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诀窍很简单,只要掌握这三点

上了两个月的网课,这周终于开学了,很多家长都松了一口气。

说起网课效果,家长们的反应大相径庭。

学霸家长说:“很好啊,到哪都可以学,不用我操心!” 学渣家长则无奈地说:“别人不知道,但我家孩子是上了一个寂寞。”

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诀窍很简单,只要掌握这三点

朋友的儿子小睿属于后一种,朋友曾向我吐槽说,我每天都问孩子有没有认真上课?

孩子大都会回答:“肯定啊!你就放心吧!”

做为双职工家庭,朋友和丈夫都要上班,不能陪孩子一起学习,尽管她对孩子的话心存怀疑,但也没有办法,只能选择相信孩子。

一天,班主任老师在群里发了孩子们的上课实况,朋友一看,心都凉了半截,原来孩子经常上几分钟的课后就下线了,或者全程在线但完全没有互动,不知道在做什么。

于是,她悄悄地在家安装了一个监控,想看看儿子天天在家搞什么幺蛾子。

不看不要紧,一看一口老血涌上心头,差点把自己给气死。

原来,她儿子每天等爸爸妈妈上班后,把电脑打开后,要么玩游戏,要么看小说,要么就和同学闲聊。

更过分的是,有一天,熊孩子居然研究了整整一节课的苍蝇。

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诀窍很简单,只要掌握这三点

“哎,你说这孩子,我稍微一放松,他就完全放飞自我了,以后怎么办呢? 希望他长大后能懂事一点。”

很多父母都抱着这样的期望,总认为现在孩子小,等他长大,自然就好了。

但遗憾的是,自驱力或自我调控的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都是需要不断激发和训练才能让大脑掌握这种技能的。

那如何激发和训练,才能让孩子变成一个有自驱力的人呢?

一,了解大脑,让父母不焦虑

在《自驱型成长》里,作者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和奈德.约翰逊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

他们认为,人和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类有前额皮质,前额皮质是我们发展出语言,逻辑和推理等能力的一个部分,如果我们用前额皮质做决策的话,那么我们就是冷静,理智和可以自我控制的。

但前额皮质有个缺点就是压力过大就会掉线,就像我们和别人吵架时,会突然脑子一片空白,说不出话来。

前额皮质掉线了,管情绪的杏仁核就会接手,它这一接手,人就容易受情绪影响,被各种欲望和渴望带着跑。

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诀窍很简单,只要掌握这三点

这时,我们就会出现注意力涣散,做任何事情都三心二意,别说写作业了,只要外面一有风吹草动,心思立刻就飘出去。

但要命的是,前额皮层偏偏又是最晚成熟的,一般要到了25岁左右才能完全成熟。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要老是抱怨孩子,不懂事,没有自控力了。

不是孩子不想,而是他们真的很难做到。

那就躺平,让孩子到25岁,等到前额皮层成熟再努力吧?

那自然是万万不能的!

那怎么办?

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诀窍很简单,只要掌握这三点

二,锻炼前额皮质,让它变得强大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怎么锻炼?

答案很简单:让孩子有掌控感,尽量让孩子多做选择!

作为家长,我们经常对孩子说,让他们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做自己的主人,但实际,我们却一直对孩子的家庭作业,学习成绩,交友情况,甚至穿多少件衣服,穿什么颜色都360度无死角的监控着。

然而,这密不透风的爱,却对孩子有害无益。

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说:儿童只有在拥有了充分空间,来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他的大脑前额皮质才能被激活。

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诀窍很简单,只要掌握这三点

具体怎么做?

1,无关紧要的小事放权做

比如,问问孩子“今天晚上想吃什么?”“明天想去公园踢球,还是想去图书馆借书?”“想穿粉色的衣服,还是蓝色的?”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旦我们询问了孩子的意见,那就一定要遵守约定。

而不是假装民主,自己说一套做一套。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允许自己做选择,有掌控感,那么长大后,自然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2,有分歧的大事商量着做

让孩子有选择权,让他们尽量做主,并不意味着父母就什么都不管了。

对于一些大事,比如升学等问题,还是要一起商量着做。

只有让孩子真正学会选择,让他们真正的做主,大脑才能真正地开始成长!

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诀窍很简单,只要掌握这三点

三,智慧的父母,都懂得给予孩子心灵滋养和积极引导

谷爱凌从小就爱好广泛,比如钢琴、芭蕾、足球、骑马、排球、网球等,她都学过,而且学得不错。

虽然谷艳自己就是滑雪教练,但她从来不要求谷爱凌一定要滑雪,而是让她自己去做主,引导和帮助她去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兴趣。

哪怕是奥运会比赛,谷爱凌想挑战高难度动作时,谷艳也是全力支持让孩子做主,她说:“选择是你的,希望你能享受比赛。

最终谷爱凌挑战成功,不但夺得金牌,还直接破了历史记录。

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诀窍很简单,只要掌握这三点

有人说,每个人的父母都有3重角色,第一重是赋予孩子生命,第二重是养育孩子长大,第三重是给予孩子心灵滋养和积极引导。

真正智慧的父母,都懂得尊重孩子,给予他们心灵滋养,他们会保护好孩子的内驱力,积极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到:“什么是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愿你我都能保护孩子的内驱力,让他们从生活和学习中找到价值感,让他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皮层   前额   皮质   诀窍   大脑   儿子   家长   父母   心灵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