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逻辑空间里,财富能量与财富以及资本本质上是什么,如何创建?


物理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物理宇宙里唯一存在的事物就是能量,而且在一个封闭的宇宙空间内,总体能量是恒定不变的,只是能量的类型在不断地转换,从高级类型自动地向低级类型转换。

哲学家们也发现了一个事实,物理宇宙里的一切都是采用逻辑的形式创造出来的。逻辑就是思维,思维是虚无的存在。所以佛教里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人们看到的形式都是现象,并不是本质。这种描述对于元宇宙里的事物来说,人们是很容易理解的,人们看到的元宇宙里的五花八门的现象,都是虚空的数字。

作为一种采用现代科学的形式假设的技术模型,人是在财富能量的驱动下生存发展的。财富能量人们在劳动力的作用下创造的一种能量,按照能量定律,是从自然界里客观存在的能量转换形成的一种能量类型。对于地球空间里的生物来说,财富能量是一种维持生物生存发展的能量。最基本的财富能量来自自然产品对太阳能量的转换。比如在自然界里,植物通过内在的逻辑功能装置对太阳能进行类型转化,并储存在构造的产品里。人们把这个储存了财富能量的产品就称为财富。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财富,指具有价值的东西,包括自然财富、精神财富等。语出 《史记·太史公自序》:“布衣匹夫之人,不害於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其中“取与以时而息财富”说明中国古人很早就知道财富的本质,对财富的研究并没有局限在现象层面,古人发现,财富可以根据时间进行取和与的动作行为,而且财富具有“息”的特征。在汉语词典里,息,滋生;繁殖。利钱;利息。

在古人的时代,并没有能量的概念,所以在司马迁的《货殖列传》里,财富与财富能量是同一个概念,在古人的语境里,是相同的事物。现代人在理解古人的描述时,要进行语境的转换,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位置进行不同概念的替换。这就是辩证唯物论认识事物的方法: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发展而变化的。比如在很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就没有把财富与财富能量细分出来。

不过在元宇宙革命的推动下,数字经济的出现让人们不得不把财富能量概念从财富概念里分离出来。财富只是财富能量的存在形式,有物质财富与信息财富两种逻辑类型。而财富能量是逻辑的本质,无论是物质财富或是信息财富,其存储的财富能量是一样的。现在的经济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这个现象,为了便于人们更好的生活,因此对财富能量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更加合理的划分,把采用物质逻辑体储存的财富能量形式称为实体经济,而把采用信息逻辑体储存的财富能量形式称为信息经济。不过按照西方古代哲学家“万物皆数”的观点,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信息经济,其逻辑本质就是数字经济。

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人生过程里的源头“公理”,人生是在“钱”提供的财富能量的作用下运行变化的。作为逻辑世界里的一个基本的规则,每一个人,只能赤身裸体的来到这个物质世界,除了在采用物质逻辑体构造的身体空间内携带了物质类型的能量外,不允许携带任何身体空间外的任何类型状态的能量。

在人生过程里所需要的任何能量都需要通过自身的劳动力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能量进行类型转换获得。在人类自己创建的社会型产品里,人们在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能量类型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推动人类社会运行发展的能量类型,就是财富能量,财富就是储存财富能量的产品。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里,储存财富能量的产品只有物质逻辑体一种类型,直到几十年之前,人类发明了计算机物质产品,并掌握了把物质逻辑体类型转换为信息逻辑体类型的方法,于是人类掌握了一种新的储存财富能量的产品形式,并称之为信息财富。

由于财富能量是无形的抽象的运动形式,而信息产品是人们在采用计算机工具创造的信息空间里创建的信息逻辑产品,因此按照人类掌握的对物质财富的认识,很难依据经验判断信息产品是不是信息财富。按照中国古人的观察,“布衣匹夫之人,不害於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说明财富具有以下的特征,一是财富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东西,不伤害政府,也不妨碍百姓,可以选择时间取出来,而且财富具有增值功能。

关于财富的内在属性和规律,在200年前的时代,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经过一系列的逻辑类型转换和更高层级的抽象总结分析后,以概念的形式总结出了现在的人越来越容易理解的大量属性特征,并用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马克思把财富抽象为资本,然后把资本抽象为死劳动,这样就逆向建立了财富到劳动之间的逻辑过程通道。

钱只是在政权强制作用下的一种代替财富能量的产品。所以钱作为产品的存在形式,其本身并没有储存财富能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里,钱的存在形式也因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不断变化,比如在中国的历史上,“钱”曾经以贝壳,银子,金子,银元宝,铜钱,铜币,银票,银元,纸币等形式出现过,现在的钱主要是纸张产品形式的人民币,不过为了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需要,增加了以数字产品形式存在的数字人民币产品。

