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功《八段锦》理论探索:“双手托天理三焦”五个停顿和转换


养生功《八段锦》理论探索:“双手托天理三焦”五个停顿和转换

之前发了篇小文《七年八段锦修习经验分享,为何预备式才能练出真功夫?》,主要讲预备式在“八段锦”修习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可以说,预备式是贯穿始终的。譬如,八段锦每个动作严格上都要求至少重复3遍以上,从预备式的核心作用出发,八段锦每一式一遍完成后,都回到预备式重新开始第二遍。这样才能把握住“引体导气”,让身体随时处于一种圆和张力之下运动。


今天详细剖析“八段锦”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由于“八段锦”练习方法很多,为了方便大家便于学习。就先从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养生气功版本入手。以后有机会的话,详细分析下国学大师陈撄宁弟子胡海牙所改编“内功八段锦”。


1.

国家体育总局版:“双手托天理三焦”新编核心口诀


我重新梳理了一下,从预备式到双手托天理三焦完成一遍,大概为八句口诀:


两脚并立稳形神,两手自然垂腿边

重心右脚左外摆,手起抱球脚肩宽

双手交叉向上托,托到胸前双手翻

大臂小臂再手指,手心向上眼随转

头正收敛下巴含,双手继续上托天

托到双臂要伸直,体会顶劲手回弹

交叉双手缓松开,划弧树掌呈直线

双手回收抱球式,八段锦功一式全。


养生功《八段锦》理论探索:“双手托天理三焦”五个停顿和转换



2.

“双手托天理三焦”可以分为五个动作


下面五个动作,其实是在一种连贯和节奏中的,并不是真的分开这么多动作。


第一个动作:预备式功不等闲。

对照口诀练习起:

立正站军姿:两脚并立,站稳,调整身体和精神,意识放到脚上(如果你心细,还可以直接关注到脚底涌泉穴),两手自然下垂放到身体两侧。相当于站军姿,只不过是放松自然的样子。

调整呼吸:嘴巴缓慢吐气,停顿两秒,缓慢鼻孔吸气;再吐气,再吸气。共三次。后面练习过程中,不用管呼吸。(呼吸的方法需要熟练后再去调整,而且呼吸也有三重层次)

跨步抱球:右脚站稳,重心放到右脚上,左脚提起,脚尖点地,向前向左画一个小弧,或者直接左脚向左跨半步,左脚站稳。双脚大概与肩同宽,屁股微微下蹲,膝盖委屈,找到站稳的感觉,双手内收,指尖相对,抱球于腹部。(抱球是比喻,不是真的抱球哈)。


养生功《八段锦》理论探索:“双手托天理三焦”五个停顿和转换


第二个动作:双手交叉托胸前


为什么强调预备式,是因为需要从预备式抱球的松沉状态起步,保持张力托手。

保持松沉屁股下蹲的状态,双手手指从抱球慢慢交叉,最好大拇指贴住;

然后,双手向上托,带动身体上升,感受双手上托时身体被拉直的感觉,身体站直,双手正好托到胸前;此时,正好大臂、小臂、交叉手指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第三个动作:眼随双手托起转


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指翻转(也可以直接手指翻转),手心向外向上托;

托到和眼平视时,眼睛捕捉到双手,眼睛跟着双手,双手继续上托,随着眼睛向上,头部肯定跟着后仰;

头后仰45度(多一点也行),手臂在眼前成一个圆弧形。

感受双手上托,双臂带动肩膀和头部后仰带动颈椎同时运动的张力。

重点强调:一定要慢,但节奏连贯。


第四个动作:双手托天下巴含


头部回正,下巴微收,双手上举不停,垂直头顶,真正双手托天,托到胳膊伸直,但力没有用尽,有点回弹的力量,双手带着头部,整个身体向上拉伸,同时分一点意识到脚上,脚部有股重力作用在下拉。

重点强调:体会双臂伸直但还有股弹回的力量,身体上下拉伸的感觉。

风险提示:注意力不能完全放到头部,需要分一部分意识到脚下,如果做不到意识两用,最好意守脚跟。或者腰部微微下探,就是还有点坐胯的感觉。虽然身体伸直了在腰部还有点弹力在。因为,长期注意力放到头部,并且随着托天上升,容易引起高血压,或者有可能加剧高血压。


第五个动作:手掌松放收势圆


接着双手托天的回弹之力,交叉双手手指自然松开,向两边向下划弧;

两手臂呈一条直线时,手掌为竖立状态,然后顺势手掌放平掌心向下与手臂在一条直线上;

两手带动手臂继续向下划弧,最后双手抱球于腹部,回到预备式状态。

这样就圆满完成一篇双手托天理三焦。


从预备动作重新开始,至少重复三次,最好6-8次。


养生功《八段锦》理论探索:“双手托天理三焦”五个停顿和转换



虽然,这五个动作是连贯完成的,但是其中有五处如果体会其停顿和转换,对于修习“双手托天理三焦”将有不一样的感觉。


3.

体会“双手托天理三焦”五个停顿和转换


第一个停顿和转换:托到胸前翻转时


双手手心向上交叉托到胸前,变换动作,双手手掌向内向外旋转时,其实有一个细微的停顿,刹那间的停顿。缓慢练习,用心体会这个停顿。感受向上托的力量或气劲,如何在旋转中被保持,被蓄力,被延续,被增长。


第二个停顿和转换:托到头前眼观时


双手继续向上托,眼睛跟随着双手移动,头部后仰,然后头部回正下颚微收的瞬间,有一个细微的停顿。此时,因为双手上托和头部回正同时运动,心理作用下必然有一个细微停顿,力量发生转换。此时体会,双手垂直在头顶,力量的延续,以及与头顶百会穴之间微微的互动和张力。


第三个停顿和转换:托到天顶尽头时


双手伸直托到顶部,由于向上的力量被双臂自然下拉的弹力作用,此时出现一个停顿。体会双手托到顶部被自然弹回的那个瞬间,体会身体也随着那个弹回,自然被下拉的感觉。


养生功《八段锦》理论探索:“双手托天理三焦”五个停顿和转换


第四个停顿与转换:下到两侧臂直时


双手向下划弧,手臂在两侧快要成直线时,有一个细微的停顿。此时,手掌右竖立慢慢放平,不由自主会有个细微的停顿。感受手掌竖立变换平放时,掌心麻涨感,以及气劲保持,放松,逐渐弱化的过程。


第五个停顿和转换:回到起势手抱时


最后一个停顿,是比较明显的,就是收势动作,双手抱球时。但是,需要体会的不是最后停止抱球的这个预备式动作,而是,双手恰好回到腹部,双手手心向上,手指指尖相对的瞬间,这个停顿。体会随着这个停顿,有股力量带动手臂下沉,膝盖微曲,再次坐胯的动作。像有个弹簧一样向上弹了一下,又被拉回。


养生功《八段锦》理论探索:“双手托天理三焦”五个停顿和转换


双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如果快速做,在动作相对标准的情况下,30秒都可以做完一遍。

但是,我们需要慢慢体会双手托天理三焦的每个过程,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引体令柔,导气至和”。


掌握五个动作,体会五个停顿和转换,学会真正的养生国学“导引术”八段锦。

另:本文,没有专门讲呼吸,因为对于初学者而言,甚至对于多数人而言,完全可以自由呼吸,不要管呼吸。当然,当你真正体会到“引体”的“引”时,那自然也能体会呼吸“导气”了。


有关呼吸的三个层次,以后有机会专门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天理   停顿   上托   双手   头部   手掌   呼吸   身体   动作   理论   自然   段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