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诛笔伐过后,知网怎么改才能平息众怒?-知网问题之最终篇

知网的问题引发了大讨论,我也连续写了两篇文章,想知道来龙去脉的可通过文末传送门去看看。

口诛笔伐过后,知网怎么改才能平息众怒?——知网问题之最终篇

不少媒体和网友对知网和负责人口诛笔伐,严厉批评。其实以前也不是没有过,但人家一声不吭,风头一过,继续闷声发大财。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一件,今天就谈谈我对知网改革的看法和观点。毕竟,改革全面进入了深水区,知网也不应该例外。

一、从政策、法律层面破除垄断

知网之所以如此霸道,不是因为他自身能力多强,而是因为一直在吃老政策的红利。在知网成立之初,国家把提供知识基础服务的工作交给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又交给了王明亮负责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最早是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来具体运作。

在20多年前互联网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做这样的事情显然无利可图,而且本来也不应唯利是图。可以说知网这些年是给高校、研究机构还有学生们做了贡献的。但是,没有限制的权力终会变成暴权,经过20多年的发展,知网竟然可以让北京大学、中科院这样的机构在谈判桌上认栽,毫无平等协商的空间可言,可谓霸气侧漏

口诛笔伐过后,知网怎么改才能平息众怒?——知网问题之最终篇

因此,想要打破这种霸权,首先应该从根上打破垄断。

  1. 引入竞争机制。

由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新的政策,制定标准,授予至少三家以上的知识服务机构,享有同样的收集、加工、提供论文、期刊服务的资格。俗话说,货比三家,有了竞争才有进步,大家也不至于在知网一棵树上吊死了。

2.确定价格调整机制。

没错,公益性行业也有成本,建个公厕还要花不少钱呢,何况年年都会扩充的数据库。但是数百元的查重费每年18%的价格涨幅50%以上的毛利率,能说得过去吗?而且,即便是有了竞争,也要防范三家联合起来垄断市场和价格。

况且,虽然是公司运行模式,但既然带有知识基础服务性质,又是服务于高校、研究机构这样的组织,价格就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来。由物价管理部门通过召开企业、高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听证会研究, 确定类似企业的成本构成、毛利空间和合理价格,从而确定每年服务费用的涨幅。至于是多少,窃以为可以用历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作为参考标准。

3.论文发表自由选择权。

口诛笔伐过后,知网怎么改才能平息众怒?——知网问题之最终篇

学位论文必须要授权给知网是知网的垄断权来源之一

由教育部、人社部发文,本科、硕士、博士的毕业论文、职称的评审以在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确定的三家机构任何一家发表,均可达标。

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签过上面所谓的授权书,讽刺的是,不签就不能答辩,不能答辩就不能毕业,所以与其说是授权书,不如叫不得不授权书还差不多。

二、管理层面

大家都觉得知网的做法和“版权流氓”一样。尤其是在对待赵德馨教授的问题上,100多篇论文,白白用了十几年,光赔偿就赔了70多万。这样长期的侵权,恐怕不好说是临时工干的吧?

知网的高层管理者有没有问题?有没有纵容甚至指使?高额利润之下有没有什么违法乱纪之处?没有证据,都是猜测,不敢妄下结论。但是,王明亮董事长在知网负责人的位置上一呆就是24年,熬走五任清华校长,明显不合常理,美国总统还只能连任两届呢。

  1. 对知网进行审计

由知网目前的所有者中核资本对知网进行全面审计审查。

坦白说,从结果看,清华也好,北大也好,对自己控股企业的管理都是失败的。想想也可笑,拥有着清华经管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国内两大管理类院系,那么多研究企业管理的教授学者,却管不好自己的校办企业。一个做知识服务的公司常年侵权违反知识产权,上级不闻不问不知道,说清华对知网管理失控算不上诽谤抹黑吧

曾经的高校第一股:同方股份,自2016年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连续6年亏损,2016-2020年,分别亏损1.35亿、3410万、42亿、13.66亿、4.7亿,2021年的经营情况是,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10.7亿,公司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全年亏损在16.8亿-19.8亿之间。也就是说,第四季度亏损幅度加大。


北大方正更被称为民族之光,方正集团以王选院士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起家。方正出版系统征战南北,所向披靡,最终拿下港澳、东南亚和北美地区80%的华文报业市场。但在2019年北大方正先后贷款逾期、无力兑换债券,出现资金链断裂危机。北大方正集团负债金额高达3000亿,可见曾经辉煌一时的方正集团,已经沦为反面教材!

2.降低查重费用和数据库收费

国家部门层面即使采取行动,政策的调整制定也不可能那么快。在此期间中核资本完全可以提出要求,让知网降低费用,诚恳道歉,消除影响才是上策。

而且,中核资本和同方也好,知网也好,没什么历史包袱和关系羁绊,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强化监管,为国企树立一个好的社会形象,别错过这个长脸的机会啊[呲牙]。

3.按流量支付稿酬

知网之所以暴利,是因为收货的时候是一次性低价付款,而且还得作者自己去联系要稿酬,区区4百块钱只能在知网使用的卡,还有1百块钱现金,就能收一篇博士论文,而且多年不涨价。你知道一篇博士论文几万字,博士得掉多少头发,熬多少个通宵吗?500快钱就打发了?太小看中国的博士们了吧?

口诛笔伐过后,知网怎么改才能平息众怒?——知网问题之最终篇

而知网卖货的时候却是按流量计费的。如上图所示,武汉大学刘春波博士的论文,知网500块钱收的,历年下载22871次,知网每次收费25块,收入为57万!我都替刘博士叫屈。要是按流量支付给刘博士稿酬,哪怕一次给1块钱,刘博士也能靠着论文回血22871块,而不是区区的零头了。

但知网的成本与收入比是多少呢?500V.S.570000,咂咂咂,这买卖做的,突然想起伟大导师关于资本的那段经典论述了。怪不得任凭人民日报这种官媒反复批评,人家也不在乎啊。


口诛笔伐过后,知网怎么改才能平息众怒?——知网问题之最终篇

尾声

关于知网的话题不想再多说什么了,这种文章写多了上火,而且也怕给自己找麻烦,断人财路,如那个什么什么。

其实连我花俩钟头都能写出来的办法,有关部门完全能想的更好更全更可行。这么多年为什么没动静?

非不能也,实不愿尔?还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了。

THE END!

传送门一、斗胆扒一扒,把大学生当韭菜,把北大当肥羊的知网,到底何许人?

传送门二、十问知网和王明亮董事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同方   清华大学   授权书   口诛笔伐   众怒   稿酬   清华   知网   块钱   北大   价格   论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