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地点:阿里中线后一百多公里行进中

时间:壬寅年五月十四日发布


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让人心颤的美

没错,这是一本书的名字。

无独有偶,这几天仿佛约好了一般,身边,耳畔充斥着“孤独”这两个字,恰好昨晚阿云的视频里也提到。


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读书笔记

翻了翻笔记,找到了那一年看这本书的记录。

而一位姐姐这几天在她的节目里也讲述着关于她单车独自八进八出西藏,以及在无人之境隐居第四年的心路历程,谈了自己对寂寞,孤独和自由的理解。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用刻意,它要开始,自然而然地就开始了。

就比如,青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旅程,他的“行”积累到一定程度,关于“知”的思考是一定会升华的。

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云间思考

重装骑行。

在除了风还是沙的无垠的荒原中,在车轮陷入泥沙中人与车狼狈摔倒时,在握着的车把的手掌酸痛得要撕裂的时候,在后背的背包压的本来就缺氧的身体无比沉重时,这时对孤独的理解是一种信仰的坚持。

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形单影只的美

昨晚刻意很晚去遛狗。

寂静的夜,有风声,有虫鸣,空气中有飘入鼻息的花草香,小径沿途有不太明亮的路灯,抬头看楼宇也都有关于家的光源,远处还传来微弱的车轮声。

我是想设身处地感受一下,阿云的独处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可我找不到无声无人无光的孤独之境。

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寂寥

除了寂静还是寂静,苍茫夜色,荒原孤客。

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世间还有什么关于孤独的词捋顺不清的。这时对孤独的理解应该是对内心最深处的探寻。


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激情

人有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这也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表现。但情绪有高低起伏变化又恰恰是人活泼泼存在的意义。

孤独不是寂寞终老,它是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才可以拥有的秘笈。可以“柔以待人”,可以“和而处事”,可以“雷厉风行”可以“悄然远遁”。

在一切的行为背后,始终是一颗独立超然不依仗外事外物的心。这时对孤独的理解应该是内在的强大和圆满自足


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质数的孤独》

我想这本书在瀚海的书海中能让人读到,一定与保罗的社会身份有关。诸多的“的”修饰,“80后,粒子物理学博士,,处女座,最高意大利文学奖,还有一张英俊的面孔,以及这独辟蹊径的写作手法。一如我的这点文学日常冠以的“徐云流浪中国”。

人们由保罗.乔而达诺学术等方面的耀目光环继而发现他另一面的深邃与璀璨;而我也得以有机会借由人们对徐云的喜爱来展示自己的一点点心迹。

小说以质数的数理特点来作为孤独意识的隐喻,来形成一种类似于日本文学中“侘寂”的独特审美意蕴。

关于情节方面大家感兴趣可以百度和买书来阅读。

我比较喜欢将一本书,或者一个人代入自己的思考模式。

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沉迷于影子的男人

质数,除了能被“1”就是他“本身”整除。除此别无其他。想来用它形容孤独再恰如其分不过了。

“1”,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拥有的个体生命。那么“本身”就是自我,不是其他人。

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独处


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自由

当你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后,“世界完全属于你,与他人毫无关系”。此时的你已经是一枚“质数”,自由自在的生命,无拘无束的自由。

“自由的时候,我是孤独的。但孤独的时候,我是享受自由的。”

而我们中的大多数,除了都有的“1”,还有“懦弱,牵绊,瞻前顾后和得失计较等等”,如此多的待整除的合数,唯独缺少追求自由的勇气和决心。

所以可以理解,孤独的最高境界是灵魂的自由。

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还是自由

“质数”很多很多,不只阿云一个人。有很多位有信仰,知行合一,内心强大,灵魂自由的,各种方式的“孤独者”们,让人喜爱。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懂得他们的独处之美。

“庸者成群,勇者独行”的说法有些片面。我们对自己也不要妄自菲薄,不是身处人群和嘈杂便是庸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又绕回了老儿话,拥有诗意的心情,自由的灵魂,思想飘忽的瞬间,随时都可以体会到孤独的美感。

本是尘俗人,偶做神思客。倏忽九万里,芥子须弥过。”这首拙诗前半部分可以说是我对精神世界灵魂自由的理解。


徐云流浪中国记:(四)《质数的孤独》

人生节点之一

人生有很多很多的节点,譬如这块界石。它告知你到在哪,提醒你走过哪。也让你记住一个时刻,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人。这就是行走的意义。行走,这大面积的“独处”方式是对“孤独”最美的句点。

孤独从来不是寂寞,它是“勇者的游戏。”

有的人乐在其中,有的人无缘体会。

当一场秋风吹起一片落叶时,你可以背起背包,告别一些人和事,去体验一下只有“1”和“本身”的一场“质数”之旅。

说不定,在哪,就能碰见一个叫阿云的男子。

2022年5月日15午后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质数   保罗   孤独   荒原   生活方式   中国   寂静   内心   灵魂   寂寞   自由   徐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