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关注:中国正在酝酿的寻找“地球2.0”计划,究竟是什么?

前不久,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正在酝酿一项寻找“地球2.0”的计划。

所谓的“地球2.0”,就是要在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内找到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在天文学家看来,这样的行星上有可能存在液态水,甚至是生命。找到它们,或许可以解释,我们从何处来?又将到何处去?

英媒关注:中国正在酝酿的寻找“地球2.0”计划,究竟是什么?

当然,找到“地球2.0”,不仅仅是我们的梦想。

2009年发射升空的开普勒卫星,就是人类寻找“地球2.0”的排头兵。

卫星开普勒带来的希望和遗憾

“卫星开普勒”,实际上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设计出来的太空望远镜。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现环绕着其他恒星的类地行星。

从2009年发射升空以来,开普勒为人类打开了观察宇宙的窗口。仅用短短4年,就凭一己之力发现了将近3000颗系外行星。

虽然这里面并没有人们最想要的“地球2.0”,但在开普勒的一系列观测成果中,人们却第一次看到了质量和直径最小的系外行星、第一个6行星系统、第一个围绕两个太阳运行的行星等。同时,天文学家透过开普勒还发现,恒星表面的大气复杂多变,亮度并不稳定,以至于开普勒所捕捉到的信号也存在闪烁不定的情况,这是后续观测、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而这些发现,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深空环境的认识,也让很多人更加坚信,一定会有“地球2.0”的存在。

英媒关注:中国正在酝酿的寻找“地球2.0”计划,究竟是什么?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概述图

但遗憾的是,2013年,开普勒就因为反应轮出现重大故障,没办法再进行正常观测;2018年10月,因燃料耗尽,这颗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卫星望远镜,正式宣布退役。

中国版“地球2.0”,怎么找到你?

和“卫星开普勒”只采用一个太空望远镜观测不同,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我们是预备同时携带7台望远镜的。

其中6台望远镜会把观测区域继续瞄准天鹅座和天琴座,这也是开普勒之前观测的区域。

在我们的计划中,这次观测将借助“凌星法”——观测行星经过恒星表面时所引发的恒星表面的微弱光度变化,来搜寻系外行星的踪迹。而6台望远镜同时工作,可以给科学家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有数据显示,“地球2.0”升空后,其视场将是开普勒原有视场的5倍左右,其观测深度也能达到开普勒的2 3倍,大约可同时观测120万颗恒星。总体来说,其观测、搜寻能力将是开普勒的10 15倍。同时,它还能观测到比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探测到的更暗、更遥远的恒星。

英媒关注:中国正在酝酿的寻找“地球2.0”计划,究竟是什么?

“凌星法”示意图

至于多出的第7台望远镜,则是一台特殊的微引力透镜望远镜。它的主要功能是探测太空中不围绕任何恒星运行的“流浪行星”,以及像海王星那样远离其恒星的系外行星。一旦发射成功,它将会是第一台在太空运行的微引力透镜望远镜。

英媒关注:中国正在酝酿的寻找“地球2.0”计划,究竟是什么?

“微引力透镜”示意图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地球2.0”将完成全部技术攻关和实验室验证,项目顺利立项后,2023年将着手进行卫星的建造工作,2026年年底前,将会把卫星发射到预定轨道上。

经过3 6个月的调试,最早将在2027年夏开始目标搜寻,预计在2029年前后会取得早期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视场   地球   透镜   外行   恒星   引力   行星   望远镜   中国   太空   发现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