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1994年10月13日,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上,乒乓球女子决赛单打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

一位名叫小山智丽的日本选手,一举击败了如日中天的“大魔王”邓亚萍,摘取了金牌。

小山智丽站在领奖台上,接受鲜花与掌声,日本国歌响彻全场。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望着那面缓缓升起的日章旗,无数国人感到非常痛心。

因为小山智丽原名何智丽,她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炎黄子孙,曾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一员。

由于这件事发生在广岛,很多人将之成为乒乓球界的“原子弹事件”。

2008年,南方周刊做过一份问卷调查,你心中改变中国的30人都有谁?

这份调查结果中,何智丽的名字高居榜首。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何智丽离开中国,入籍日本,究竟是“乒坛叛徒”,还是另有苦衷?

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1964年9月30日,何智丽出生于中国上海一户普通人家。

小学时,何智丽就读于上海巨鹿路第一小学,这所学校历来有乒乓球教学传统,她的乒乓球天赋在这里被老师发掘。

父母发现女儿的特长以后,专门将她送到上海少年队接受专业训练。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如同许多运动员一样,何智丽的童年时光被大量训练和比赛占据,通过辛勤的努力,她也收获了无数光环和掌声。

1978年,何智丽被选入国家队,成为前途光明的乒坛新星。

何智丽的技术特点是右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擅长后发制人,只要对手稍微露出破绽,她会立即抓住机会,经常上演反败为胜的精彩戏码。

1982年,何智丽获得中国全国调赛女子单打冠军。

1984年,何智丽获得了亚洲冠军。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当时,何智丽已经成为国家队风头最盛的球员之一,她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与此同时,比何智丽小9岁的邓亚萍还是一个小姑娘,在省队里默默努力,梦想着有一天能站上更大的舞台。

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事,何智丽很可能紧紧压住邓亚萍一头,让她无法取得后来的辉煌成绩。

何智丽对于乒乓球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也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然而,现实往往是无情的,很多梦想并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实现,命运也并非掌握在自己手中。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由于中国乒乓球选手实在出色,在很多国际比赛中,往往会出现两名中国队球员“内战”的情况。

当时为了不让最有实力的选手在“内战”中过分消耗精力,也为了万无一失地摘取金牌,队里经常会安排“让球”的潜规则。

这种潜规则对于球员来说是极不公平的,也是违背体育精神的,谁都渴望凭借自己的实力夺取冠军,站上领奖台,让国歌因自己奏响。

让球的运动员心里不痛快,被让球的运动员也很难受,哪怕是摘取了金牌也会觉得有“水分”。

但面对上级的安排,大多数球员只能选择忍气吞声,默默服从。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1986年,韩国汉城亚运会上,何智丽与队友焦志敏双双闯入决赛。

比赛前夕,何智丽被上级告知,让球给焦志敏,让对方夺冠。

何智丽心中不服气,找到教练徐寅生理论,徐寅生安慰她说,这一次让给焦志敏,下一次就让她夺冠。

尽管心有芥蒂,何智丽还是选择了服从安排,让焦志敏夺冠,自己屈居亚军。

不久之后,在深圳举行的第八届亚乒赛上,又是何智丽与焦志敏闯入决赛,徐寅生兑现了承诺,让焦志敏“让”何智丽夺冠了。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虽然表面上相安无事,但这种“让球”的陋习,却让球员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如同在她们心里埋下了一颗地雷,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1987年,何智丽与队友们前往印度新德里,征战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比赛中,中国队球员表现抢眼,一路高歌猛进,而邻国韩国队同样大出风头,成为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为了不让金牌被韩国队抢走,教练组又开始排兵布阵,安排“让球”战术。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在八进四的比赛中,何智丽的对手是中国队的陈静,教练组安排陈静输给何智丽。

单论球技,何智丽与陈静的水平处在伯仲之间,平日里的比赛互有输赢,所以真刀真枪地比拼,花落谁家全凭临场发挥。

陈静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服从安排,放水给何智丽,让她轻松进入四强。

到了半决赛,四强选手是中国队的何智丽、管建华、戴丽丽和韩国队的梁英子。

赛前的动员大会上,戴丽丽对战梁英子没有太多讨论的必要,教练组将会议的重点,放在了何智丽与管建华的内战上。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戴丽丽之前与梁英子有过八次交手,八战八胜,保持着不败纪录,但万一她马失前蹄,何智丽和管建华谁对上梁英子更有胜算呢?

