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量身高”背后的故事

2020年5月27日

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

为珠峰“量身高”

队员在峰顶停留150分钟

顺利完成峰顶测量任务

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同年12月8日

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联合宣布

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

8848.86米

珠峰“量身高”背后的故事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在峰顶合影留念。图片来源:新华社

珠峰“量身高”背后的故事

《中国测绘》2020年第12期封面。

“测量珠峰”的历程

伴随着怎样的艰苦与光荣?

一篇篇精彩的新闻报道背后

凝聚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苦辣酸甜?

这些问题让人向往和好奇

2020珠峰高程测量两周年之际

我们请来两位特殊的亲历者

为您亲口讲述

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

副主任 陈兰芹

珠峰“量身高”背后的故事

陈兰芹位于大本营的2005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

陈兰芹是2020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现场新闻报道的组织者和负责人之一。她带领由媒体记者、宣传人员及服务保障人员组成的团队,克服高原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等困难,圆满完成了2020珠峰测量宣传报道任务。

“作为这一重大工程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我们和测量登山队员同吃同住、朝夕相处,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陈兰芹精心处理各种统筹协调工作,身先士卒入住大本营深入一线采访,还在珠峰大本营主持了珠峰测量现场发布会。

《中国自然资源报》报社

首席记者 王少勇

珠峰“量身高”背后的故事

王少勇在珠峰大本营写作。

作为全程参与2020珠峰高程测量报道的前方特派记者,王少勇与测绘登山队员在珠峰大本营同吃、同住、同工作,先后前往路途最艰险、条件最艰苦的西绒布交会点和东绒3交会点采访,采访到达的最高海拔为6000米,多次与队员共同经历生死考验。

一路上,王少勇以日记形式记录所见所闻所感,客观呈现珠峰高程测量全过程,真实反映测量登山队员在极限环境中的工作状态、精神面貌,用诗意的笔调向读者介绍了珠峰的危险、神秘与纯洁。70多个日夜的苦与乐,艰难与收获,浓缩于57篇珠峰日记。

珠峰“量身高”背后的故事

2021年,王少勇主创的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珠穆朗玛日记》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5月11日至12日

中国交通报举办2022年第二期

新闻宣传业务网络培训班

我们邀请陈兰芹回顾分享——

通往珠峰大本营里的路途

怎样艰险而壮美?

那场“海拔最高的发布会”

怎样成功组织和主持?

如此高规格、高难度的新闻宣传活动

怎样统筹组织协调?

我们邀请王少勇亲口讲述——

极寒风雪下的体验式采访

在攀登途中、在大本营里

怎样工作与生活?

“珠峰日记”是怎样写成的?

我们还特别邀请

周伟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长安大学特聘教授

讲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谭益

导演/摄影指导

讲授:短视频拍摄制作实战技巧

王珍珍

中国交通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讲授:中国交通报2021年度好新闻作品赏析

孙英利

中国交通报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

讲授:中国交通报优秀新媒体作品解析

行业权威专家领衔

一线专家、资深记者在线分享

内容精彩 不容错过

课程报名请扫海报二维码

转发并写下你的留言

点赞前三名将获赠

王少勇著作《珠穆朗玛日记》

参加培训学员

有机会获得幸运奖品

《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纪念邮资封》

珠峰“量身高”背后的故事

编辑丨廖芊

审核丨连萌

监制丨孙英利

投稿邮箱:xww@zgjtb.com

商务:010-65293624

珠峰“量身高”背后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珠峰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   日中   登山队员   高程   峰顶   大本营   中国   测量   身高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