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们拿到欧洲去呢?

这是央视出品的《敦煌》纪录片开篇第一句话。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你为什么一定要去敦煌呢?

这是每一个心中有远方的人,都会被问到的问题。

汉唐雄风拂敦煌,丝路驼铃咏千佛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敦煌,和甘肃的天水、定西、平凉、张掖、武威等其它地理名词一样,充满了诗律和格韵。唯独敦煌二字给我们赋予丰盈的传奇色彩,秉持着一种时空变幻之下的独特坚守,在自然的寂静之下弥漫着种种浪漫的渴求,撩拨心田、钩心摄魄。

1300余年前,玄奘法师历时16年西行5万余里,在这里的莫贺延碛戈壁中历经背叛、追杀、迷路、断水等各种磨难,却在“宁可就西而死,绝不东归而生”的佛心加持下,穿越“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800里流沙,最终抵达内心的清净佛刹。

1000年前,曾有四条道路从外域通向敦煌,货物和文化、语言和文字、艺术和宗教争相涌入,繁华初上。

几个世纪之后,这方土地的传说依旧被颂之。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特别是对于乘坐兰州到敦煌K9667次的游客来说,到达敦煌时,刚好是一天的开始。

执手相看处,头顶是大片的灿若星河,迎面直扑的凛冽冷风迎接着疲惫惺忪的双眼。

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我们的双眼都是充满了对未知的贪婪渴求。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在这片曾经兴起、繁盛、没落和沉寂的圣地之中,我们一一呼应着或欣赏、或赞叹或顶礼膜拜的全方位感知。

在大漠戈壁,众生平等,幻化成风,幻化成沙。清一色的原始荒凉,清一色的纵情于天地苍茫。

汉唐雄风拂敦煌,丝路驼铃咏千佛。

从某种程度上说,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莫高窟,敦煌才称其为敦煌。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对于很多人来讲,它是一个传奇、一种梦想、是时空轮回中的一道千年佛光。

它是鲜活的,是艺术殿堂永远不灭的神话。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第148窟,是我在史料中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涅槃大佛。

双手合十的内驱让我们瞬间有了灵魂出窍的激灵,冥冥的指引,我知道我还是来晚了。

讲解人员说,释迦牟尼达到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之后,并非常人所理解的死亡。

所以72弟子之不同表情反映出他们修行造化的差异,造化高者能理解涅槃的真谛,因而露出喜容,反之,造化低者就会对释迦摩尼“之死”感到悲痛。

佛祖涅槃时,天国诸神和各国君王都赶来致哀。

在一片悲痛中,佛祖确是神态安详,微微上翘的嘴角隐含神秘的笑容。

这微笑传递出巨大的宁静,穿越了时空,穿越了死亡。

这是《敦煌》纪录片中的原话。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更有甚者,兰州大学历史系公维章博士还专门出书立著了一本《涅槃、净土的殿堂:敦煌莫高窟第148窟研究》的图书,希望假以时日可以入手这本书,再找机会拜谒第148窟。

我是个幸存者,一个留下满身“纪念品”的幸存者

无论是历史留下的磨难也好,劫难也罢,关于莫高窟的记忆也在遭受着自然的冲击、人为的损耗、时代的颠簸。

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走了,来来去去,走走停停,在重叠的记忆中,留下了这片土地和沙砾的悲欣与苦乐。

岁月悠长,世事变迁,敦煌莫高窟最初如何出现几乎成谜。

传说是乐尊和尚在此“看见”千佛闪耀,受到感召凿下第一窟。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自此,浩瀚的佛国渐成石窟盛景。上下五层,10个朝代更迭,千年光阴雕刻,共计七百三十五个洞窟。

实在难以想象当年从构思选址,到开凿甬道、运沙出石、铸造窟顶……

无不在对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人类体能的极限。

无数工匠一铲一铲挖掘,一笔一笔勾勒,用双手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从这个层面来看,身体也是一种在路上的修行。

实际上,那些被异教破坏的残损佛像是我最喜欢的。

尤其是迦叶,头颅变得极细,衣衫纹路却仍然清晰,每一个针脚都勾勒出来。

你以为破坏我的法相,但是,哪怕以不存在的面容,我还在微笑着垂目。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在172窟中,据说它的左右石壁的两幅极乐净土图,代表盛唐时代巅峰之作。

