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是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数字经济是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共同富裕的基本要义有二,一曰“富裕”(“把蛋糕做得更大”),一曰“共同”(“把蛋糕分得更公平”),理应追求效率与公平更加统一。数字经济就是一种推动效率与公平更加统一从而助推共同富裕的新经济形态,有利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数字经济被界定为“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来,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广泛深入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竞相发展,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加快融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有效发挥了助推共同富裕的潜能。

数字经济促进“富裕”与经济增长的路径

一是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流通效率。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电子商务显著降低了商品和服务的搜索成本,从而更高效率满足买家需求。中国网络零售额已达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且这一比例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运行和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电子商务市场已发展成为人类史上最庞大、最复杂的多样化、多元化综合市场,推动了消费与流通技术、业态、模式、组织的全方位变革,对拓展流通渠道、优化流通环节,对快速响应激发消费需求并提升消费便利性、可达性、及时性、精准性和性价比,全面深化采购、批发、零售、物流、营销、品牌等各环节的分工,对整个流通体系降本增效,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个性化、碎片化、高频次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对制造企业精准捕捉市场需求的能力和应对弹性需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制造业企业的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缺乏必要的弹性和柔性。在上述背景下,一些平台利用消费端的大数据,充分挖掘数据分析能力(如更精准地描绘客群画像),通过与制造企业的数据协同,帮助制造企业实现ERP、MES与CRM的集成,探索出C2B、C2M等为代表的“新制造”模式。这样,平台得以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及实时变动趋势,更准确地传达给制造商,同时吸引消费者加入设计环节,在渠道变革、精准研发、品牌推广等方面赋能制造业企业,促进了信息在供应链相关主体实时共享,全面提升供需适配能力,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

三是数字经济全面拓展了市场范围。一方面,围绕平台企业涌现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新企业和新行业,形成动态复杂的数字生态系统,最终实现市场范围扩张与分工深化之间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长尾效应”,由于匹配机制更精准,使以前不活跃甚至不存在的潜在市场,变成数字经济可以服务并不断壮大的市场,如很多“稀有”商品或所谓“长尾商品”都可在电商平台上买到,如受制于信任难以成长的市场(如移动支付)快速发展。

四是数字技术显著改善了营商环境。近年来,各地加快了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和监管效能显著提升,“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 “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服务新模式广泛普及,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线政务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与普惠性的潜力

一是数字经济对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更加友好。数字经济尤其是平台经济催生的数字生态系统,有利于中小企业创建与壮大。若监管到位,有可能实现平台企业迅速扩张与中小企业繁荣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平台经济对入驻企业的资本和数字技能要求很低,能吸引到大量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参与其中,不少企业是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企业或个体经营户。数字生态系统开发出大量互补性资源(包括培训、物流、设计、代运营等),也促进了新企业创办与企业规模扩张。全球资本市场实际利率持续降低,主要发达经济体量也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允许平台企业不断从资本市场进行多轮低成本融资(包括天使投资和不同轮次的风投),从而可对入驻企业采取持续免费甚至补贴开店策略,以充分发挥交叉网络效应和赢家通吃效应,又进一步降低了入驻企业的创建与运营成本。

二是数字经济的就业方式更加包容。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劳动力普遍“过剩”,以及部分群体对自由灵活、弹性兼职工作的向往(也可能是被迫的),导致平台灵活就业或兼职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骑手”或“跑腿”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大量增长,与美团等外卖平台、快递企业迅速扩张之间形成了正反馈。平台还吸引了大量网约车司机、线上培训兼职教师、线上诊疗兼职医生、直播带货兼职人员以及兼职专业技术人员。经由网络平台,通过外包等方式,一些灵活就业或兼职人员可以更好地安排其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并可以为多家企业提供配送、培训、翻译、设计、客户服务等各种服务。

三是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网络、数据平台、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以及数字乡村建设,一方面将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优质公共服务与政务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弥合城乡间、区域间、部门间的数字鸿沟,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乡间、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切实提升城乡居民的“获得感”。

数字经济更加高效助推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

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基本挑战,影响了其助推共同富裕潜能的进一步发挥,如数字鸿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也存在不少缺陷,部分平台企业涉嫌滥用市场势力(包括强制“二选一”和过度补贴)、滥用大数据、滥用人工智能算法。

为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助推共同富裕的潜力,应通过软硬件的适老化改造等措施尽快弥合城乡间、区域间和群体间的数字鸿沟,防止老年人、残障人士和欠发地区居民成为边缘化的“数字难民”;应探索完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应探索形成基于普惠共享、多元参与、公私合作、法治保障的更加完善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包括更好保护消费者隐私和数据安全,构建更加科学严谨的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政策与法律体系,以促进数字市场的公开公平透明竞争,确保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系南京审计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授、江苏省政府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内贸流通专家徐振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数字   经济   人工智能   精准   路径   兼职   效率   数据   市场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