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一场阅读,一场自我批评


《正面管教》——一场阅读,一场自我批评

管教需要在心平气和时才最有效

作为两个儿子的母亲,我已经在练级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近七年,各种专家的育儿理念,也都死在我实践的沙滩上。看着网络上母亲们的吐槽,哭笑不得,感叹着同一个世界同一类娃。关于育儿界很火的《正面管教》,那种和善而坚定的管教理念,我只想说:“大道理我都懂,可是老母亲做不到啊!”相信大部分家长都和我一样无奈和心累。直到这次儿子学校读书会发起《正面管教》读书倡议,我再一次尝试去读读这些大道理。然而这一次,我并没有觉得这些大道理无趣和厌烦,我不断地对号入座,不停地反思,回想往日的愤怒都变成了对儿子的愧疚。我很迫切地想要去读完它,很迫切地想要孩子的爸爸也去读一读这本书。这不是一本管教孩子的书,确切地说是一本管教父母的书,父母只有把自己管教好了,才能将孩子引向正道。正如中国的古话“上梁不正下梁歪”,暴躁的父母又何来温和的孩子?

“和善而坚定”这是书的精髓。在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自认为和善过,也坚定过,但是孩子并没有像专家所说的那样变“乖”。如今我才明白,原来不是大道理无效,而是我伪和善,伪坚定了。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我自认为和风细雨,可是那些交谈的背后现在回想起来都隐隐地透露着对孩子的责备,面对问题,我给出的解决办法,我的坚定也隐隐地透露着对孩子的惩罚。

书中反复提到父母是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错误观念:认定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想想大人自己,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能做得更好,坏心情下就什么也不想干,可是我们为什么让孩子崩溃得泣不成声时要求他当下就必须改正做好呢?我沉默了,那会儿的自己很努力地克制自己的情绪,看似很和善地在和孩子沟通,看似很坚定地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是我的语气和神情都已经出卖了我,我内心其实就是在惩罚他,让他感觉更糟,让他知道自己做错了。我无意识地被那个荒唐的观念驱使着。现在想想那种气氛已经让孩子难受不已了,又何来的变好?

《正面管教》——一场阅读,一场自我批评

受到辱骂、殴打的孩子不会停止爱父母,但他们会停止爱自己

所以在我一次次“和善”失败后我开始认为戒尺这种老祖宗留下的宝物才是真的好用,戒尺拍打桌面的震慑性声音效果立竿见影。不过时间长了,这种“惩罚”的药效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还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孩子的脾气越来越暴躁,那样子像极了我朝他怒吼时的模样。我意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又回想起那些大道理,我努力克制自己,在战争爆发的时候选择“暂停”,抽身而退,可是结果还是不理想。虽然没有狂风暴雨,虽然给了彼此冷静的时间,但是我感觉自己憋出了内伤,孩子的行为却丝毫没有任何改善,完全变成了一场冷战,事后的谈心解决问题的步骤自然也无法很好进行。我再一次失败的原因在书中找到了原因,“暂停”必须是积极的暂停!书中举例说到如果你的配偶或同事把你逼得走投无路,并且说:“我不喜欢你刚才的所作所为。你去暂停一下,想想你都做了些什么。”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你是会感激人家的帮助,还是会愤愤不平?确实,我作为一个大人,我承认自己会因此愤愤不平,甚至会耿耿于怀很久,我回想了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父母对我这样说话时,我并没有去想自己到底做了什么,而是在想父母对我做了什么错事。积极的“暂停”是要帮助孩子感觉更好,接通理性的大脑,在暂停的这段时间积攒足够的冷静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冰冷的语言或者情绪让孩子感觉更糟,让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暂停”的目的就是让双方都能平复心情,可是我的仿效背后却丑陋不堪,一心想赢了孩子,让他的反抗变成臣服,想让孩子在我假装冷静退出后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承认错误。我自己首先无法平复心情,却又在指望孩子平复心情认清错误,所以注定我的“暂停”失效。

这种积极的暂停并非突如其来的暂停,是父母和孩子事先约定好的暂停,在彼此心平气和的时候讨论这种“暂停”,讨论什么时候我们可以采取“暂停”,讨论我们为什么要“暂停”,讨论如何“暂停”能改变彼此的坏心情,比如做点自己平时喜欢的事,比如给彼此一个拥抱,不需要说话,静静地抱一会儿,比如设置一个彼此的暂停区域,互不干扰……

只有积极的“暂停”才能换来“冷静期”,冷静后才能接通理智大脑去解决问题。看似简单的“暂停”其实是人生一种非常厉害的技能,需要父母和孩子多加练习才能炉火纯青,真正受益。不然就像当初的我,东施效颦,仿效得拙略,且透着我为人父母可笑的控制欲,从正面冲突的权力之争,变成我单方地施压摧残。

《正面管教》这是一本我想二次翻阅的书,不同的家长应该能悟出不同的道理,但所有能认真读完这本书的家长爱孩子的心应该都是一样的。孩子是第一次当孩子,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之前做错的,之后慢慢改正。书中的方法不一定适用所有人,还需慢慢琢磨推敲,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我们不一定要变成优秀的人,但要努力变得比现在好。

《正面管教》——一场阅读,一场自我批评

一起长大的幸福

我们的世界很大,孩子的世界很小,小到在人生的最初几年里,只看得到爸爸妈妈。所以在他们认为爸爸妈妈是一切的时候,尽可能地和善而坚定地去爱他们,发自内心的,不要伪的,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都能感知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戒尺   自我批评   大道理   和善   冷静   坚定   父母   错误   感觉   孩子   心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