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运用了名为“三远”新技法:仰视、平视和俯瞰,远早于西方的透视法。南壁的十六观,描绘出十六种看到净土的方法。

基于此,日本建了自己的阿弥陀堂。

北壁是另一幅观无量寿经变图,伎天乐表现出力量感,莫高窟里唯一一幅表现极乐世界鸟类之舞,鸟身人首的迦陵频伽在吹横笛,印度传说中的共命鸟:给别人活路,就等于给自己活路。

不得不说,写得真好!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第一个出场的王圆箓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一千年究竟有多长?”

诗人答:“不过一瞬间。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就过去啦。”

这是室内情景剧《又见敦煌》带领我们追寻壁画里的前世今生。

掸去千年尘埃,展开霓裳羽衣,剧中王圆箓饰演者的表演拿捏得十分到位,小心谨慎却又狡黠贪婪,特别是在跪倒在菩萨面前乞求奢望得以宽恕,那一幕的震颤让我明白了,世人都是完成自我的救赎。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孩子,我不怪你

我在你的清晨,我在你的夜晚

我在你的十二岁,我在你的四十八岁

我要看着你结婚,我要看着你的孩子降生

我会亲吻他的小脸;在你无助的时候,我会擦干你脸上的泪水

我会告诉你,怕什么,我会保佑你的

我是你低头看见的大陆无边,我是你抬头看见的星辰万点

我是你的大海,我是你的高山,我是你的太阳,我是你的麦田

我是你的母亲,我是你的神仙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常书鸿带着常沙娜、常嘉陵在莫高窟洞窟内

第一个来了没有走的人是常书鸿。

历史的车轮转过来,他只是简简单单说了句——

“我是个幸存者,一个留下满身‘纪念品’的幸存者。”

《探索》、《突破》、《超越》、《重生》

戈壁徒步,4天3夜108公里。

时至今日,丝路上的这个商业活动开发得愈发成熟,各种口号各种励志,无外乎都是一种选择,一种放下,一种新生!

握一百次手,不如喝一次酒,喝一百次酒不如大漠戈壁一起走!

走过大漠戈壁,都是姐妹兄弟。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我要去仰望触手可及的星空,我要去呼吸清新透彻的空气,我要去亲近纯净湛蓝的天空,我要去那些人烟罕至的壮美河山中,对话真实的自己。

所有当年我向往去的地方,我要在短暂的人生里,一一实现。

这是独脚潘的戈壁宣言。

有幸,和独脚潘一起,和丝路雄鹰队一起。

9年9个远方的第一个远方就这样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脑海和记忆里。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吃饭、睡觉和聊逗逗的逗逗童鞋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时至今日,依旧念想着一起走过的姐妹兄弟。

记得电影《罗马假日》里有这样一句话——

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

后面就渐渐被翻译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再后来,这句话似乎成为了人们旅行的座右铭。

在路上也就成为一种态度,一种标签,一种时尚,一种无法言说的复杂感受。

但当我们只关注身体在路上时,却忽略了灵魂在路上的重要性。

为了旅行而旅行,我宁愿说不。

在这里,人类的欲望全部被打回到初级阶段,不论身份、年龄和职业,甚至包括财富、健康和爱情,在这戈壁大漠的天地之间一律平等视之。

没有世俗的纷扰,在大片碧蓝的苍穹之下,在无垠的天地之中。

4天3晚的生活,让自己与身体对话,疼痛胜过苍白。

从“小我”到“大我”再到“无我”,重新领悟生命的真意。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在纪录片中,导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佛光的记录,在世间的心中,在每一个的心中。

事实上,世界上最黑暗和最光明的地方,都在人的心里。

生而传奇处,活出少年时——当戈壁徒步遇上大盛敦煌

可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永远的敦煌,为之神往和沉醉。

正如《敦煌》第二集片尾,擎出敦煌壁画艺术心灯的彭金章说的那样——

如果不是喜欢这里,我不会来;如果不是喜欢这里,我来了也会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敦煌   戈壁   莫高窟   大漠   幸存者   年时   丝路   造化   净土   路上   心中   传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