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吃啥(散文)

每日灵魂拷问:

早饭吃啥?

午饭吃啥?

晚饭吃啥?

夜半时分,饥肠辘辘,忍着不吃的时候,我会上dp网为明日的早餐描绘各种宏伟蓝图。早上醒来的时候,觉得无比幸福,终于可以实现我的远大目标了。

饿到极点时吃自己想了很久的美食,幸福感和满足感达到了巅峰。有时候,人觉得自己过得不幸福,是因为太早对自己太好了。

早饭吃啥?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年代我有不同的答案。

我是北方人,不过自从18岁以后就常年在南方生活,饮食习惯也渐渐变得多元化。小时候比较奢侈的早餐就是长辈们从外面买回来的油条、油炸糕这些,自家做的就是简单的粥和馒头。那时候我以为全中国的人早餐都是这样的,直到我小学四年级时去了江浙沪旅游,才发现豆腐脑还有甜的,月饼还有肉馅的。大学去了四川才发现,早上犯困,来碗重庆小面可以提神醒脑。后来去了广东,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早餐可以奢华到吃一两个小时数百元的早茶。再后来到了北京,呵呵,早餐就变成了地铁口的煎饼果子,因为不在天津,里面没有果子,一般是薄脆,一般还不脆。

北京当然也有特色早餐,豆汁至今不敢尝试,炒肝是黏糊糊的猪内脏开会,唯一我比较喜欢的是卤煮。我曾经在前门区域七拐八拐找到了一家老字号,忘了店名叫什么了,只记得装修颇有八十年代国营饭馆的风范,绿色油漆墙裙,木制桌椅。我眼睁睁地看着师傅把手伸进一口半米多直径的大锅里捞出一条肥肠来,在案板上咔咔剁成若干片。其实肥肠很软,按理说不需要用多大力气,我总是担心他这么用力会不会把泡过汤汁的手指也剁下来。

早饭吃啥(散文)

(这是徒手扯大肠的大锅……谁见了不得喊一声大哥)


卤煮的汤汁配料很丰富,用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炖猪肠和猪肺,不过我觉得卤煮之所以好吃,关键不在于这些香料,而是出锅后上桌前最后那画龙点睛的几样浇汁。有的店给浇好,有的店让客人自己浇。选项有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我觉得再加上麻酱,这不简直就是火锅的蘸水嘛!窃以为,蒜泥是卤煮的魂儿,有了它,猪下水的腥、肥肠的腻都隐形了,反而突出了猪肉本身的香味。豆腐乳和韭菜花需点到为止,加多了会咸得要命。

早饭吃啥(散文)

(蒜泥妥妥的C位)


蒜真是一种神奇的植物,你说它辣、你说它臭,做不了主菜就是个调料,可是无论是在西餐还是中餐,蒜就是点石成金的存在。蒜蓉生蚝、蒜蓉空心菜、蒜香牛蛙、蒜香面包、蒜香鸡翅……海陆空荤素面点,百搭。蒜有自己的蒜香,又不抢主食材的风头,还能帮助不同的食材扬长避短。蒜还有一个有趣的特点,生吃辣的呛人,熟吃香气宜人,像极了那些面冷心热的人,不熟的时候,感觉那人不好说话,熟了以后,才知道他是多么耐人寻味。那美好的一面,只有熟人才知道。不像辣椒,无论生熟,它都是辣的,而蒜,是有反差萌的。

如今我人在海南,说说这里的早餐吧。海南人早餐最喜欢吃粉,品种也很多,按形状分,比较有名的是扁的像面条一样的后安粉和圆柱体形状的抱罗粉。

我曾经坐在只有铁皮棚顶没有墙的早餐铺子吃过后安粉,这粉的外貌和那些重庆小面之类的比起来,简直就是不施粉黛,粉是白白的,汤也是白白的,荷包蛋还是白白的,唯一的一点颜色就是菜叶子和暗绿色的酸菜沫子,汤里的猪肉丝也是苍白无血色。看起来好像不是很有食欲对不对?

