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红胎记”,妈妈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胎记,是很多宝宝与生俱来的“小记号”。不过对于孩子在四肢和头面部的鲜红或暗红色“小记号”,还有身体上突然长出的类似蚊虫叮咬的小红疙瘩,各位宝爸宝妈可要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性疾病----血管瘤。

宝宝长“红胎记”,妈妈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一个月,“小红点”变“小纽扣”

在出诊时,遇见很多很多婴幼儿在刚出生一周左右的时候,家长会发现身体上有小红点。然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在满月之时才发现这个红点在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大,很多都是从“小红点”变成了“小纽扣”才被发现。很多时候,这些“红胎记”不能被及时发现,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危害。

婴幼儿血管瘤,不是简单的“红胎记”

“胎记”并非专业的医学诊断名词,而是老百姓对天生的体表色素性疾病的统称。而血管瘤大多数是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发现,从这一点来看,婴幼儿血管瘤还不能统称在胎记的范畴。婴幼儿血管瘤是较为常见的儿童期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颈部,形态各异,可以是红斑,也可以是肿块,还有些是红斑加肿块。

婴幼儿血管瘤一般具有自限性,一般有四个阶段,早期出现、增殖期、 消退期、消退完成期

宝宝长“红胎记”,妈妈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1.早期出现:通常在出生1~2周出现,表现为充血性、擦伤样或毛细血管扩张性斑片,皮损可突起于皮肤或不突起于皮肤,与周围皮肤边界较为清晰,压之可褪色或不褪色,解除压力后颜色可恢复。

2.增殖期症状

出生后6个月为早期增殖期,此期瘤体迅速增殖,明显隆起皮肤表面,形成草莓样斑块或肿瘤,大小可达最终面积的80%。

6~9个月为晚期增殖期,深在性婴儿血管瘤增殖期可持续至9~12个月,少数患儿甚至增殖期持续至出生后24个月。

3.消退期症状

大部分婴儿血管痛在患儿1岁左右停止生长,并逐渐进入消退期,消退期时患处皮肤可呈暗紫色或花斑状皮肤可形成萎缩性瘢痕。

患儿1岁时血管瘤的消退率约为10%,5岁时约为50%,7岁时可达70%。

4.消退完成期症状

未经治疗的血管瘤满退完成后,有25%~69%会残存退行性改变,主要为皮肤外观的改变,如瘢痕、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缩。

不少家长对血管瘤并不重视,认为就是“胎记”,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如果血管瘤发生在面部,就会严重影响外观,数据统计显示。20%~40%的患儿会有残余皮肤改变,如果在眼部周围,更可能影响影响视力。

宝宝长“红胎记”,妈妈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尽管多数患儿的血管瘤会自行消退,但仍有部分患儿病变发展迅速,可能出现感染、溃疡、坏死、呼吸道闭塞等症状,导致继发畸形、功能障碍等。部分血管瘤还可合并有血小板减少症以及紫癜,很容易出血,甚至危害生命,因此也有称之为危害性血管瘤。各位宝爸宝妈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听从医生的指导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胎记   瘢痕   肿块   红斑   掉以轻心   婴幼儿   症状   皮肤   妈妈   宝宝   血管瘤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