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3号飞船经历速度8000米—1米的生死时速,降落伞有多重要?

神舟13号飞船返回舱如何实现从太空中接近8000米/秒的超高运行速度,到着陆时速度小于1米/秒的生死时速的,在这个过程中,返回舱降落伞又发挥了哪些作用?接下来的视频带你一探究竟。

神舟13号飞船安全返回了,但是过程却危险重重,靠着中国科技顺利通关。返回过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着陆阶段。尤其是最后两个阶段,及其危险,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神舟13号飞船经历速度8000米—1米的生死时速,降落伞有多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飞船在外太空绕地轨道上飞行时速接近8000米/秒,接到返回指令后,飞船在中国科技指令下调整姿态,点燃制动发动机,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随后飞船关闭动力,在无动力飞行状态下自由滑行,自由滑行阶段让返回舱降落到离地面大概140km的位置,就是在这个位置,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随后推进舱会在大气层被烧毁,中国科技灵魂片段就此陨落,而返回舱继续下降进入大气层。在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之前,由于外太空大气稀薄,加上地球重力加速的的持续作用,这个过程返回舱的速度是不断增加的。

神舟13号飞船返回舱高速进入大气层,并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在这个过程中,返回舱整个外表都被烧红,融化,返回舱凭着中国科技制造的强悍隔热材料,而没有被烧穿。当距地球约100km 时,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等离子气体层会将所有电磁波都屏蔽掉,地面将失去返回舱的信号,这就是“黑障”现象,中国科技再强,也奈何不了“黑障”。神舟13号飞船返回舱“黑障“时间经历了5分钟,这5分钟内,无论是对于地面还是舱内人员来说,都是极其煎熬,也是极其危险的。

神舟13号飞船经历速度8000米—1米的生死时速,降落伞有多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个过程,神舟13号飞船在大气摩擦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速度不断减小,在距离地面大概20千米的时候,空气阻力和重力大致达到平衡,神舟13号返回舱也从超音速下降到约200m/s的亚音速下降。

几秒钟之后,中国科技地面指挥部也终于恢复了和神舟13号飞船返回舱的联系,返回舱进入着陆阶段,在距离地面大概10千米的时候,返回舱降落伞回收系统开始工作,这套降落伞系统可是科技的精华,保证完成返回舱从200米/秒到7、8米/秒的减速任务。这个过程要求系统一分钟内打开3次降落伞,距离地面9公里的时候,打开伞舱盖,先拉出引导伞,引导伞再拉出减速伞,减速伞大概工作19秒之后被切断,返回舱同时拉出主伞,主伞面积1200平方米,差不多3个篮球场大小,我们视频画面看到的降落伞就是主伞,这几次降落伞的打开,让返回舱的速度由80米/秒将至40米再将到7、8米,在近地面1米左右的时候,点燃反推缓冲火箭同时神舟13号飞船返回舱内宇航员的缓冲座椅和缓冲坐垫发挥作用作用,使返回舱平稳着陆。

神舟13号飞船经历速度8000米—1米的生死时速,降落伞有多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神舟13号飞船返回舱整个返回着陆大约经历了1个小时,过程危险重重,最终靠着中国科技制造得以平安返回。要知道,返回舱外部的隔热材料是中国制造的高科技蜂窝增强低密度防热材料,降落伞的用材也是十分考究,别看这么复杂的降落伞,重量却不超过100千克,满满黑科技。这些都是神舟13号飞船平安返回的保障。

别说飞船返回没有风险,单就降落伞来说,它面临的瞬间牵引力和摆动摩擦力是相当大的,外国某一次在载人飞船空投试验中,降落伞主伞的个别伞衣幅出现撕裂、灼伤等局部破损,这种现象要是发生在飞船返回舱实际降落过程,结果可想而知。

神舟13号飞船靠着中国科技制造的强悍科技成果,以及强大的降落伞回收系统,确保3位航天员顺利回家。

都看到这里了,赶紧给个点赞支持一下吧!

想了解更多知识,关注我,往期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神舟   降落伞   飞船   大气层   时速   中国   地面   生死   返回舱   阶段   速度   过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