下午6点多,躲在另外一顶帐篷里的三名日本队员发现宋志义二人不见了,于是他们立马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井上那边。

井上不断地用对讲机呼唤宋志义,可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始终得不到回应。

没过多久日本队员传来消息,宋志义二人已经回了帐篷,但是他们没找到绳子,宋志义冒着危险出去想要给全队找一条生路,可是在自然面前人类终究是太渺小了。

井上知道宋志义的脚上有冻伤,他又询问了大本营的日本医生如何防治冻伤,并将方法告知了宋志义。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到了晚上10点15分,外面的雪停了,宋志义与井上两人商量抓住这个间隙撤下去,于是突击队五人收拾好装备开始下山。

10点52分,宋志义传来消息找到了绳子,11点13分五人安全地回到了四号营地,第二天早上,五人返回三号营地。

由于这次攀登失败,众人经过讨论决定建立五号营地作为突击队营地。

后面几日登山队一直在等一个好天气,可是即使到了新一年,梅里雪山的天气也如往常一样变化无常,1991年1月2日开始,外面的大雪一直下个不停,队员们既无法上山也无法下山。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1月3日晚上10点半,三号营地的队员将后续的登山计划传回大本营,守在大本营的张俊还和众人开起了玩笑。

第二天一大早,陈尚仁像往常一样开始呼叫三号营地,可是对讲机那头却无任何声音传过来。

一旁的金俊喜提醒到,可能这几天他们过于疲劳,所以还没醒,陈尚仁等到九点多再次呼叫,可是依然无人答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陈尚仁、金俊喜、张俊三人不停地呼叫三号营地一直到下午四点。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陈尚仁决定不再等下去了,他当即给北京拍了一封电报,17个人的生命也许就在顷刻之间。

晚上天黑的时候,他们看到大本营东侧山顶上有亮点,金俊喜也连忙拿出手电开始晃动。

他们以为这是山上队员在打灯,可是这个光点很快便消失了,据猜测这可能只是一颗卫星,中国登山协会收到陈尚仁的电报后立马组织了一支6人救援队。

他们计划由直升飞机直接空降三号营地,可是由于天气原因最终没能实现,守在大本营的陈尚仁三人势单力薄,也无法组织有效力量登上三号营地一探究竟。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1月8日晚上,救援队到达德钦县,距离十七名队员失去联系已经过去了五天。

1月10日,救援队带着食品和救援装备上到了4200米的中间营地,但是天气好似在故意为难众人,天气再次发生剧变阻拦了救援队的脚步。

十天过去了,众人都明白这十七个人绝无生还的可能,但是他们就想找到带走这十七条生命的原因。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1月16日,西藏登山队派来支援队,3天后西藏登山队员到达一号营地,这里只发现了一部相机和一个胶卷。

就在西藏救援队即将达到二号营地时,雪崩发生了,众人只好撤退,后面的几个月是梅里雪山气候最极端的季节,考虑到安全问题,此次救援行动宣布取消。

1997年,京都大学登山队宣布永远放弃攀登梅里雪山。

次年,一名明永村村民看到远处梅里雪山上泛着微弱的七彩光芒,他好奇地爬到山上,发现了零散的白骨以及衣服包裹。

村民吓得连忙下山跟村长说,村长又将此事汇报给了县政府。

没过多久,县政府派人上山调查情况。在众多遗物中,有一个笔记本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读着笔记本上的内容,他们心里生出一股寒意:“12月28日,看到帐篷外有人影,又有幻听,无线电信号很差,能听见女人的笑声和婴儿的哭声”

1989年17名登山精英集体遇难,7年后发现诡异登山日记:我们错了

翻到最后一页,只见上面是几行凌乱的字体,日记的作者好像在向谁求救:“我错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了。他们来了,救救我!黑暗笼罩,无法逃出!救救我!”

通过对遗骨的分析化验,工作人员最终确认,这些遗骨就是当年失联的登山队员。那本日记明显说的是他们当时的遭遇,可关于“他们”是谁这点,至今仍是个谜团。

此后,当地村民之间也流传着一个传说:卡瓦博格山神发现自己肩膀上有好几个小黑点,他一生气就抖了抖肩膀,就把这些小黑点都给抖下去了。

2001年,德钦县人大常委明令禁止任何人挑战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也成了我国唯一的一座“禁山”,至今没有人能登顶。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自己的信仰得到了进一步的尊重和保护。

其实他们之所以对产生如此坚定的信仰,是否说明他们的祖辈也曾挑战过梅里雪山,最终领悟了一个真理:要敬畏自然,人类如何对自然,自然便会如何对待人类。

参考资料

[1]《新京报》,《30年前的“梅里雪山”山难,在自然文学中如何讲述?》

[2]中国气象报社,《梅里雪山事件的主因是大雪》

[3]《体育博览》,《梅里山难十二年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冰川   登山队   突击队   山脊   营地   帐篷   大本营   雪山   诡异   队员   年后   集体   天气   精英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