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多地区起源说”的研究进展

2000 年,科学家对澳洲蒙戈湖 WLH50 号头骨与印尼爪哇昂栋头骨、非洲和近东几个晚更新世头骨的测量数据做了判别分析,结果显示 WLH50 号头骨与印尼爪哇昂栋头骨相差较小,关系较近,而与非洲和近东晚更新世头骨差异较大,关系较远,统计结果表明非洲起源学说的“完全取代”模式不适用于东南亚和澳洲的现代人类起源。

人类“多地区起源说”的研究进展

2002 年,中国科学家对解剖学上具有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用基因研究结果重新测定人类进化的过程,间接得到的结论与从化石直接得到的结论一致。即:柳江人生活在 7 万 13 万年前或更早的华南地区。这一发现弥补了我国现代人类起源研究在 4 万 10 万年前人类化石的缺失问题,有力地反驳了中国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人类“多地区起源说”的研究进展

2006 年,中国分子生物学家利用新的测定技术对“河套人”进行年代的重新测定,结果显示,“河套人”的生存年代在 7 万 14 万年前,比过去认为的年代至少提前了 3.5 万年左右。这一结论目前得到了中国学术界的认定,是一个支持“多地区起源学说”的强有力的证据。

目前,在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有 200 多万年前的巫山人、湖北建始人,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115 万年前的蓝田人,50 万年前的北京人、35 万年前的南京人,30 万年前的和县人,10 万多年前的长阳智人,2 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等古人类遗迹。时间跨度从 200 万年到 1 万多年的化石证据未曾间断过,可以说从原始人类到现代人类的演化进展是连续的,以此证明,中国现代人类是自己演化而来的,与“非洲人”无关。

人类“多地区起源说”的研究进展

2006 年,中国人类学专家吴新智教授以中国现代人类化石为出发点,结合目前已取得的研究结果,总结出了现代人类在解剖学特征上的特征,为多地区进化说增添了新的证据:①中国更新世头骨共同具有的眼眶及其外侧下缘形状等特征在近代头骨中已有所改变,在考虑其意义时不应该忽略时间和基因交流起过的作用;②中国更新世头骨的共同特征并不因为它们也可见于其他地区而丧失其意义,因为证明连续性的共同特征不是地区独有的;③铲形门齿的结构在近代人中间弱,不削弱它作为连续进化证据的价值,这种弱化的现象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态纤巧化的一种表现;④在辩论时不要对有关形态作不正确的观察和曲解对方的观点和论据;⑤头骨正中矢状突隆、下颌圆枕、夹紧状鼻梁和第三臼齿先天性缺失等四项特征在近代非洲人中阙如,却存在于东亚近代人。

人类“多地区起源说”的研究进展

2007 年,在中国发现“许昌人”头盖骨,经分析其化石时代为 8 万 10 万年前。“许昌人”的发现对中国现代人类的独立起源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弥补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研究的最重要“缺环”,对西方流行的生物进化单源说、人类起源“进化树”理论、“非洲夏娃”理论给予了有力的回击,同时也对人类学领域利用分子生物学及 DNA 遗传学的现代科技研究及其学术思路提出了严重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近东   柳江   起源   人类   非洲   头骨   研究进展   化石   中国   特征   年前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