世锦赛开赛以来,管建华一直保持着极佳的竞技状态,先后战胜了中国队的强敌巴托菲和李芬姬,算得上中国队夺冠之路上的功臣。

而且,管建华是一名出色的削球手,在风格上刚好很克制梁英子的打法,由她对战梁英子胜算很大。

反观何智丽,曾在比赛中输给梁英子过,参赛后的竞技状态也不算太好。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综合考量之下,教练组做出决定,让何智丽输给管建华。

听到这个安排,何智丽很不甘心,接下来要打的是半决赛,意味着只需要再赢两场,她就可以获得冠军。

当时乒乓球项目还没有被列入奥运会,世锦赛冠军就是一个乒乓球运动员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哪一个球手,甘心将这近在咫尺的冠军拱手让人?

何智丽想要争辩,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毕竟她也刚刚才接受了队友陈静的让球,只好保持沉默。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时间紧迫,在教练组的人看来,沉默就是同意。

管建华则非常高兴,她相当于提前拿到了决赛的门票,根本没有将接下来的比赛放在心上,一门心思琢磨梁英子的打球风格。

另一场半决赛的选手戴丽丽也是心中窃喜,因为对战梁英子,她保持着全胜纪录,只要正常发挥,完全可以将对手阻击在决赛之外。

这样一来,决赛很可能就成为戴丽丽与管建华的比赛。

管建华擅长打削球,而戴丽丽的球风正好克制削球,所以她就很可能成为冠军的最终获得者。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就这样,每个人心中都打着如意算盘,站到了半决赛场上。

谁都不知道,何智丽当时已经下定决心,根本不愿听从教练组的安排,要凭真正的实力,为自己夺取一个冠军。

比赛一开始,何智丽便向管建华发起了凌厉刚猛的进攻,让原本优哉游哉的管建华一头雾水,不是说好的让球吗?

虽然心中起疑,但管建华以为何智丽只是想演得更逼真一点,依然表现轻松,想要保存体力,应付接下来的决赛。

教练组的人坐在观众席上,对何智丽连连使眼色,她却视而不见。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直到管建华被何智丽打成了2比0,她才如梦初醒,何智丽根本没有让球,她是在玩真的。

可惜为时已晚,何智丽已经杀红了眼,势不可挡,直接将管建华打成了3比0,晋级决赛。

输球之后,管建华感觉受到了欺骗,心中委屈,哭作一团,边哭边说:“不是说好的让球吗?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第一次有球员敢违抗教练组的决定,下场以后,徐寅生立即对何智丽一番痛骂。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另一场半决赛要胶着一些,戴丽丽与韩国选手梁英子打到了决胜局,她原本以18比12的比分遥遥领先,再赢3球就能取胜。

这个时候,戴丽丽听闻何智丽竟然违抗上级,赢了管建华,一下子慌了神。

她的球风克制管建华,却无法克制何智丽,在以往的交手中,也是败多胜少。

就这样,戴丽丽自乱阵脚,竟然被梁英子连追9球,以18比21输掉了决胜局。

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决赛竟然演变成了何智丽对梁英子。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教练组虽然对何智丽违抗命令的行为极为不满,但此时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让她上场。

好在何智丽依然保持着极佳的竞技状态,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在决赛中以3比0轻松战胜梁英子。

站在领奖台上,她面无表情,将奖杯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因为这个世锦赛冠军,何智丽的排名跃升至世界第一。

幸好何智丽最终赢了梁英子,要是她输掉了这场决赛,简直不敢想象,她将面临着多么严重的后果。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当然,外界不可能知道让球的内幕。

