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有多少人知道他

痛别!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有多少人知道他

华人星光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一个不起眼的“电焊工”,

可以为国家做多大贡献?

他突破了普通人的想象,

因为他做到了“身价千亿”,

拿下无数个“中国第一”!

一生只干一件事,

一生只爱一个人,

忽然有一天,

他成了举国皆知的“网红”。

而刚刚噩耗传来,

这位让日本惊叹的中国巨星,

陨落了......


他叫,潘际銮。


痛别!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有多少人知道他


生于战火年代,

在日机轰炸中长大。

逃难路上,

他差点被炸弹炸死,

因伤寒导致肠胃溃烂差点病死,

掉进湍急河流差点被淹死......

几经不幸,奇迹生还,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而潘际銮的后福,是整个中国的后福。


一路颠沛,他没能好好读几年书,

可他的天才令人惊异,

在乡下一家车厂做临时工时,

他自学了高中课程,

不过两年而已,

他就以云南省状元身份,

被保送进闻名世界的西南联大。

他的校友邓稼先、李政道、杨振宁等人,

都在搞高端的物理研究,

可是潘际銮非常特立独行,

搞什么呢?他搞电焊。


电焊嘛,

很多人的认知里这是个苦力活,

整日和破铜烂铁打交道,

能有啥好的前途?

况且那时中国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专业,

就是个国外懂点这方面知识的博士,

在西南联大随手开了个焊接兴趣课,

然而潘际銮,

就在这么个当时很冷门,

也可以说被人瞧不起的领域,

干成了大众无法想象的民族辉煌伟业。

痛别!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有多少人知道他


1950年,

潘际銮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

那个时候,

这所大学里自愿跟苏联专家,

学习焊接专业的研究生只有6个,

潘际銮是其中之一。

因为他觉得,

这门技术能让中国崛起。

旁人听了只觉得是个笑话,

一位北大老师说:“专门去焊洋铁壶,

修自行车有啥意思呢。”

而潘际銮后来用行动证明了,

他能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他在哈工大,

参与创建我国教育界第一个焊接专业。

接着,

他又创建了清华大学的焊接专业,

星星之火种下,注定要成燎原之势。


十年间,

潘际銮试验成功板级电渣焊,

重型锤锻模堆焊。

在我国核武伟业最亟需的时刻,

他搞定我国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

自主研发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

上世纪70年代,

潘际銮研发新型电弧焊接控制法,

研制成功电弧传感器、自动跟踪系统。

2003年研制成功爬行式弧焊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应用于什么时候呢,

在各种工程中,

焊工要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焊接。

爬得很高,很危险,

高温下,光线强,

烟尘厉害,

不少人到四五十岁就有职业病。

于是潘际銮想研发爬行焊接机器人,

代替焊工干这些危险工作。

业内对于这个机器人是这么评价的:

“爬行的东西非常复杂,

要焊接的工程往往很大,

这个机器人要在三维空间里头能爬,

像蜘蛛一样墙上能走,

天花板上倒着也能走,

不掉下来就很难,还要能动,

还要能控制它,还要按照需求,

焊缝在哪儿它要走到哪儿,

最后还要成功焊接……

这几个难关都非常非常难。”


而潘际銮用了20年研发成功,

目前已经应用于各大工程,

国外想买都得排队,

因为这个技术,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几十年来,就像变魔术般的,

潘际銮将不起眼的电焊干到了极致,

让焊接成为一门科学,

而他自己,

被誉为“中国焊接技术奠基者”。

将自己和祖国“焊”在一起,

他的焊接之路,

终将迎来最为辉煌的时刻。


痛别!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有多少人知道他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

看着日本的高速铁路羡慕不已,

什么时候,

中国也能有这样快的交通工具啊。

几十年过去,

中国高铁风驰电掣,

外国人乘中国高铁做实验,

高铁上放个硬币纹丝不动。

日本看到中国高铁发展已远远超过自己,

万分惊叹,

一直询是谁让中国高铁霸气领先世界。

后来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个名字:

