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山烟雨之行


云顶山烟雨之行

5月14日早上9点半,天气阴沉沉的,给人的心情自带一种压抑感,细濛濛的雨丝飘飘洒洒的从天而降。石佛沟囗,我们一行九人,准备从石佛沟到云顶山、石关子,再从石佛沟出来进山徒步。

时令已至立夏,山野里一片青翠,但今天的天气出奇的凉,如入深秋一般透凉直窜每个毛孔,让人不禁直打冷颤。进入沟里,行走在谷底的公路上,路与河相依相伴,依山随峰婉娫前行,满山乔木夹道,上下密布,如行走在绿幕之中。越深入山谷,雾气越浓,仰望山顶,云低雾缭,时卷时舒,山头被浓雾时遮时隐,如临仙境。再向前行,濛濛细雨已变成淅沥的小雨,时不时夹杂着一星前点的雪花,遥望前方深谷,给人一种“漫道秋来雨,那无一日晴”的诗境。再向前行路转,一山直插云雾耸立路头,雾中半隐半现,不见其高,我们在山下寻得一羊肠小道,决定从此循山坡而上,登其顶。雨中林间铺满落叶小路有些湿滑,行在其上甚有艰辛,路旁粘满雨珠的草丛已没过脚踝,没蹚过多远,已打湿了鞋子和裤腿。时不时路边会冒出一两株开满白花的无名植物,花朵上挂着几滴露珠,娇嫩美艳的令人心痛,最惹人眼的还是陡坡边盛开的含泪带雪的黄刺玫,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继续向上至山腰处,路尽一片山林挡住去路,只好钻入树林,一边攀藤扶树向上前进,一边寻路。突遇一片刺老芽林,这是山中最美味的野菜,当地人又叫它乌龙头,现场已被山民摘过,折枝落了满地,我们更有信心找到出路,顺手也摘了一些残残羹剩菜,回家也品尝一下这山珍美味。穿过这片刺老芽林,又向上穿过一片近约70度的山坡,钻过一片荆棘林,豁然开朗,登上一个小山头,站上了一片草坪,更庆兴的是也找到了上山的道路。休整一下,我们继续前行,这时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裸露的山路上已是洁白一片,山坡上的草坪已是“风吹白草折,胡天八月雪。”最让人舒心的是走在林间,耳边传来雪花与雨点拍打树叶的沙沙和滴答声,其间还夹杂着几声婉转的鸟呜,真是让人心清神宁,无一杂念,舒缓之气透惯全神,再不愿向前挪步。沿山脊下而复上,越岭数个,浓雾时而包围我们,时而在对面山头与我们对视,风卷雾聚雾散,变幻莫测,如临仙踪,只是没有神仙罢了。下午两点终于登顶云顶山山巅,看到了雾中若隐若现的玻璃栈道大桥,看到风雪中瑟瑟发抖的绿树红花、青草嫩叶,看到了雾中隐藏了尽头的栈道,有曲径通幽的意境,云顶烟雨的画面徐徐的展开在我们的眼前。山上气温很低,再加上我们鞋子衣服都湿了一半,停下来立刻就感觉到了寒意。匆匆吃过午饭,我们就近从栈道口下山,栈道的级梯上还覆盖着一层半雪半水的残雪,踏在上面并不是很滑,但抬起脚时会带起不少雪水,溅的满裤腿都是污点,约半小时后我们到达山脚下一个小山村,走在青砖漫铺的村道上,不见一点积水和残雪,甚是舒服。下到云顶山山底,走在山谷中的土石公路上,经过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走出了石佛沟,到达了出发的石佛沟公交车站,赶上刚到的班车,我们鱼贯而上,踏上了返家的旅途。

云顶山烟雨之行


云顶山烟雨之行


云顶山烟雨之行


云顶山烟雨之行


云顶山烟雨之行


云顶山烟雨之行


云顶山烟雨之行


云顶山烟雨之行


云顶山烟雨之行


云顶山烟雨之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石佛   残雪   裤腿   栈道   浓雾   林间   山头   风雪   山坡   烟雨   雪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