然而一碗粉下肚后,我路转粉了。不要被汤色迷惑了,原来那汤是辣的!汤粉看起来白白嫩嫩没有什么攻击力,汤里丰富的胡椒粉起了绵里藏针的效果,后劲十足,令人挥汗如雨。胡椒虽发汗,但是又没有辣椒那么刺激,吃完后胃里热乎乎的很舒服,不像辣椒灼得疼。猪骨汤底鲜美味浓,其貌不扬但暗藏乾坤,走的不是颜值路线。虽然食物讲究色香味,但是美人淡妆浓抹总相宜,后安粉应该算是淡颜系美女了,越品越有味道。

早饭吃啥(散文)

小清新后安粉

至于每张桌上摆的黄灯笼辣椒,我劝你不要轻易尝试,那比变态辣还变态。四分之一小指甲盖的黄灯笼辣椒,够我下一整碗粉了……

聊完后安粉,再来说说抱罗粉。抱罗粉有汤粉和拌粉两种。一般说来,我喜欢圆柱形的稍粗的粉,有嚼劲。所以你可以猜得到,我喜欢桂林米粉、贵州牛肉粉这些,够圆够粗,米线太细不太喜欢。抱罗粉虽然也是圆柱形,不过好像不如桂林米粉有韧性。拌粉好吃一些,可以算是打卤面的替身,只不过卤的种类不是炸酱、西红柿鸡蛋,而是牛肉干、炸花生米、竹笋、酸菜、豆芽,裹着浓浓的酱汁。

早饭吃啥(散文)

自从18岁离开家乡,本人因求学、工作辗转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城市当着‘外地人’。在北上广,大家都似乎主动融入大都市,学着北京话、上海话、粤语,生怕被人看出来是外地人。可是海南不一样,我坐在马路边吃早餐,身边来来往往的客人南腔北调,东北话和四川话最多,从来没人学着说海南话。大家都心安理得地在这里做着外地人,从来没人希望自己看起来像本地人。可能是因为,大家觉得来海南是旅游、是度假,不是为了讨生活,不用去看谁的脸色,不用去证明什么,怎么舒服怎么来。

今天早上,我在村口大排档吃了湖北风味的藕带米粉。第一次吃藕带,感觉很特别,为此还专门百度了一下藕带是什么。作为北方人,藕也不经常吃,我可能只有涮火锅的时候才会想起藕来。而藕带,就是藕的baby,挖藕人需要闭气潜入水下挖,很是辛苦。刚挖出来的藕带,又细又长,很像一根白色水管。在湖北当地可以买到新鲜的,据说身价贵过猪肉。我吃的这碗粉里的藕带,当然不可能是新鲜的,应该算是泡菜类的,加了猪肉炒成浇卤。

早饭吃啥(散文)

(白色管状物就是藕带)


藕带长的和藕一模一样,它长大了就是藕。看着碗里一根根mini size的藕,横截面的一个个洞像小眼睛一样眨巴眨巴,我心中的罪恶感油然而生,就好像唐僧看见人参果似的,只想说:罪过罪过……然而,说归说,身体还是很诚实,呼噜噜吃完了一个藕的幼儿园。味道嘛……我喜欢吃脆口的,我喜欢吃酸酸辣辣的泡菜,你说呢?我喜不喜欢吃藕带?

早饭吃啥(散文)

(都是娃娃呢)


我坐在一张油腻腻的十人大木桌上吃藕带米粉,桌上摆了好几层大蒸笼,老板不停地从蒸笼里取出各种馅儿的包子。别看就这么几个蒸笼,居然有十多种馅!每个包子的褶子封口处,老板都放了‘暗号’,有的是一芽韭菜,有的是胡萝卜丁。我嘴巴吃着粉,眼睛瞟着旁人盘子里的包子,通过暗号猜测是什么馅儿,耳朵听着此起彼伏的‘微信收款X元’,不远处油锅里的油条优雅地翻个身,空气里弥漫着香喷喷的气味。这美丽的人间烟火气啊!

这张油腻腻的桌上,有我这样自带不锈钢筷子的‘讲究人’,有耳朵上别着烟的建筑工人,有开了车来穿着笔挺的polo衫的上班族,有操着一口四川话的游客一家人……桌上有东北的油条、广东的叉烧包、海南的粉、湖北的热干面、陕西的肉夹馍……四川人吃着油条,河北人吃着粉,湖南人吃着包子,广东人吃着饼……一切都好像很错乱,又好像很和谐。

海南并不是我们这些人的家乡,但是我们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家乡的味道,而且还可以到彼此的家乡味道去串门。这一切,都发生在不到100平米的早餐铺子里。原来海纳百川,也不需要100平方米。

那么问题来了,明天早饭吃啥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蒜泥   肥肠   蒸笼   海南   油条   米粉   猪肉   早饭   辣椒   桌上   散文   早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