世锦赛结束以后,中国队载誉回国,摘得金牌的何智丽更是为国争光的英雄。

无数中国人为何智丽欢呼喝彩,她的家乡上海市政府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在队内,何智丽因为违抗命令,拒绝让球,遭受了很多次“批斗”。

教练组认为何智丽严重违反纪律,要求她认错道歉,何智丽却认为自己是凭实力获得冠军,拒绝接受惩罚。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其实,球员们大多对“让球”这种潜规则存有看法,平日里敢怒不敢言,现在有何智丽当出头鸟,大家都乐得看热闹,最好把事情闹大,彻底取消这种不公平的竞争方式。

会议上,戴丽丽不顾形象,对何智丽破口大骂,称她为了个人私利,不顾集体荣誉,自己也是因为她破坏规则,才被扰乱心神,最后输球。

何智丽反唇相讥,称自己没有让球,的确对不起管建华,但跟你戴丽丽没有半毛钱关系。

“你自己心理素质差,关我什么事?”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争论到激烈之时,两人甚至扭打到一起,好在被队友和教练及时拉开,才没有进一步将事态扩大。

从此以后,何智丽与戴丽丽结下了深深的矛盾,再也没有解开。

对于管建华,何智丽一直心存愧疚,但事已至此,无法弥补。

管建华当时已经25岁,不久之后便宣布退役,到省队担任乒乓球教练,黯然结束了职业生涯。

多年以后,管建华回忆往事称,自己要是那一次获得了冠军,人生也许就会不同,但现状也很好,没什么好后悔的。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冷静下来以后,管建华并不记恨何智丽,因为罪魁祸首是不公平的“让球”制度,其实何智丽也是受害者。

1988年,汉城奥运会首次将乒乓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作为前一年的世锦赛冠军,何智丽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参赛选手,但教练组制定的名单里,根本没有她的名字。

毫无疑问,她因为世锦赛上的任性行为,遭到了教练组的雪藏。

运动员的职业寿命是很短暂的,谁不想在这全世界最高的体育殿堂为国争光呢?

何智丽找到教练组,据理力争,却依然没有结果。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一气之下,她找到媒体,将去年新德里世锦赛的内幕透露了出去。

1988年8月6日,一篇名为《何智丽为何不参加本届奥运会》的文章刊登在了《解放日报》上,国家队的“让球”内幕公之于众,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即便让球的初衷是为了国家荣誉,但这对运动员来说是不公平的,这种潜规则是不光彩的,当时国家队的主教练张燮林深陷舆论风波。

尽管很多人为何智丽鸣不平,但她依然没能争取到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对中国女乒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陈静、李惠芬、焦志敏三位中国队选手包揽了冠亚季军。

三面国旗同时升起,让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

看到这一幕,何智丽的心中极不是滋味,原本她才是最有资格站在领奖台上的人呀!

1989年,何智丽黯然宣布退役,因为无法参赛,她继续留在国家队已经没有意义。

退役之后,何智丽嫁给日本人小山英之,加入日本国籍,并按照日本人的习俗,将名字改为小山智丽。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结婚以后,小山英之看出何智丽依然热爱乒乓球,便鼓励她在日本复出。

多年以来,日本乒坛死气沉沉,一直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球手,大大小小的比赛里,连八强都打不进去。

1992年,何智丽在日本宣布复出,作为一名获得过世界冠军的球手,自然给日本乒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复出以后,日本的那些乒乓球手全是她的手下败将,她还一度被视为中日友好沟通的桥梁。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中国队听闻日本横空出世了一位顶级球手小山智丽,一看照片才发现,她就是何智丽。

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何智丽代表日本队出战,遇上了很多曾经的队友。

从何智丽那锐利的眼神中,人们看出了她满满的复仇之意。

到了比赛中,何智丽展现了高超的竞技水平和强大的心理素质,连续击败奥运冠军陈静和乔红,与邓亚萍会师决赛。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邓亚萍作为中国女乒的绝对主力,夺得了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已经成为初代“大魔王”,当之无愧的乒坛一姐。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所有人都将阻击何智丽的希望,放在了邓亚萍身上。

