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某某”被捕

今天各大媒体圈把一条新闻玩坏了。

标题是:马某被杭州国安局采取措施

这条新闻出来后立马上了热搜,而且很多人半信半疑地认为,这个“马某”就是那个“马某”。

上午港股开市,阿里巴巴大跌9.4%。

阿里巴巴

“马某某”被捕

对消息敏感的人,上午开市就开始卖出了。

对消息更敏感的人,上午大跌的时候迅速抄底。

10点左右,阿里巴巴股价反弹,消息也真相大白,并非大家所想的“马某”。短短几个小时,有些人亏了10%的本金,有些人则大赚一笔。

这次事件让我想了很多。

(1)股市

放这条新闻出来的人不知道是为了蹭流量还是为了股市投机,消息点进去是这样的:

2022年4月25日,杭州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勾结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涉嫌从事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马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此案正在深入调查中。

我看到后的第一反应是,马某某肯定不是马云

日期如果是今天,真不好说,但日期是4月25日,这之后马云还在参加活动,并没有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如果是游资为了炒作,我觉得已经达到目的了,上午阿里里巴巴先恐慌下跌10%左右,又迅速拉回来,完全可以割一波韭菜。

一条新闻,几个小时,闪击套利,非常完美。

但我觉得这不像是游资的操作,因为一条新闻会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很难预测,不过不排除有特别聪明的资金在大跌时搜集恐慌筹码。

股市,永远是情绪化的,因为操作股市的是人,而人是情绪化动物。

我们如果不想被股市左右,就要克服这个弱点,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性看待股市中的一切变化。

(2)媒体

我觉得放出这样消息的更像是“无良媒体”,它们只是为了博取流量。

比如正式通报里,明明说的是“马某某”,文案报道里非要通报成“马某”,这明显是在故意混淆视听。

再比如,特地把“杭州”这个字眼加重加粗,故弄玄虚,让大家产生联想。

现在是媒体的时代,但也是媒体衰落的时代。

我相信媒体在接到这则消息的时候肯定知道“马某某”不是“马某”,但他们为了完成KPI,不择手段。

因为写成“马某”,就意味着今天会不停地收到弹窗,弹窗的内容是大家因为文章里的“马某某”是不是“马某”而大肆争吵。

爆文制造出来了,至于产生什么影响,谁在乎?

媒体最基本的职责是向公众传播有效信息,可现在呢,一些媒体为了流量,传播的不是迷雾,就是谣言。

面对这样的新闻,很多人是没有证伪能力的,因为对于普通人,辨别消息真伪的代价太高。

人民的声音往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媒体左右人民的声音,让真相藏于地下。

(3)马某

一则消息没想到能引起这么大的影响,上午胡锡进还专门向有关部门确认。

“马某某”被捕

这件事虽然结束了,但事情的影响并没有结束。

如果是5年前,这则消息会有这样的效力吗?

5年前,有媒体人敢这么写吗?

5年前,大家看到这样的消息会想到马云吗?

5年前,阿里巴巴的股价会下跌10%吗?

5年前不会,为什么现在会?

消息刚出来时,很多人欢欣鼓舞。

老胡辟谣后,大家反而透露出一丝失望。

好像如果出事的真是马云,才顺应民心。

马云势危我觉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墙倒众人推。

多做事,少说话,真的很重要。

后续……......

“听说马某某被捕了,不是马云。”

“不是马云?那有没有一种可能……”

“这个马某某,是马化腾、马斯克、马邦德……”

“马某某”被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游资   阿里巴巴   杭州   流量   股市   上午   年前   消息   媒体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