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期间作息紊乱,可以这样调节

居家隔离期间,日常规律的生活状态被打破,很多人都作息紊乱,白天睡觉,晚上失眠,不按时吃饭、排便,捧着手机的时间过长……几天之后身体开始出现一大堆问题:失眠、乏力、腰酸、头痛、颈肩痛、胃口差、腹胀、便秘、心情烦躁等等。为此,我们总结了一些规律作息的方法,有助于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居家隔离期间作息紊乱,可以这样调节

5-7点

宜:起床,畅快便便,吹风

早睡早起,必待日出。通常在太阳升起之后半小时内起床最为合适。这时候半梦半醒的睡眠,其实也只是垃圾睡眠。起床后喝杯温水,便会便意十足,睡得越早起得越早,慢慢就会养成这样的作息习惯。而此时也很适宜开窗通风,既可令人精神焕发,又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干净。

居家隔离期间作息紊乱,可以这样调节

7-9点

宜:吃早餐

此时是胃部消化吸收能力最旺盛的时候,建议好好吃一顿早餐,内容也要丰盛,需要足够的碳水,光吃水果喝牛奶、甚至什么都不吃,都非常不建议。而且,此时胆囊里储满了胆汁,为早餐做准备,如果你不予理会,会导致胆汁淤积,长此以往容易引发胆结石等疾病……都是因为一顿迟到的早餐。另外,早上是人体免疫系统最弱的时候,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9-11点


宜:消化食物

9点前,建议要吃完早餐。9点之后,就该有食物来吸收运化了,否则脾会因长期“空运”而散漫无力,还会因运化不畅而在中午晚上变本加厉的吸收,很快就从腹中空空变得大腹便便。另外上午人脑更清醒犀利,丰富的早餐又为大脑提供充足的能量,此时应该做困难性工作,比如攻克工作的难题,给复杂的报告列提纲等等。期间10点半左右,可以起来走动走动,眺望远方,做做眼保健操,让眼睛舒缓一下。

11-13点

宜:午饭,小憩

上午是一天吃水果的最佳时机,不仅适合吸收水果中的营养,还能补充大脑急需的血糖,同时可以提高一点饱腹感,避免午餐吃得过多,因此工作到11点左右可以适当吃点水果。午饭之前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13点之前宜吃完午饭,午饭建议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居家隔离期间作息紊乱,可以这样调节

13-15点

忌:空腹,剧烈运动

食物的营养便是精华,此时气血运行到小肠,小肠经旺盛,最适合吸收营养物质的精华,因此,不建议空腹。午饭之后可以适当散步,有助于消化。午后也是人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创意性的工作。

15-17点


宜:多饮水

忌:憋尿

这段期间建议多喝水,让身体的“垃圾”随水液排出体外,白开水、淡茶都可以,果汁、豆浆、牛奶、啤酒则不适合,反而会增加肾脏和膀胱的负担。这段时间身体和大脑都处于一天的巅峰状态,此时应该进行细致而密集的工作。工作结束之后可以开始一些居家健康运动。

17-19点


宜:清淡晚饭

如果吃饭过了这个时间点,即错过了人体营养吸收的最好时间,不但起不到补养精气的作用,还会给代谢带来负担。因此晚饭不要超过晚7点。

19-21点

忌:剧烈运动

这段期间可以看看电视或放松阅读,让心情愉悦,也可做适量的活动,散步、瑜伽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有利于强壮心功能。

居家隔离期间作息紊乱,可以这样调节


21-23点

宜:睡美容觉

这个时间段入眠,对身体十分有益,气血得到滋养,面色自然红润透亮。简单运动完之后洗个热水澡,让身体彻底舒缓,准备进入睡眠的节奏。

23-5点

宜:熟睡

忌:熬夜

晚11点人体的各项器官都开始处于休息期,此时不要违背身体的自然规律,放松睡一觉,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好的作息习惯,不仅让人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能保持充沛的精神面貌。疫情期间,面对居家隔离的枯燥、乏味,我们也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做好自己能做的,调整作息,为自己打造一个规律有序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胆汁   小肠   紊乱   剧烈   午饭   早餐   睡眠   身体   建议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