从创造财富能量的技术原理上讲,现在流行的“虚拟币”并不是钱,不属于财富产品,因为虚拟币里即没有存储财富能量,也不是统治阶级在政治权力的强制作用下等价代替财富能量的产品形式。只是一群资本的游戏者为了赚钱而设计的一种游戏活动。作为一种由人们自己设计的逻辑规则,“虚拟币”能否成为钱,是由该区域空间里的统治阶级决定的。

尽管目前人们并不知道人是从哪里来的,最终要到哪里去,但是基本上已经确定,人类社会是由人类自己设计的逻辑规则系统构建的逻辑产品平台。经济学家们发现,财富是推动这个平台运行发展的能量,人们的一切行为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能量,从而在人生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运行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状态。

在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哈特的作品《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里,有两个对现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贡献很大的人,一个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犹太裔物理学家,一个是卡尔·马克思,犹太裔思想家。从表面的逻辑现象上看,这两个人研究的领域完全不同,一个研究自然科学,一个研究社会科学;但是从内在的逻辑本质上看,他们都是采用思维的形式研究这个宇宙逻辑世界的本原。

作为一种猜测性的基于现代科学方法的假设,马克思采用研究科学的方法发现了资本作为财富能量的存在形式,推动人类社会这个产品运行发展的规律,并提出了大量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

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又说,资本是一种由剩余劳动堆叠形成的社会权力。这种描述生动形象,入木三分,不同知识阶层的人都很容易理解,并且基本上都会用于寻找解决日常生活难题的方法上。

在逻辑空间里,财富能量与财富以及资本本质上是什么,如何创建?

比如资本是死劳动,像吸血鬼,只有吮吸了活劳动才有生命力。这就告诉人们一个赚钱的规律性方法,需要四个最基本的要素:初始启动资本,构造一个博弈局,在局里面创建一个产品项目,活劳动。如果找到了正确的程序方法,资本就会像吸血鬼一样越来越大,这些多出来的资本就是赚的钱。

局就是一个空间,是一个容器,是一个空间内的所有事物采用展示各自的能力获得生存发展所需能量的平台。中国古人把平台上的表演内容称为戏,把每个人在生命周期内发生的逻辑过程所展示出来的现象抽象为“人生如戏”。

作为一种假设性的现代科学模型,物理宇宙以及自然界里的万物都是采用逻辑的形式创建的逻辑产品,按照哲学家的观点,逻辑的本质就是思维,思维是一种虚无的存在形式。尽管人们目前并不能采用现代科学的方式确定创造宇宙万物的原始的思维来自哪里,不过很多伟大的物理学家基本上都认为创造宇宙万物的原始思维是存在的。比如按照网上的资料,爱因斯坦本人在50岁时写道:"我相信斯宾诺莎万物有秩序和谐的上帝,而不相信与人类命运和行动有任何关系的上帝。”而物理学家杨振宁晚年的时候在一次采访中说,“我是认为有造物主的,因为这个原始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巧合,都是有着一套成熟且完美运行的规则。”但同时杨振宁也有说道,如果是大家正常认知中的“人形”的上帝那是没有的,他只是认为可能有一个或者是其他能量形成的“造物者”。

尽管中华文明里并没有明确地描述创造宇宙万物的“造物者”的具体存在形式,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幻想出存在形式,不过一个抽象的形式就是“老天爷”。但是却明确地描述了中华文明是人的思维创造的。

参考上古神话故事以及考古发现的内容,按照现代科学创建科学模型的方式,大约在12000年前的远古时代,有巢氏萌生出了创造中华文明的原始思维,开启了中华文明从0到1的过程,具体的物象形式就是“构木为巢室 袭叶为衣裳”,后来经过了5000年的发展,大约在7000年前的上古时代,伏羲氏采用图形符号逻辑的形式创造了文字,于是出现了采用卦象形式描述的中华文明,大约又经过了3000年的发展,在4000年前,出现了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于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形式从部落族群形式上升为国家朝代形式。区域空间的规模越来越大,空间内的事物越来越多,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不过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从来就没有改变,就是创建让所有事物安全和谐生存发展的空间。

似乎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古人就有了人生如戏的观念,所以中国古人把人生当成演戏,只要上了台,就要努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达到“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

而演戏所需要的能量并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人们自己采用博弈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在逻辑世界里,适合人们直接使用的能量类型就是财富能量,而推动人类生存发展的财富能量是人们通过土地提供的平台在自由意志力的作用下,对自然界里客观存在的能量类型进行转换后创造的。对于人类来说,最基础的能量类型是由太阳提供的能量,所以物理学家发现,在宇宙逻辑世界里,倘若太阳停止了提供能量,人类也就失去了创造财富能量的来源。不过科学家们发现,自然人不能直接使用太阳能,能够直接使用的财富能量是储存在被称为“食物”的产品里的能量。按照网上的资料解释,对人体而言,能够满足人的正常生活活动需求并利于寿命延长的物质称之为食物。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里,中国古人似乎在伏羲氏的时代就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在中华传统文化里,“以农为本”核心地位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中国在漫长的发展历史里,一直都在顽强地寻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方法。尽管大多数的后人或许并不知道伏羲制定这个逻辑规则的真实含义,但是这种习惯性的行为帮助中国人抵御了很多次的重大灾难。

在逻辑空间里,财富能量与财富以及资本本质上是什么,如何创建?

