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不齐,担惊受怕,多因为肠胃本虚,一张补心第一方送给大家

总是说《伤寒论》,它真的是宝,从桂枝汤方到葛根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对太阳病、少阳病、太阴病等,张仲景给我们开了多少千古名方,到现在仍旧适用。

整本《伤寒论》里面就两个方子治里虚,里虚有两种状况,一种是腹痛,就是小建中汤;还有一种是炙甘草汤。

今天要说的是《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原文载: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心率不齐,担惊受怕,多因为肠胃本虚,一张补心第一方送给大家

何谓心动悸?

就是心慌、担惊受怕、想哭;脉结代,就是西医说的“心律不齐”,就是脉跳二下停一下,或跳三下停一下。

结就像绳子上面打很多结,结的距离不一定,然后手摸上去就是结脉,代脉就像滴水,久久才滴一滴,结脉和代脉都是一种症状,脉结代了就是炙甘草汤。大约三剂就好了。

为什么会脉结代?

吃下食物后,因小肠蠕动太慢而有间隔,食物经过人的肠胃吸收了之后,才变成血,血再供应给心脏。

如果有时候给血,有时候又不给血,心脏有时候抓得到血,有时候又抓不到血,就停一下,所以本虚的人就会有脉结代的现象。

张仲景发现这心律不整是肠胃引起的,知道是肠胃本虚,所以处方用到甘草、人参、大枣、生姜,这四味药是固定的。

心率不齐,担惊受怕,多因为肠胃本虚,一张补心第一方送给大家

脾脏本身有动能,把脾的血挤出来到脾之大络,就是胰脏,胰脏的血管到胃的下方,胃得到由脾脏过来的血、热,胃开始蠕动。

如果热度不够了,蠕动没了,胃本来存在的热气就往上走,这热气本来在胃的津液里面的。

因为胃的燥气往上走,肺也会跟着燥,所以心情会不好,肺和大肠相表里,所以知道这人的大便一定不会好。

并不是便秘,但大便不是很好,要下焦的大便好,上源一定要滋润,否则肺太热,热到后来会没有大便,所以加麦门冬,麦门冬专门是润肺的,让肺里面的湿度够。

然后加麻子仁,因为他不是便秘,肠子里有宿食,虽然肠子有在走,但是走太慢了。

如果用大黄、芒硝又太强,所以用麻子仁慢慢的把肠子清出来,中药的仁剂,如杏仁、郁李仁,都是油质比较多的,可以润滑。

心率不齐,担惊受怕,多因为肠胃本虚,一张补心第一方送给大家

本来血就不够了,加生地,阿胶,专门补血的。这时候如果光靠甘草、人参、大枣、生姜,再吃食物去补太慢了。

所以把补血的药加在里面,要让它进入心脏,所以重用桂枝。这九味药加起来就叫炙甘草汤,重用炙甘草让胸阳壮起来。

所以炙甘草汤方就组成了:

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火麻仁、大枣等。

以上8味(除阿胶)用水800ml,加入黄酒或者清酒700ml,先煮前8味药,煮好后去滓倒出,将阿胶烊化兑入药液中,分2-3次温服。

阿胶生用,药生用的时候,药力锐且迅,煮熟的药比较纯但缓走下,生用阿胶,可以马上到心脏去,心血马上补足。

因为知道病人的身体虚掉了,所以用生地。

麦门冬和麻子仁是表里药,一个润肺,一个清肠,所以常常并用且等量。清酒,白的酒,米酒就可以了。

心率不齐,担惊受怕,多因为肠胃本虚,一张补心第一方送给大家

在《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篇中提到:

何谓津?

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

岐伯曰:榖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若以津液二者来分阴阳,则津为阳、液为阴。津不足的时候我们用人参来补之;若液不足的时候,我们用生地来补之。

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炙甘草汤中用到人参与生地的药理所在。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为仲景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圣方也;孙真人用以治虚劳,王刺始利用以利肺痿,凡仲景之诸方,其通变如此。

故虽云通变如此,而此方之妙,在脉结代,故又名复脉汤。无论何病,凡脉结代者,皆可用此方。

心率不齐,担惊受怕,多因为肠胃本虚,一张补心第一方送给大家

我是@心内科李明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家庭专属医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麦门冬   伤寒论   桂枝   生地   阿胶   心率   担惊受怕   大枣   麻子   甘草   人参   肠胃   大便   不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