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处的感动

心灵深处的感动心灵深处的感动

心灵深处的感动

@文/徐本禹

“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每当时光的脚步迈进新的一年,自己内心总有一种期盼,期盼着与《感动中国》的“心灵之约”。

“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的朱彦夫,“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的江梦南……走进他们的世界,我数次热泪盈眶。

心灵深处的感动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现场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以下简称《感动中国》)播出,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波澜壮阔的2021年,就如一缕清泉,再次涤荡我的心灵。沉浸其中的同时,自己的思绪也被拉回到过去……

颁奖典礼播出时,我看不到

我与《感动中国》结缘,源自2004年。那一年,我十分荣幸地当选为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时间如白驹过隙。从登上颁奖典礼的舞台到现在,时间的指针已经走过17个年头,时间的“工匠师”也把一幕幕感动镌刻在自己心灵深处。那一幕幕感动,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切都是那么清晰、那么温暖。

心灵深处的感动

徐本禹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现场

在入选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候选人之前,《感动中国》对我来说是陌生的。2004年冬天,当时还在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小学支教的我,收到了母校华中农业大学彭老师发来的一条短信:“本禹,你入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了!”我很惊讶,心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评选呢?”后来,我来到大水乡政府,通过网络才逐渐知晓《感动中国》。那时,自己没有想到能够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更没有想到《感动中国》会一直陪伴着自己走到现在。

当我走上颁奖典礼的舞台、举起奖杯的那一刻,我不知道为什么眼泪会止不住地往下流,怎么也控制不住。这眼泪里面包含着一路走来的艰辛,包含着学生和家长带给自己的感动,包含着社会好心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包含着家人对自己默默的支持……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眼泪是幸福的眼泪,因为被感动、被关爱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心灵深处的感动

徐本禹结束支教后,重回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原大石小学),和孩子们在一起

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的那天,我遗憾地错过了。2005年春节假期,为了走访贫困学生,我没有回家过年,而是留在了大石村。颁奖典礼即将播出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老师特地给我发来短信,告诉我节目播出的时间,希望我到时能够看一看。我对敬一丹老师说,我宿舍里的电视只能收到中国教育电视台这一个电视信号,颁奖典礼看不了。颁奖典礼播出的当晚,我正在宿舍帮学生辅导功课。那天晚上,我收到许多短信,有家人发来的,有老师、同学发来的,有朋友发来的,有好心人发来的。那一晚,虽然天很冷,但我被感动重重包围着,感到很温暖,犹如一股股暖流在心间。

“帮助那些曾经和我一样的孩子们”

2005年3月,我带着3名大山里的孩子来到北京,参加《同一首歌》两会特别节目“相约在春天”。当天,敬一丹老师也来到了节目现场,并告诉观众,颁奖典礼播出的当天,我没能看到颁奖典礼,而且后来也没有看到。当时,《同一首歌》栏目组特地把颁奖典礼中关于我的那部分从头到尾放了一遍。站在《同一首歌》的舞台上,看着屏幕中的自己,我泪流满面。

心灵深处的感动

支教期间,徐本禹和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原大石小学)的孩子在一起

在颁奖典礼的现场,我含泪说出了心中的愿望。我支教时所教的五年级学生杨永,写了一篇题为《2008年的北京》的作文,其中写道:“如果到了2008年,我一定去一趟北京,去看看北京的平房,如果能让我住住北京的平房,那该多么好啊!”我希望有机会能够带着山里的孩子们到北京去看一看,让孩子们知道北京不仅有平房,更有高楼和大厦。

颁奖典礼播出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山里孩子们的北京梦实现了。2005年5月,在北京12位转业军人的爱心帮助下,我带着32名山里的孩子来到了北京。对所有孩子们来说,来到心中向往的北京是第一次,坐飞机也是第一次。在机场出口,五年级学生杨松特意拿出乐器——笙,即兴吹奏了一曲《卖报歌》。杨松大声说,他回去以后要学吹《我爱北京天安门》。

在北京期间,孩子们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队、军事博物馆、万里长城等地。每到一地,孩子们都受到“特殊”礼遇。这“特殊”礼遇里面包含着爱心人士对孩子们的无私关爱和美好期待。

心灵深处的感动

2005年,徐本禹带孩子们游览北京,爬万里长城

在北京的每一天,我都被感动包围着。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在长城上的一次偶遇。我带着孩子们参观万里长城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年人旅游团,他们都是在山村支教一辈子的老师。认出我以后,他们现场10元、20元的捐款,凑了450元钱。几位老太太哭了,我也哭了。她们说,在我的身上看到她们的过去,也看到了山村支教事业的未来。