邓亚萍擅长进攻,凌厉迅猛,而何智丽擅长防守,滴水不漏,这注定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比赛。

在比赛的激烈角逐中,何智丽严防死守,邓亚萍很难找到进攻机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何智丽每赢一球,都会用日语大喊“哟西”,试图挑衅和激怒邓亚萍,让她自乱阵脚。

作为一名中国人,却大喊日语,这让无数中国观众感到极度不适。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最终,何智丽以3比1的比分战胜了邓亚萍,获得了金牌。

比赛结束以后,邓亚萍接受采访,称何智丽的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发挥非常出色,自己准备不够充分,才导致输掉比赛。

夺冠以后,何智丽当然也会接受中日记者的采访,整个采访过程,她一直用日语交流,甚至说:“这比我作为中国选手获胜更令人兴奋,我还会作为日本队成员赢得新的奖牌,我非常热爱自己现在的祖国。”

何智丽的这番言论,深深地刺痛了中国人的心,无数人将她视为“叛国贼”。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人们认为,即使她曾在国家队遭受过不公正的待遇,但她毕竟出生在中国,也是由中国培养的乒乓球技术,即使现在有了新的选择,也不应该刻意伤害中国人的感情。

遭到大量的质疑和谩骂以后,何智丽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她解释说,自己喊“哟西”不过是到日本以后学习的口头禅。

至于接受采访时全程说日语,也是因为现场大多数记者是日本人。

尽管何智丽作出了解释,但依然无法获得大多数中国人的原谅,她被贴上了“汉奸”的标签,从那以后,她很少再回国内。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虽然不受中国人待见,但在日本,何智丽却被视为英雄,曾三次获得天皇的接见,风光无限。

日本天皇认为,何智丽是中国为日本培养的亚运会冠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何智丽如愿以偿站上了奥运会的赛场。

不过她此时已经32岁,显然过了运动员的最佳年龄。

在八进四的比赛中,何智丽输给了中国队的乔红,奥运梦止步于此。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在日本,何智丽曾连续八年蝉联女子单打冠军,为日本的乒乓球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在事业上不断攀升之际,她的婚姻却遭遇了危机。

何智丽的丈夫小山英之有了婚外情,她果断选择离婚,获得了650万元的赔偿,然后搬到大阪独居,在一家乒乓球俱乐部担任教练。

离婚以后,何智丽依然使用小山智丽这个名字,因为她在日本已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改名会有影响,手续也很麻烦,便沿用了下来。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日本是一个非常排外的国家,何智丽能够在这里立足,并且跻身上流社会,全靠她精湛的球技,曾为日本赢得过多枚奖牌。

多年过去,何智丽的心结慢慢打开,往事都随风远去,她始终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也非常感谢中国曾经对她的培养。

2005年,世乒赛在上海举行,何智丽接受邀请,回到了家乡。

这是过去十几年来,她第一次公开在上海现身。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接受记者采访时,何智丽说:“我现在还是希望中国队能赢,想要中国队拿下所有的乒乓球比赛的金牌。”

对她本人来说,没能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依然是一生的遗憾。

有了何智丽的教训,国家队也早已取缔了让球的潜规则,让每一位球员都能公平公正地去竞争。

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何智丽当年的举动,如果不是她的奋起抗争,不知这种潜规则还会持续多久。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虽然她的一生饱受质疑,但她的的确确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做了一件好事。

如今的何智丽已经58岁,依然保持独身,在池田的银行系统工作,生活平静稳定。

对于往事,她不想再提起,但也不希望被国人误解为“卖国贼”。

很多人都对何智丽的职业生涯感到遗憾,如果不是那次让球风波,她很可能在乒乓球事业上取得更大的辉煌。

但这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乒坛叛将”何智丽,受中国培养却入日本籍,击败巅峰时期邓亚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和包容,对于何智丽的选择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她能被票选为改变中国的30人中的榜首,应该是有道理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乒坛   日本   中国   中国队   球员   小山   巅峰   乒乓球   运动员   决赛   时期   冠军   何智丽   邓亚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