潘际銮。


痛别!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有多少人知道他


高铁运行快稳好,最关键的是轨道,

火车运行哐当哐当,

是因为每隔100米会有一个轨道接头,

所以速度快不起来,还老响。

而我国第一条高铁京津高铁修建时,

请来了潘际銮。

这条高铁一共有3800个接头,

要确保每个接头都无缝焊接,

还得不出问题,这是个棘手难题,

那个时候潘际銮都快80岁了,

毫不犹豫就接下了这一重担,

他说,这是国家给的任务,

要敢接,敢干。


2008年,

潘老完成“高速铁路钢轨焊接质量分析”、

“钢轨窄间隙自动电弧焊系统”项目,

他创的高铁钢轨焊接技术,

将中国第一条高铁3800个接头无缝焊接,

实现安全快速平稳运行。

后来潘老的这个技术全国推广,

如今我国2.2万公里高铁,

84万个接头,没有一个是坏的。

潘老自豪地说:

“我们的焊接技术,是全世界最好的。”


这些年来,潘际銮的科研落地,

已经为中国创造出了价值千亿的成果,

他是动态温度场实时检测传感器”,

第一发明人;

“交流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焊接电弧控制装置”,

第一发明人’;

焊接温度场检测装置用传感器,

第一发明人;

空心轴电机驱动的旋转扫描焊炬,

第一发明人;

焊接电源外特性控制法,

弧焊机及其电路,

第一发明人;

永磁履带自主全位置,

爬行式弧焊机器人控制方法,

第一发明人......


他为中华民族“焊”出一个最好的时代,

然而,这位“身价千亿”的巨星,

却一直无人知晓。

直到2016年,

潘老的一张骑车照片,

却让他在耄耋之年成了“网红”。

90岁的潘老骑车在清华园,

他一辈子只做了电焊这一件事,

而后坐是他一生只爱的那个人:

老伴儿李世豫。


痛别!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有多少人知道他

痛别!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有多少人知道他


相濡以沫一甲子,他主外,她主内,

他的工作她都支持,

他从不和她拌一句嘴。

他曾对老伴儿深情地说:

“我但愿你长久,你比我长久更好了,

如果你不活着,我一个人很孤单,

我连吃饭都吃不上......”

这样骑着自行车到老的爱情,

瞬间刷爆了网络,

潘老一夜之间,成了“网红”。

也从那时起,人们才慢慢知道,

潘老对于中华民族日益腾飞的赫赫功绩。


曾经,他出任南昌大学校长,

昔日薄弱的院校,在他的带领下,

第五年就成了国家“211”重点大学。

曾经,

他是秦山核电站焊接顾问,

托举起这项举世工程。

曾经,

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他穿着厚棉袄在南京段铁轨边上,

深夜里测定钢轨的焊接工艺.......


这是他努力‘焊’出的新时代!

而95岁,这位老院士仍像年轻人一样,

玩微信、看微博,

家中电脑QQ“噔噔”上线声音不时响起。

他甚至可以不借助眼镜,

轻松地翻查手机号码。

他自由穿梭焊接机器人和墙角缝隙间,

俯下身随手拣起一块钢板。

这位中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

他自信地说:“我现在研究的课题,

是焊接领域的前沿,

比如“高超超临界”,

仍是没有解决的世界难题。”


这是他,

努力想为中国“焊”出的更好未来!


痛别!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有多少人知道他


中国一天比一天好了,

潘际銮一天比一天老了。

在“西南联大建校75周年纪念大会”上,

他和一百多位老校友聚在一起,

双手抚着桌沿颤颤巍巍站着,

齐声唱着西南联大的校歌。

他们唱到“多难殷忧新国运,

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时,

潘际銮环顾四周,

看到眼泪,

顺着很多张布满沟壑的脸往下淌......

他的脸上亦同样布满沟壑,

写尽这一生精忠报国,岁月沧桑.......


而就在刚刚,

2022年4月19日,他走了,

人间春暖四月天里,

中国失去了一位脊梁,

清华园,

再也不见这位“最强电焊工”的身影......


痛别!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有多少人知道他


峥嵘岁月,

把自己的一生和祖国“焊”接在一起,

书生风华,

把毕生奉献倾洒于中华大地之上。

今天,

我们乘坐在风驰电掣的祖国高铁,

不该不知道它的铺路人叫潘际銮。

今天,

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走向伟大复兴,

不该不知道扛起民族梦的巨星中,

有一位叫潘际銮!


他来时,

行业筚路蓝缕始于一片空白,

他走时,

完成宏图伟业留下旌旗猎猎。

今日,

沉痛送别大国巨星潘际銮,

他和他的故事,

将永远“焊”在中华民族史册之上!

痛别!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有多少人知道他

END

痛别!噩耗传来,巨星陨落!有多少人知道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巨星   伟业   钢轨   后福   电弧   发明人   联大   日本   电焊   噩耗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