尽管元宇宙革命增加了属于人类的财富能量的类型,但是人类创造食物类财富能量的能力更加强大了,作为一种基于现代科学的形式猜测的技术模型,在工具类财富能量推动提升的科技文明的助力下,人类创造食物类财富能量的速度基本上与人类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在地球空间内,人类只要找到合理的创造人类社会的逻辑结构体系,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足够的维持自身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财富能量。

似乎元宇宙革命把人类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类已经开始进入了人们自己主动编写人生剧本的时代。现在的人们或许会觉得这样的场景很魔幻,但是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提高,人们就会越来越习惯这种发生在网络空间里的虚拟与现实融合的社会场景了。

在元宇宙产品里,自然人可以利用逻辑同一性属性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成为元宇宙里的数字人,并创建数字人社会生存发展的数字经济系统,这样,人们就创造了采用数字产品形式储存财富能量的财富类型。现在的人把这种财富产品类型称为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是用于表示数字资产(包括jpg和视频剪辑形式)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可以买卖。

在古典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财富能量采用产品内在价值的形式存在,马克思对这种状态进行了科学的研究,认为“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产品价值。马克思还将价值分为使用价值(use value)(给予商品购买者的价值)某个物品使用的价值(多么有用)如水有高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exchangable value)(给予商品提供者的价值)可交换其他商品的价值(多么值钱)如黄金有高交换价值。(出自《资本论》第一卷Capital Volume I)

所以很多哲学家认为价值是抽象的信念、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选择等等,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时时、处处起作用,指导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评价某一事物就是来源于并反映了抽象的理想价值。

人们喜欢的钱来自商品里的交换价值,通过价格的表现形式进行外化,再采用货币的形式进行固化。经过一系列的逻辑类型的转换后,抽象的由人的自由意志力转换的来自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能量类型的财富能量就变成了货币形式的钱。

由此可见,假如宇宙世界真的是非人型的“造物主”采用逻辑的形式创造出来的,那么按照经济学家们的研究,钱也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财富能量,那么人们就可以按照规律合法安全的赚钱。当人类的科技文明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人们通过劳动赚钱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享受,因为创造财富能量的劳动力基本上来自机器人提供的劳动,而自然人提供的自由意志力主要用来创新财富能量的类型。

尽管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里,马克思指出了劳动异化的这一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物化。

马克思认为,人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同时,也在生产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人与人的感性关联一方面变成以“物”为中介,另一方面为物所掩盖。“人们信赖的是物(货币),而不是作为人的自身。”马克思物化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尽管在劳动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与他人打交道、进行感性的交往,但每一个人所围绕的真实核心是物或货币,只要物或货币从人们的劳动-交往中撤离,感性与情感关联甚至伦理关系都会作为衍生性的伴随物而消失。

马克思认为,在谋生的劳动中,劳动主体和对象不仅是异化的,而且是偶然性(即抽象性)的,因为劳动者的使命取决于外在的社会需要,因此他必须服从这种格格不入的外部强制。

在元宇宙革命的推动下,人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把关于劳动到货币转化过程的逻辑关系采用信息产品的形式构建出来,这样人们就可以在自己创造的信息空间里创造出属于人类社会的数字经济系统,把经过人的劳动力转换创造的财富能量储存在数字产品里。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从构成要素来看,数字经济包括数据和数字技术两个关键要素。

数据自古有之,在互联网出现后,因为数码化而记录、积累成为可供计算机快速提取、分析的大数据。近几年来,大数据被广泛地运用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成为并列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新要素。数据要素具备低边际成本、无损耗、易复制等特点,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引擎;数字技术具备迭代快、扩散快、渗透性强等特点,两者通过加快创新的供给和扩散,优化生产函数中的要素配置,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产业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通过数字技术在元宇宙里创建出类似实体经济系统功能的数字经济体系,或许是互联网企业未来的竞争发展方向。比如,骆炬老师以“文化对接资本、交易创造价值”的哲学思想优化生产函数中的要素配置,提出了采用数字技术在元宇宙里创建“文化版权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的版权经济双循环系统的数字经济产品方案。 这是一个采用版权经济的形式,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大创客打造的一个孵化平台,让人们以消费资本和智慧资本加盟的创新驱动的版权经济数字市场元宇宙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能量   逻辑   马克思   财富   宇宙   资本   形式   人类   类型   数字   产品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