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古,西北最早的地名竟多数出于华夏

昨晚看了北大文博院陈凌教授在新疆找古都府的电视片。

以前我不太注意西北地名,也没去过,但有一次我偶然看见新疆的“开都河”时竟吃了一惊。

北大考古,西北最早的地名竟多数出于华夏

“开都河”流注入“博斯腾湖”

看看地图,“开都河"是新疆的大河之一,也是一条著名的内陆河,流域包括和静、和硕、焉耆、博湖等县,主要在和静县区域,属孔雀河的主要上游,流程全长约500多公里,东南流注入“博斯腾湖”。

为什么会感觉吃惊呢?

因为“开”是华夏的地名呀,古蜀就是“开明蜀”,“开明蜀”的“开”就是从“荆门”来的,而“荆门”的起点是“开源巷”,全部都跟“开”沾边,天天念叨的“三星堆”之谜,答案不是就在这里吗?

再拉着“开”继续往回溯源,中原有“邢台”,也叫“邢襄”,“襄之地”的原点在河南“襄城县”,那时黄帝一直打不赢蚩尤,结果去那里的“具茨山”找来女战神“九天玄女”,后来黄帝一方屡战屡胜,一直追到西北,青海就有“九天玄女”的最后道场。

其实,“开”的最原点是在东北“新开岭”、朝鲜“开城”,可能“兴凯湖”也是“开”,这些先放下不说。

从“都”字的角度来看,四川就有“成都、广都、新都”,所以,北大考古也在找“都”这是没错的,“开都河”只能是华夏的地名,“方城”与“圆城”之争非常荒谬。

你看,甘肃进入青海的“扁都口”也有“都”字,这里的“扁”也是部族名,尧舜禹曾经住在山西“偏关县”,“偏”就是“扁人”,这个“都”的级别极高。

除了“开”和“都”,请注意看看四川藏区的“甘孜”,“甘”原是松花江正源头的“甘河”,然后才是“甘肃”,而“孜”的“攵”跟“汶川”的“文”一样是盘古的字号,也就是盘古的大名,五千年前竟然也到了这里。

其实,“月氏、鄯善"等全部都是华夏,新疆的“洋海遗址”也是华夏,“羊水”是蚩尤出生的地名,他的余族把“洋、鄯、善”等都搬了过来,他们的其它分支曾去到“羊城”。

那时蚩尤余族在前面跑得快,黄帝和华夏各部族在后面追得急,西北发现的“佉卢虱乸文”木渎就是蚩尤的“犍陀罗”带去的文字,丝绸之路只能是华夏的西出之路,西北的历史不是由西向东的过程,而是由中原一头扎向西方。

新疆“哈密”的原根也是在东北和山东,虽然不敢说“乌鲁木齐”就是“齐鲁”,但“乌”可以是黑龙,而“天齐王”就是“白龙”,这在易经八卦正是一对。

“天齐王”是黄帝往西追杀蚩尤余部的第一主力,其极远的源头在齐齐哈尔“天齐宫”,进入中原的山东被封为“东岳泰山天齐王”,最后是在甘肃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天齐宫”。

说起来还有“柴达木”,“柴”的源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市附近的“柴河”,那里有华夏“意境山水画、造字、历史”等三大灵感的“水岩泐石”,他们半中间在湖北“荆州”附近还有“柴湖”,到了西北是在青海有“血渭一号墓遗址”的“柴王”,有人甚至说“柴”是出了中国。

青海最大的姐妹淡水湖“扎陵湖”和“鄂陵湖”,“鄂”应该是东北“鄂温克、鄂伦春”和湖北的“鄂”;而“扎”是内蒙古满洲里市的“扎赉诺尔遗址”,“扎”最后是出现在了“扎陵湖”,而且两边还是共认“达赖”,“扎”明显是到了西藏。

总之,西北最早的地名多是出于华夏,不管读地名时多像洋话。


(丁丁哥/20220429/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华夏   地名   盘古   开明   荆门   青海   甘肃   新疆   黄帝   遗址   北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