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经济增长4.8%,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新京报专栏

一季度经济增长4.8%,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新京报专栏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季度经济增长4.8%,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新京报专栏

4月18日,202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发布: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8%。图/新华社

文 | 朱克力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数据,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应当说,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地散发,中国经济所面对的,已经不仅是需求萎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更是超出此前预期的更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一季度这样的“成绩单”公布,究竟发出了哪些信号?反映出的亮点和趋势主要有哪些?

经济稳中向好

来之不易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

从全年开局的角度看,这或许不是一个足够亮丽的数字。但在环比意义上,比2021年四季度增长了1个多百分点,显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基数效应减弱的前提下,依然是来之不易。

稳中向好的应有之义,是在坚持底线思维、夯实增长基础的同时,兼顾需要和可能,与潜在增长率相衔接,也给疫情防控、结构调整和应对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留出余地,更从容淡定推进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为提升经济增长效率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本年度基础、积累阶段性势能。

不妨结合经济增长目标来看。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备受关注的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尽管第一季数据没有达到这个数字,不过结合以往的经济增速规律而言,即便第一季度低一些亦属正常,后面三个季度增速还是可以提上来的。

一季度经济增长4.8%,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新京报专栏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长5.8%;第三产业增长4.0%。新京报制图/陈冬

科创引领、数智赋能

成为稳增长抓手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4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187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53037亿元,增长4.0%。

综观一季度数据,不仅总体稳中向好,各项数据也可圈可点。分行业和领域看,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较好;服务业持续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市场销售保持增长,网上零售较为活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其中,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服务业继续恢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

从投资看,民间投资59622亿元,增长8.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7%、14.5%。

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7.5%、35.4%;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1.3%、19.0%。

以上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步回升,建筑业增加值增速有望回升。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有望保持快速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从各地实施情况来看,科创引领、数智赋能成为经济稳增长的共性抓手。一方面稳住制造业大盘,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赋能实体经济,协同推进集群化建设、平台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推进产业补链强链,促进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培育绿色数字产业新生态,以改革和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齐稳齐升。

接下来的时间里,各地在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和火候,让新基建真正赋能产业和消费的“双升级”,在新基建与新消费的同频共振和动态平衡中,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城镇失业率上升

就业压力增大

再来看就业数据。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2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

从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上还算稳定,但在经济恢复过程中,由于受到超出预期的外部环境影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有所显现,无论是就业的总量压力还是结构压力,都是同时客观存在的。

在就业优先的导向下,稳就业绝不仅仅只是稳定就业数量,而是将就业需求视为经济增长的前提,以此扩大经济规模、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劳动力市场容量,使经济增长规模及其速度匹配或足以吸纳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要。

未来,以新技术扩容就业规模,以新观念改变就业导向,以新经济调整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是高质量发展诉求下稳就业的必由之路。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有望释放增长势能

需要看到的是,尽管一季度经济数据只有4.8%,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仍在深化,这将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就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前不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提出我国将从基础制度建设、市场设施建设等方面打造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中国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巨大受益者。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在进一步破除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更好地发挥区域联动作用和产业协同效能,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大抓手。

在此过程中,要运用好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摧枯拉朽的作用,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渗透正在摧毁各种市场壁垒和藩篱,推动形成网络化市场结构,这对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义非凡。

可以预见,伴随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系列改革的实施,我国营商环境将得到持续优化,从而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理由相信,在改革举措和市场预期的推动下,接下来的经济数据也会越来越好。

撰稿 / 朱克力(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刘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抓手   高技术   服务业   制造业   大市场   信号   专栏   数字   产业   数据   经济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