北京之行虽然只有短短的5天时间,但这5天是孩子们一生当中最难忘的5天,这5天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感恩的种子、希望的种子。现在,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学生王娜娜的网络空间里,依然保存着那次北京之行的照片,照片备注着:“最美好的记忆。”大学毕业的王敏,现在西安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她说:“我会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尽我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有机会,我会尽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曾经和我一样的孩子们。”大学毕业的陈宇这样写道:“现在的我依然还是芸芸众生中很平凡的一个人,无数次想放弃努力的时候,都会感激地想起那些带我第一次走出大山的人。那些印在脑海里的每一帧精彩,一直在我的前方,像一个指明灯!”

燃灯的人

每年年初,我都期待着《感动中国》能够将因大爱和奉献而精彩的每一帧深深印在自己脑海里。即便错过了电视播出的时间,自己也一定会通过网络看《感动中国》的回放。每看一次,都被深深地感动着,眼泪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当我看到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桂梅的感人事迹时,大脑中的影像在张桂梅老师所任教的学校和我所支教的小学间不断切换。

心灵深处的感动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桂梅

正是因为我有贵州山区支教的经历,才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张桂梅老师倾其所有的无私大爱,才有更多触动心灵的感同身受。

张桂梅老师曾用12年时间走了11万公里的家访路,在山路上她摔断过肋骨、受过重伤。每次看到张桂梅老师的感人事迹,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张桂梅老师骑着马或被学生搀扶着去家访的场景。在贵州支教期间,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学生家家访。下午下了课,我和学生一起行走在山间小道上,远的要走将近2个小时。晚上就吃住在学生家里,第二天早晨,再和学生一起走回学校。通过家访,我增进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感情,也为学生好好学习加了油、鼓了劲。我深切地体会到,张桂梅老师拖着多病的身躯,忍着疼痛“拼命”家访,就是为了让学生、家长懂得: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

去年国庆节期间,我又重温了张桂梅老师的感人事迹,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向张桂梅老师致敬的诗:《燃灯的人》。

“……学生还在梦乡,手中的小喇叭已经吹响。唤起,争分夺秒的奋斗志向。催促着,提醒着,忙碌的背影,一直在学生身旁。悄悄地,悄悄地,走向透出灯光的窗。静静地,静静地,一个瘦弱的身躯在守望。慢慢地,慢慢地,拖着一身疲惫走回卧房。为了让学生走进学堂,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崎岖的家访路上。带着真诚,带着期望,打开家人心灵的天窗。有困难一起扛,不能让挫折阻挡梦想起航……”

历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马班邮路”邮递员王顺友。《感动中国》里王顺友的画面,我看过许多次,每看一次都被感动得流泪。对王顺友而言,孤独是他的一种常态。在往返“马班邮路”的14天中,至少有6个晚上需要在山上过夜。在山上过夜的一个晚上,王顺友说:“这个邮路就是孤独和寂寞,这个就太难受了。走路我不怕的,就怕的是孤独……我孤独的时候,想起了家乡,想起了父母,想起妻子儿女,但是陪伴我的,只有风声、水声和我的马铃声,我的马陪伴我。”当王顺友用手抚摸着马的头,对着马说“只有你陪伴我……”的时候,王顺友哭了,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每当我看到这一幕,自己总会泪流满面。看到王顺友的孤独与寂寞,让我想起了自己在贵州支教时所经历的孤独与寂寞。我也曾因孤独与寂寞,在睡梦中醒来时,泪水打湿了枕巾。

心灵深处的感动

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王顺友

让自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21年5月,给自己带来最多感动的王顺友,永远离开了我们。王顺友啊!您只有56岁啊,为什么就这么突然地离开了我们啊!王顺友啊!您经常唱的那首《为什么》,我们好想听您再唱一遍啊!今天,我要把那首《为什么》唱给您听:“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不说个明白你就走,为什么不说清楚你就分手……”王顺友走了,但他带给我的感动会永驻心间。

17年的陪伴,有太多感动激荡在心灵深处,这是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会永远珍藏这些感动,化感动为行动,做一个可以感动自己、也可以感动他人的人。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编辑:刘善伟 牛峻峰(实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万里长城   平房   邮路   家访   颁奖典礼   北京   年度人物   孤独   老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